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咱们一起闹(1 / 2)

加入书签

又一个年关将近,在刚刚经历了战争的江南各地,旧的秩序已经被打破,而新的秩序还在匆忙地建立当中,处处都涌动着不安和迷茫。

临海江边,一群农人翻耕完冬闲田,聚在一起聊天。自然都是些牢骚话和抱怨话。

“这圣人的心里仿佛没有装着咱们这些升斗小民啊,还是以前好,有义门方、义门杜庇护着,大家总有一条活路。”

“是啊,现在那些军户、士爵,都是些粗人,就晓得打打杀杀,根本不管咱们这些小民。”

“现在的官也不好,都闹出人命了他们也不理,只晓得捞钱,最近还派人下乡查户口查田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还能为什么?自是要多收税呗!这税无论按田收按人收,最后总是咱们这样的客户来承担……现在谁还能指望那些士爵、军户帮着咱们担待?”

“指望他们?哼,你当他们是义门方啊!”

义门方当然也不会替老百姓承担税赋,但是他们会帮着客户隐匿人口。

南宋的人口,历史在理宗朝末年,账面上只有一千多万,而到了元朝平定江南后大约十年时进行的人口统计,全国人口却多达七八千万——其中绝大部分在南宋故土之上。考虑到蒙古灭宋过程中的屠杀,南宋在理宗朝末年的人口起码有七八千万之多!

由此可见,南宋末年户口隐匿问题是极其严重的。这也是陈明朝廷现在开始调查全国户口的原因——南宋户部的账册实在没法看啊,全国才一千多万人,说出去谁会相信?光一个临安府就有一百多万人口了!

同时,这次清查户口也是在为“摊丁入亩”做准备。现在陈明在农村的税收种类大致上沿习宋制。大体上分为田税和役税,其中田税就是和土地挂钩的各种税收。役税则是和人口挂钩的税收。这种税收最开始时是“差役”,就是让老百姓当免费劳动力替国家做工。理论上,宋朝的大部分胥吏也是“差役”。应该是不支饷的。不过在实行过程中,这种“差役”开始逐渐演变为了“免役钱”、“免夫钱”之类的税收。

但是这一类税收的征收非常麻烦。要先给民户划等级,按照不同等级来征税,而这划分民户等级又是个良心活儿,怎么划分全看地方官和胥吏的良心。

而那些地方官和胥吏在对上江南义门的时候,都是特别有良心的。因此托庇于义门的佃户,基本上都是被隐匿起来的人口——这些佃户不用缴纳“免役钱”、“免夫钱”,自然就能负担更重的田租和偿还更多的高利贷了。

可是现在,江南义门已经被砸碎砸烂。再也庇护不了下面的佃户了。

一想到很快就要缴纳“免役钱”、“免夫钱”,一张张面有菜色的朴实面孔上浮满了怨色。

“光是一个租子咱们已经交不起了,如果再多一份免役钱,只怕咱们都要去跳临海江了!”

“跳临海江也没有用,刘老三不就白死了吗?人死了,租子还得交,田也不能再种了。泼皮李前日还带着十几个军户兵上刘家去了,拉走了十八石谷子,就给刘家留下了十六石谷子……”

“十六石谷子……发送完刘老三也不知道还剩多少?刘家娘仨的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不能过的又不止是刘家,老于头。王老拐,丁一口,张大。周阿根他们五家也都被退佃了!”

说到退佃,众人都唉声叹气,租子高、役钱重、高利贷没处借,这些难关还能熬过去。但是退佃……可就真的绝了庄稼汉的活路了。

“实在不行,还是挪地方吧。”有人建议道,“去北边碰碰运气,听说北边地多人少,租子很轻,就算用田主的农具、耕马。地租也不过占收成的三成。”

“可是去北边需要路费啊!一家老小,远行千里。怎么都要几十贯吧?”

“是啊,万一到了北面租不到田怎么办?那不是挺着饿死吗?”

“那就当军户吧。去临海县里报个名,自有官府给路费,到了北面还有免费的田可以拿,而且还免税五年。”

“就怕有田没命种……”

“可是不去只有饿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