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1 / 2)

加入书签

凫须感觉到一阵绝望,脸色惨白,眼珠子转了转,立刻改成了一脸可怜的模样,可怜巴巴的咕咚一下跪在了地上,哭诉说:“楚王!楚王您可怜可怜小人罢!小人也是被/逼无奈,晋侯他强逼小人,小人生的孤苦伶仃,也没有什么办法,都是为了生计,因此才被/逼无奈的,小人……小人也不想与楚国为敌啊。”

吴纠笑着说:“哦?你现在又不想和我楚国为敌了?”

凫须连忙说:“是是是,小人怎么有这么大胆子,楚国可比晋国强大多了,小人想要归顺楚国还来不及,请楚王原谅小人。”

凫须本就能说会道,而且油嘴滑舌,立刻继续说:“楚王,您想想看,小人一时糊涂,成为了晋国的细作,虽然做了一些糊涂的事儿,但是最后也没能出郢都城,是不是?”

吴纠一笑,说:“哦,没出郢都城,那你在学堂投毒,谋害各国豪绅贵/族子弟的事情,要怎么算?还有散播谣言,说寡人想要明抢楚国私卒的事情,又要怎么算?”

凫须顿时脸色更为惨白起来,瞪着嬴豫,没想到这些事情,嬴豫全都告诉了吴纠,气的凫须直冒冷汗。

凫须眼珠子一转,立刻又说:“楚王,小人虽然做过一些错事儿,但是楚王您想想看,若是小人这种细作,做成了错事儿都能被楚王您原谅,那么其他国/家一看楚王这般宽宏大量,肯定会真想投奔朝拜,还有什么国/家不佩服楚王您呢?匡扶天下,指日可待了!”

吴纠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好一个宽宏大量,宽宏大量啊!”

吴纠听他这么说话,突然就想起来了,原来“凫须”这个人,其实在历/史上也是挺有名的,因为他和重耳、介子推是同时代的人,在各种史书中还是个反派,只不过名字让人记忆不是很深刻,但是故事吴纠还是记得的,如今凫须这么一说,吴纠突然想起那个故事了。

重耳在受到骊姬迫/害之后,逃奔出来,有很多名士跟随重耳,其中有个从者,就叫做凫须,也有人说他叫做头须,或者里凫须,名字传闻很多,后世已经失传了。

这个从者能说会道,精打细算,跟随着重耳,是个管理钱财的人,后来重耳逃到半路,凫须因为不想受苦,因此就将重耳的钱财偷走了,这才有了介子推割掉自己的肉给重耳吃的典故。

后来重耳经历十七年磨难,终于回到了晋国,登上了晋国国君的宝座,那些十七年跟随着重耳的人,自然飞黄腾达了,而这个时候凫须又回来了。

凫须请求拜见重耳,重耳不见他,并且冷笑说他怎么有脸来见孤。

凫须问寺人重耳在做什么,寺人推辞说君上在洗头,能说会道的凫须便说,洗头的时候,心是倒着的,因此君上才会不见我,等君上洗完了头,肯定会见我的。

因为凫须能说会道,重耳还是见了凫须,凫须为自己盗取钱财开脱,就说了类似于方才对吴纠说的话。

凫须说,自己虽然盗取了重耳的钱财,重耳理应不能原谅自己,但是如今重耳刚刚用武力入晋,士大夫和百/姓都非常害怕重耳,若是重耳能原谅一个偷盗他钱财的人,那么百/姓和士大夫们肯定都在想,重耳必定宽宏大量,因此就不再害怕了。

不得不说,凫须这胡搅蛮缠的功夫,吴纠要给他满分。

凫须这么说,吴纠笑了起来,齐侯则是冷笑了一声,说:“你让孤想到了一件事情,昔日孤出门游猎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荒废的大宅,曾问过身边的人,大宅如此恢弘,为何会荒废,从者告诉孤一句话……”

因为这个大宅的主人,能认清楚忠心的好官,和贪心的坏官。

齐侯说的是自己上辈子的事情,当年齐桓公成就霸业,一天比一天刚愎自用,他来到野外打猎,身边跟随的从者就是皇子告敖。

齐桓公指着一个荒废的宅邸,皇子告敖告诉他,因为这里曾经住着的人,能识别好人和坏人,因此灭/亡了,只剩下一处大宅。

齐桓公当时很吃惊,既然能识别好人和坏人,那为何还会灭/亡?

皇子告敖笑着说:“因为他能认出好人,却不重用好人,他能认出坏人,却因为坏人的谗言,不疏远坏人,因此自取灭/亡了。”

齐侯笑眯眯的将这件事情说出来,凫须的脸色顿时就变了,齐侯说:“因为你的几句谗言,便免除了你谋害各国贵/族子弟,还有造谣生事的罪过,那么将如何安抚尽忠的好人,如何责罚处心积虑的小人?”

吴纠拍了拍手,笑着说:“齐公说的正是,看起来凫须把寡人当成了一个刚愎自用的昏/君了,实在该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