第一百七十五章 全体大会 6(2 / 2)

加入书签

“不能泄密,不能泄密,这些都是正在开发阶段的武器,不能太早暴露出来的!”林深河连忙把拥挤过来的元老们都给推开,不远处的范例也连忙冲上来帮忙推开这些险些通过人墙干掉元老院第一武器开发人员的元老们,大声说道,“不要小看保密工作!到了解密的时候自然会披露的,现在不要知道的好!”

旁边的元老们一个个唉声叹气地散开了,林深河不由得又有些觉得不好意思,暗地里望向一旁的范例,正打算说话,就看到范例两手直摇,“拉倒吧!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我都来自一个地方,谁不知道咱们这帮子人有什么爱好?要是知道了这保密的事情,还不马上就拿出去吹嘘?以前坛子里泄密的事情还少啊?你这要是给他们露点口风,这帮家伙还不知道是什么武器啊?立马就大喇叭刷世界频道去了!”

林深河愣了愣,想着也是,便也不再说话。

刘沈红还坐在工业组的席位里,旁边已经坐过来两三个平时玩得热络的元老了,“小刘,怎么啦?闷闷不乐地在这里坐着,你的刘沈红发动机现在有存货没有?我们轻工业部门可是大量需求啊!要加把劲啊!”刘沈红不由得脸上一红,这事情对他来说还真有点不好意思,虽说本时空第一台斯特林发动机是他亲手制作出来的并且成功投入使用,但是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把发明如此伟大设备的功劳据为己有,不免还是有点觉得脸上发火烧。“别乱说,那是斯特林发动机,不是刘沈红发动机。”

旁边的元老不由得嗤笑一声道,“这算什么?这发动机就是你发明的!叫刘沈红发动机没啥大不了的!以后就叫这个了!”

虽然说斯特林发动机在功率上远不及蒸汽机汽油机柴油机这般大,工作时也有颇多掣肘,但是它工作预热时间短,制造工艺不算太复杂,在原料要求上也没有后者那般繁琐,现在斯特林发动机已经开始成小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了。而且此时的斯特林发动机已经不同于以前的双缸发动机,此刻最大的已经有八缸斯特林发动机,可以通过连杆转动曲轴提供动力输出。由于八缸分别呈对称分布,活塞和连杆在运动时产生的晃动会被相互抵销,因此减少发动机运转时的震动,减震效果相当明显。现在的斯特林发动机已经被用于提供给多个部门,活跃在工业、农业、军事等多个方面,现在的成就已经不是刚到占城港时没有小电影看的刘沈红顺手制造时所能够料想到的了。

不过一想到元老院准备把斯特林发动机命名为刘沈红发动机,这就让他不由得一阵脸上发烧,这不是明目张胆地剽窃么?他当时就已经相当坚决地回复了执委会,这就叫做斯特林发动机,他只是一个复制者而已,他可不希望这样伟大的发明被自己堂而皇之地剽窃,然后带起元老们一股“发明”风,将历史上(哪怕是旧世界历史上)的著名发明改得面目全非。

“我不管叫什么,反正我们渔业部门是肯定需要的,你至少给我们准备六台八缸的!”一个农业口的元老凑过来跟刘沈红说道,“我已经跟大内总监申请过了的,他已经批了的。”

“你他喵的才是大内总监呢!”一旁有人险些暴喝出声来,循声望去原来是成军,成军这个后勤主管现在可谓是做得满腹牢骚。由于他一直以来对于旧世界带来的设备和原料严加看管,没有执委会的批条就绝对不会允许借出,这让不少部门的元老对他恨得牙痒痒的。成军是个爱干净的人,平时起床后总是会小心的把自己的胡子剃掉,不喜欢胡子拉碴地出去见人,久而久之被那帮元老暗地里取了外号叫大内总监。加上何滚龙的妹妹何莎莎这个对手续一点不放松的“死脑筋”,就算是杜彦德为了给袁振力与何滚龙两人指引降落跑道,临时借用灯条也给她一直追到机场签了字才算完,背地里元老们就管何莎莎叫做“何嬷嬷”。

不过成军对于何莎莎的新外号没有特别的感觉,让他恼火的是自己竟然被叫了个太监的名字,这让他很不舒服。“你跟我申请了,我可没批,”成军指了指那个农业口元老说道,“刘沈红你可看清楚了,他的申请是二十台,准备搞一个远洋渔业船队,这在现在根本就不可能!”

旁边几个元老不由得笑了起来,“远洋渔业船队,有没有搞错?”“就是,还远洋,我们现在军舰都只能在最多六十公里范围内活动,你打算把渔船开道哪里去?巽他海峡?巴邻旁?”“你要的二十台未免也太多了吧?”“潘岱上次申请十台去当发电机的原动机都没批准,你申请二十台?”

“没有没有!”那农业口元老连忙摆手辩解,“成哥,我这不是后来准备申请四台吗?就改装几条福船或者广船就好了,就在这附近转转就好了。”

“就是,”卜众孚在一旁接口道,“还搞什么远洋渔业?现在海里鱼多得要死,我们的渔船下网的时候我每次都怕把拖网给拖断,一次十多吨的还不够啊?就在近海转转就好了。”

“四台也没有!”成军一口回绝了,“你知道八缸空气发动机的生产工时需要多久吗?至少是一百二十个小时,而且又是以铜为主。你知道我们现在有多少铜吗?每次发行辅币的时候那帮土著就给我跟黑洞一样吸个精光,光吃进去我们发行的新辅币,把那些铅片儿给我抛出来,这几个来回下来,把我铜锭库存消耗得差不多了,要不是以前跟迈德诺人的铜矿石贸易中吃下了不少的铜矿石,只怕现在连制造发动机的铜都拿不出来。”

现在铜存量的确是让整个元老院尤其是计委觉得蛋疼的事情,在开始发行货币初期,金融部门的水汪凼完全照搬了旧世界的圆角分,分别按照十分为一角,十角为一元来进行的生产安排,在制造量上也是想当然地按照千百十的比例来进行货币冲压。但是当这些高品质货币被推入市场后,顿时就如同掀起了滔天大波一般轰动了市场。本地土著地主老财们纷纷把自己历年的存银抛出来换成了这些成色极好的一元银币,而辅币则被百姓们分得一干二净,谁都舍不得花这种做工精美成色极好的小铜币,纷纷把以前藏起来的那些“天启通宝”、“万历通宝”铜钱给拿出来花,负责熔炼铜锭的李锦甚至在回收的铜币中发现过五铢钱燕刀齐刀这些发行超过一千年的铜币。这样的情形让水汪凼不由得目瞪口呆,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大批量生产和发行新货币,不过仅仅是现在安允一地,发行的银币十二万元全部在市场上消失,随之一起消失的还有价值一百万元的辅币,完美地应证了“黑洞”这个形容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