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妙真老尼有妙计 第四更(1 / 2)

加入书签

前一章章节号错了,应该是399章,这一更是400章。不知不觉,奸雄天下已经码了400章,字数110多万了。大大们看在罗罗那么努力的份上,能奖励几张月票和推荐票吗?

夜色尚浓,陈德兴便爬了起来,先梳头洗脸,然后穿上崭新的白色道袍。他理好衣襟,拉了拉又宽又长,几乎垂到地面的衣袖,对着一面铜镜戴上了一顶白色纯阳巾,左右看了一番,还是觉得有点别扭。

陈德兴虽然是天道教的教主(听上去好邪恶),但是却没有穿过天道教的道服,今天还是第一次把自己打扮成了神棍。因为今天是他离开明都府南下普陀山,去参加天道辩法的日子。既然是去辩法的,自然要做教主的打扮。当然,战袄和盔甲还是要携带的。

陪同陈德兴南下的,还有半个北洋舰队和整个近卫师。南洋舰队也将调动舰船前往浙江外海巡逻。届时将有超过20艘桨帆战舰汇集一处。其中还包括6艘强大的霹雳(改)级战舰。这一级战舰已经进行了一次大改,换装了三角帆,大炮的数量也增加到了20门,并且取消了床弩和发石机。五艘战舰便配备了120门青铜大炮!

而余下的14艘战舰,不是海天级就是安远级。前者是陈德兴设计的第二款战船,也进行过一次大改,将三层桨座改成了单层巨桨,以增加适航性。同时也挂上了三角帆。后者是用从蒲寿庚手中缴获的阿拉伯大三角帆船改装而来的。一样都是三角帆单层长桨的设计。这两种桨帆船的吨位都小于霹雳级,不过也都配备了青铜大炮淘汰了三弓床弩和发石机。两个级别的桨帆战舰一律配备了10门大炮。14艘海天级和安远级拢共拥有140门青铜大炮。

也就是说。陈德兴这次是带着260门大炮去普陀山和儒释道三家大师们辩法的——这真理貌似也在大炮射程之内啊!

杨婆儿将纯阳巾后部的两根飘带理了理,然后跪在陈德兴身后。将一柄宝剑佩在他腰带的弯钩上。陈德兴摸了摸腰下的长剑,对着镜子道:“一手持剑,一手持经,这才是传教布道的良方吧。”

小爱娇滴滴道:“大王如此英武,谁还会不听大王的道理?哪里用得着剑。”

陈德兴心下叹了口气,如小爱这样明道理的人终究不多,剑还是有用的。得给天道教的道人都配上宝剑,平时也要训练击剑,射箭、骑马也要学习。可不能像儒家那样。只知道四书五经,把宝剑和弓马都给丢了。这教训深刻啊!

“影娘没来?”

“现在这么早,也还在梳妆打扮吧。”

南下辩法当然要带上墨影娘这个女神棍了,她在天道教中也算是比较能吹的。另外,任道兴也会从日本直接赶赴普陀山。这位老道士也是能说会道的主儿。赵复和邓明潮两人也会一起出发。不过他们不负责辩法,因为两人都是儒生,并没有皈依天道——陈德兴的天道教对底层出生的汉士还有辽东的野生女真吸引力很大,几乎人人皈依。可是对饱读诗书的儒生却效果不大,赵复和邓明潮只是不反对而已。所以两人不参与辩法。他们去普陀山是搞外交的——东唐、南宋、日本、安南、高棉,可能还有其他南番佛国的大人物都会来普陀山参加这场辩法大会。这可是建立一个展开国际外交的大好机会。

和南宋、东唐、西元不同,陈德兴的北明并不是以农立国的,北明的财政极度依赖海贸。因而很有必要和海外各国展开交往。在无力将它们变成殖民地的时候,先建立起平等互惠的外交关系。当然,天道教在各国的合法传播。也是目前北明外交的重中之重!

陈德兴出门的时候,郭芙儿、李翠仙和挺着大肚子的赵琳儿已经带着他的女人在院子里恭送了。陈德兴不在家的时候。郭芙儿便是一家之主,她同时也是尚未正式立国的北明的太后。在明王陈德兴外出之后。便要扶保世子长安监国。李翠仙和赵琳儿虽然都是正妻,但是却没有监国之权。

而且陈德兴已经留下遗诏给了郭芙儿,如果他不幸归天,就由郭芙儿担任摄政,保陈长安即明王位!

“娘亲,仙儿,我此去普陀山,短则两月,长则四五月便会回来,家中就拜托你们了。”

陈德兴柔声对两个女人说道:“国中政务,黄智深、任宜江、孔玉皆可依赖。军中之事,和尚、恶虎、高大皆是良将,有他们在,便可保无事。”

郭芙儿看着一身道袍,多出几分飘逸的陈大仙,只是柔柔地道:“二哥儿,你也要多保重,有你在,辽东便没有什么好忧虑的。”

陈德兴在辽东的汉士、八旗还有旗奴们眼里,已经是神仙了。有他在无论汉士还是八旗,上了战场都牛气冲天,而对手蒙古的东道四王所部则是未战先怯。因而辽东、高丽也就高枕无忧了。

陈德兴有看了看李翠仙,这个妖女生过孩子后身子便像个熟透的水蜜桃一样,而且也多了几分温柔,也不大管军政上面的事情,退居到家里面一心伺候男人带孩子,还把诺大的一个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已经很有一点儿贤妻良母的风范了。

“仙儿,家里的事情你要多担待些。琳儿、宝音和月儿都有了身子,月儿马上要生了。你要替我好好照顾她们。”

“大王放心,妾身一定好好照顾有身孕的妹妹们。”李翠仙柔声道,“妾身已经收到益都的书信,妾身的祖母杨太后会亲自南下普陀山。”

“杨太后?”陈德兴一愣。

“就是奴奴的远房姑姑妙真师太,”杨婆儿在旁提醒道。“奴奴的一身武艺都是她老人家传授的。”

“杨妙真?”陈德兴皱皱眉,这老尼姑有七十多了吧?不舒舒服服在益都当太后,跑普陀山作甚?

“妾身的祖母想在蓬莱搭乘大王的船一块儿南下,不知可否方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