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门客也不好当(2 / 2)
这陈淮清的门客,原来并不好当!
“什么?当门客还要会击剑,会射击,能开八斗步弓?这是当门客还是当兵啊?”
“会打算盘,会做账也行,那样就不用武艺了……这是招帐房先生吧?”
“这个就是鸡鸣狗盗之徒皆有所用吧?这是学孟尝君吧?”
“可是读书人呢?孔孟大道,文章礼乐,诗词歌赋,怎么问都不问?”
“问什么啊?要是不懂大道,不知文章,不会作诗,怎么能上得了这桃花岛?”
“说的也是啊,咱们这些人就是百无一用的书生,要是咱们人人都能击剑,能拉硬弓,能上阵厮杀,又何至于落得如此地步?”
的确如此,桃花岛上的义门子都是士大夫,谁不懂孔孟,谁不会做文章,谁不能吟几句诗词?可是光会这些去了天竺他没有用啊!哦,也不是完全没用,可以用孔孟之道去教化印度阿三。可问题是教化什么的,得在站稳脚跟,经营好地盘的基础上才得开始。而站稳脚跟的前提,就是有足够强大的武力。先把人家打服了,然后才能教化。
被后世儒生视为理想社会典范的西周官学所授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御二艺便和军事有关。射是射箭,御是驾驭兵车。西周流行车战,御车射箭是主要战法。西周的教化,其实就是建立在射和御之上的!
而且西周的礼也不是单纯的礼仪,而是包括社会、法律、军事、道德规范在内的一门综合学科,是相当实用的东西。而六艺之数,当然就是数学,属于自然科学,而且也是非常实用的。
只是到了后来,六艺变成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部儒学经典。再后来就演化成了四书五经,到了宋朝干脆就是“别人有弓马,我有笔如刀”了。结果笔如刀教化不了蒙古人,自己还成了四等南……
当然,宋朝总算还有武进士这回事儿。虽然武进士的前途一般不大好,通常也就止步于知州,而且培养武进士的成本又高于文进士,但武进士也是进士。所以各家义门还是会从族中挑选一些四肢发达的子弟去习武功。
有时候,一些文举无望的义门子也会改学武艺。不过宋朝的文风鼎盛,已经到了荒唐的地步,连武进士都以文章为重,只是写文章的依据从四书五经变成了兵书,也不是实用的兵书,而是去除了排兵布阵和训练士卒这些具体实用内容后的军事辩证法一类的兵书。读那些兵书只能用来写文章或担任阃帅,不能临阵带兵。这也是宋朝的武进士几乎没有人从军的重要原因。不过,凡是准备考武进士的士子,击剑和射箭的本事还是有的。
台州义门杜的十五秀才杜宇,就是那个带着一七八百个团练兵去和两千两百钢甲兵对阵的倒霉蛋。在那场闹剧一样的野战中,他倒是腿脚利索即使逃入了杜桥镇。
但结果并没有什么不同,明军的钢甲兵几乎是追着他的屁股冲进杜桥的。然后就是毫无悬念的巷战,杜宇就是在巷战中被几个“铁人”打晕抓住的——因为他不是鞑子,所以脑袋不值什么钱,才得保一命。被抓进了俘虏营,先当了一阵子苦力,然后被人发现是杜家十五秀才,就被送到桃花岛来了。
不过也没有给他什么额外的严惩,同样是圈禁等待流放。
在桃花岛上,他还见到了自己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妹(和杜十五不是同一个妈生的)——杜十五秀才今年二十八岁,并没有结婚,也是个义门剩男。但是瞻仰母亲,照顾弟妹的重担,还是沉甸甸的。
所以他也就顾不上什么忠臣不二主了,听说大明福王招门客,每个月可以有五贯钱的俸禄,就急急忙忙赶来了。看到福王府开出的条件,杜十五秀才就大松口气。他虽然不会打仗,但是剑法还是练过的,虽然在战场上没有什么用,拉弓的力气也有。
而且他还会打算盘和做账——他的父亲是杜桥杜家的族长(现在跑去临安了),见过太多族中子弟把一身毁在科举上,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步他们的后尘。因此就让他在习武之余,跟着族里面负责经营的长辈学了打算盘和做账的本事。没想到,现在可以凭着这些手艺混个门客了。(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