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2 / 2)

加入书签

纳赛尔也不傻,知道事情一旦最后曝光,美国人绝对会恼羞成怒,弄不好就会选一个新的代理人来取代他。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乘着美国人洋洋自得的时候,纳赛尔雷厉风行的开始了对埃及内部的一轮清洗,那些同美国走得近的亲美派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就丢掉了性命。可以说这一轮清洗下来,美国在埃及内部的带路党就少了一大半,剩下的那一小半也被吓破了胆不是仓皇出逃就是赶紧的改变立场转变阵营。

对于纳赛尔的动作,美国人其实也看到了,不过美国人并没有引起警惕,因为他们以为这不过是纳赛尔“自救”的措施而已——埃及内部的美分党少了,美国人在埃及选择代理人的余地也小了,自然只能依靠他纳赛尔了。

美国人虽然并不惜喜欢纳赛尔的做法,但是并不是不能接受,对美国人来说狗多几条和少几条区别不是太大,而且老子财大气粗随随便便掏几美元就能招募一批新狗狗,日后想要做掉纳赛尔扶植一个新的代理人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对此美国人仅仅是微微关注了一二,并没有特别的用心,如果他们多用心一点的话,就应该发现这件事绝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就在纳赛尔同意了美国方案没有多久,在安理会新一轮关于埃及和以色列停战问题的磋商中,苏联让步了。

在一番很消磨时间和精力的马拉松会谈中,经过不断地的讨价还价,苏联同意了新的由美国提出来的停战协议,而且很快就在安理会表决通过。这份新的停战协议规定了埃及和以色列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无条件的立刻停火,然后在联合国安理会特别观察团的监督下脱离接触各回各家。

从表面上看,这份决议对埃及更加有利,因为此时埃及军队剩下的那点儿军队基本上都被以色列国防军包了饺子,不出意外的话覆灭仅仅是个时间问题。而此时,安理会的决议就避免了这些残存的埃及军队被全歼的可能性,对以色列来说,这是很不公平的。

说实话,美国人都有些惊讶苏联会接受这样的停战协议,原本美国人可没想过会这么快办成这件事。原本他们还仅仅想做个姿态,就是让纳赛尔看看他们出手了而已,谁想到这一出手竟然还就办成了,这真的让人有点喜出望外了。

不过惊喜总是短暂的,就在美国人乐滋滋的品尝着所谓的胜利时,变化突然发生了,在苏伊士运河董事会上,埃及人突然掏出了大把的真金白银,不光是保住了自己的份额,还愣是虎口夺食,从英国那边抢来了11%的股份,连带着让美国人也仅仅从英国那边抢了14%的股份,一番折腾下来,埃及的股权猛增到了51%,而英国的股权则萎缩到了5%,这让美国人惊呆了!

“该死的埃及人,他们哪来的这些资金?”

这个问题一点儿也不难解决,因为很快埃及就宣布向北方工业集团出售大约11%的股权。这一轮交换下来,埃及保住了自己的股权,俄国人终于插手苏伊士运河,而英国人则损失惨重,几乎可以宣布他们的势力被赶出了埃及。

事后,丘吉尔在日记中很无奈的说:“俄国人又一次出乎了我们的预料,他们总是能办到一些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当然,最愤怒的还是美国人,他们盘算了这么久,准备得如此充分,结果只捞到了点残根冷炙。不光没能达成独霸苏伊士运河的目的,反而还引狼入室让苏联插足,这简直是全面的失败!

可怜的杜鲁门又一次被媒体围剿了,接连的古巴危机和埃及危机让他颜面尽失,唯一的好消息是,他的任期也快要结束了,就算被摧残也没几天了。

不过美国人也不是好惹的,在他们看来这次的失败完全应该归咎于纳赛尔,如果不是这个反骨仔反水,苏联会那么容易成功?如果不教训一下这个反骨仔,那大美利坚还怎么去震慑那些宵小?必须惩罚纳赛尔,必须让这个混蛋付出代价!

气坏了美国人张牙舞爪的就扑向了纳赛尔,然后垂头丧气的就退回来了。原因非常简单,之前纳赛尔已经提前下手清洗了内部,虽说美国人有信心找到新的代理人,但这毕竟需要时间不是,短时间内美国人想要找到逞心如意的代理人还需要时间,而且这个代理人想要上台还必须积攒力量不是,纳赛尔现在可是严防死守,美国人机会不大。更何况苏联也在一边盯着,他们不可能允许纳赛尔这么快就倒台,毕竟运河的股份还没有焐热不是么。

如此一来美国人自然只能是干瞪眼了,也就是说这一轮的交锋下来美国人又吃了两次亏,尤其是第二次,费了不少心机竟然还赔了夫人又折兵,你说说这气不气人。

一时间美国朝野对杜鲁门的攻击如潮水一般,反正美国最差总统的帽子是一顶顶的往杜鲁门脑袋上扣,让老杜是郁闷不已。不过现在老杜也是债多不愁虱子多了不怕咬,反正他就是要下台的人了,随便舆论怎么说去吧,难不成舆论还能弹劾他不成。

杜鲁门的沉默意味着美国朝野陷入了一段沉默,经过前几轮的试探,美国人也渐渐搞清楚了苏联的态度,老毛子现在还是很强势的,在各种国际问题上并不害怕同美国硬碰硬,这使得美国认识到自己的实力还必须获得扩充,只有真正能牢牢地压过苏联一头的时候,才能从防御转向进攻。

因此美国人又一次加大了对防务的投入,尤其是在核武器上更是大把的撒钱,至于常规武器也没有落下,摆出了一副穷追猛赶一定要碾压苏联的态势。

那么苏联方面又是什么态度呢?此时苏联政坛的头头脑脑们其实暂时没兴趣管美国人,一个是因为连续的胜利让苏联的危机感还不强烈,另一个原因就是大会已经召开,大家伙还是先关心国内的动向再说,至于第三个原因就是列宁病危,情况非常的不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