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八章 趁胜进击(一)(2 / 2)
而闾修弘也顾不得休息,立刻招集齐楚两军的主将,以及王贲商议军情,当然,决策早就己经做了出来,就是尽快撤军,因为这一点自知之明闾修弘还是有的,秦军整体倒戈,再加上桑青缇又带领着桑、屠雍、姜黎三族的军队离开齐军大营,夸父族也被打残了,自己一方己经元气大伤,根本就无力再和汉秦军打下去,还是尽早撤到大梁去驻守,凭借着大梁城高墙厚,易守难守,还可以形成天下东西对立之势,九黎族至少还能够保住一半的天下。
另外荷华出现在邯郸,意味着咸阳的战事绝对不利于九黎族,而韩腾、风伯、雨师等人生死不知,闾修弘估计,如果他们都没有阵亡,很大的可能是回到九黎族去了,因此现在闾修弘也无心在这里多做纠缠,只想着尽快赶回九黎族去,弄清楚战局。
在昨天晚上的战斗,闾修弘一直都沒有下令调齐楚两军参战,就是害怕齐楚两国的军队也受到动摇,因此才向齐楚两军封锁消息。但秦军的大营距离齐楚两军的大营并不远,还不到十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齐楚两军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查觉。
不过由于闾修弘的封锁消息,齐楚两军所知的情况也并不全,只知道秦军集体背叛了三国联军,但对原因则所知不详,或者是只知一二,其他要么是道听途说,要么是以讹传讹,要么是个人揣测,因此各种说法都有,流言满天,而齐楚两军也是人心惶惶,军心不安。
闾修弘招集了齐楚两军的主要将领聚议,对他们自然不能再有所隐瞒,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讲说了一遍。但事情有时偏偏就是真像反而没有人相信,当然这也是因为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过诡异了,一开始四面秦歌,齐楚两军的将领还都是半信半疑,但说到荷华出现,显示玄鸟化身,齐楚两军的将领就是完全不信了。
荷华的传说,在列国间到不是秘密,不过除了秦国之外,其他各国都不相信,认为这不过是秦国捏造出来,欺哄秦人的谣言。虽然在这个时代,神鬼之说流传很广,但多数是在民间流传、,而在士人当中,其实并不怎么流传,大多数士人都是持“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毕竟士人的见识阅历都都远强于普通平民,如孔子甚致干脆就不语怪力乱神之事。
虽然在开战之前,荷华倒是在两军阵前也显示过一次玄鸟化身,不过那一次出战的全是秦军,齐军并未出阵,而楚军干脆就没有赶到邯郸,因此都没有亲眼见过,自然就更不会相信。而现在闾修弘说出来,齐楚两军的将领都生出一种“又是这一套把戏” 的念头来。
不过对于闾修弘做出的撤军决定,齐楚两军的将领到是有不同的态度,齐军因为是由汉军一手训练出来的,对汉军一直都有一股敬愄,由其是对高原,更是崇敬有加,另外田克臧突然转变态度,与汉国为敌,也让人颇为怀疑,因此齐军到是并不想与汉军为敌,闾修弘决定撤军到大梁去,齐军的将领到是都十分赞同。
而楚军的心态就不同了,因为在楚国主张和汉国结盟的,主要是项氏一族,但现在项氏在楚国己经失势,楚国的将领都是来自昭、景、屈三族,他们对高原并没有什么好感,甚致可以说是有些忌恨,因为高原是他们政敌的盟友,而且楚军来到邯郸战场之后,汉秦联军就己经退守邯郸,三国联军一直都占据着战场的主动权,因此这也让楚军自我感觉颇好,认为汉秦联军的实力也不过如此。
闾修弘决定撤军后,楚军的将领就向闾修弘进言,不如趁着现在秦军还并未撤进邯郸城去,集中齐楚两国的军队,进攻秦军大营,先消灭秦军,然后再继续进攻邯郸。
不过这个建议立刻就遭到了王贲的否定,因为这样做的话,就正中了高原的下怀,他是秦军主将,自然知道秦军的营寨修建得十分坚固,不是轻易就容易攻破的,何况邯郸城里的汉军也不会坐视秦军大营被攻破,一定会出兵救援,到了那时,秦军、汉军里应外合,前后夹击,就可以大破齐楚两军了。高原是精通兵法的人,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战机。
而在大梁还有六七万秦军驻守,还准备了大量的粮草物资,再加上有齐楚两军,王贲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守住大梁。只有这样,战局还有挽回的余地。
闾修弘自然是全力支持王贲的意见,但楚军的将领似乎是来了劲要和王贲抬扛一样,王贲越是说不能打,越是要打,这主要还是因为楚国一向仇视秦国,而尽管王贲背叛了秦国,但在楚军的将领看来,他还是秦国人,由其是秦军都投降了荷华,王贲只是一个光杆,还再这里指手划脚,发号施令,楚军的将领自然心里不服,于是也铆上劲和王贲对着干。
九黎族对楚国的控制,主要还是通过在楚国的代理人来间接控制,而闾修弘在名议上还是齐军的人,因此也不能直接对楚军的将领下令,只能耐心说服,于是众人争论了一个上午,闾修弘甚放出狠话,楚军要打就自己留下来打,齐军可不奉陪了,仍然撤到大梁去,楚军的将领这才服了软,他们心里也清楚,如果只靠楚军,当然是敌不过汉秦联军的,只好也同意撤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