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215章 贱妾(2 / 2)

加入书签

她怎会

没力气?

忆起刚才徐宜人递来的参汤,难不成是那参汤有问题。

“娘,你……你给我下药。”

徐宜人淡淡地扫过徐兰芝,没有看她,眼里冷若寒霜,她低头看着这张一千两银票。

一千两,宋家都可以买一群美貌丫头了,能出这个价也算是对得住徐兰芝。

徐宜人没有半分的犹豫,顺手将银票塞到箱子里头,“宋三爷,带她走吧!那只箱子里是她的衣裙和首饰,也一并带走。”

“徐宜人,我带她走了。”宋三爷走近徐兰香,她抬手欲打,却绵软无力,宋三爷一把扛住徐兰香。

出了客栈,宋三爷纵手一推,徐兰香跌坐在小轿里。

两名小厮抬了徐兰香的箱子出来。

徐宜人站在窗前泪如雨下,看着那一骑小轿消失在街口。她得做出取舍,她曾希望徐兰芝嫁个山野村夫,但这一切徐兰芝不要,徐兰芝梦想嫁入名门,她只得全了徐兰芝的梦想,这一次退让,是她对徐兰芝最后做的一件事。

徐兰香的肚子里还有徐家的孙子,一个会姓徐的孩子。为了孙子,为了她的余生,她必须做出决定:从此后,她就全当不曾生养过徐兰芝,一心一意与二女儿徐兰香夫妇过日子。

可是,徐宜人的心还是一直揪痛,一下又一下,疼得无以复加。三女一子,她对徐兰管的疼爱,一点不比对儿子徐兰成少,可是徐兰芝却给她惹了这么多的麻烦。

她告诉自己:为了二女儿、为了孙子,就忘了兰芝吧。

脚步沉重如山,身子却酸软乏力,她仿似一个没有灵魂的妇人,忘了离开家乡的路,再也寻不到归乡的途,落漠地站在客栈外的路口,看着繁华却让她觉得陌生的京城,她立时想到了动了胎气还在张家镇养胎的徐兰香,终于看到了一点希望,她得回张家镇,得照顾卧床休养的二女儿。

这一夜,是宋三爷的疯狂索取,是徐兰芝的求救无门。

折腾到次日天明时,早有婆子在外头道:“徐姨娘,你得早起给奶奶敬茶。”

徐兰芝欲哭无泪,她未曾想到,有一天母亲也会放弃她,二姐更会不再理她,她怎就落到了今日的地步,变得一无所有,连亲人也背弃了。

宋三爷用手在她身上拧了一把,“你还躺着作甚?没听婆子的话么?宋府有宋府的规矩,还不起来预备,一会儿去奶奶那儿敬茶。”

她的人生在这一天之前是光明灿烂的,从这一天之后便是晦暗的。

接下来的日子,打骂、惩罚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宋三爷并不护她,因她说错了一句话,四奶奶就罚她不许吃饭,每天还要早出晚归地去服侍四奶奶,说是侍妾,更像是侍婢,白天侍候四奶奶,夜里侍候宋三爷。

宋家为了更好的控制她,更逼着她签下了《卖身契》,虽与买进府的侍妾不同,可也不比她们尊贵。而她的《卖身契》则交由了宋太太掌管,“徐姨娘,你听好了,你若对三奶奶和三爷不敬,我便转卖了你。你若安分守己,我们宋府也自会善待于你。”

她想反抗,可宋三爷废了她的武功。

她只是一个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女子,还是宋家三房的侍妾,但凡是主子,不,就连是庶出小姐都可以给她摆脸色。

宋三奶奶骂:“贱妇!你是不是想烫死我?这沏的什么茶,自己试试!”话未落,一盏滚烫的茶水就扑在她的身上,虽穿着冬天的寒衣,可还是能感觉到那茶水的滚烫。

宋三爷的大姨娘道:“徐妹妹,昨晚你弄那么大的动静作甚?到底是被顺郡王调教过的,与我们就是不一样。还当你是什么官家嫡女么?我呸,与我们还不是一样,都是爷的妾。”

宋家的庶小姐、曾经的好友对她道:“你怎么还真给我三哥当侍妾了?哼,可别对外说以前我们认识,我可没你这样的朋友。”

宋三爷的朋友色迷迷地凝视着她,“你就是宋三近来最得宠的侍妾?早年得过‘马上舞’的诨名。宋三,你们在马背上做过那种事么?”

宋三爷哈哈大笑,“李兄的提议不错,兰芝,下次我们在马背上入一回如何?”

她欲推开宋三爷的手,他却死死地捏住不放,“贱妇,你还以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小姐么,你是爷的侍妾,是玩物,哄爷高兴了,爷明儿着人给你做一套新裳。”

贱!她徐兰芝还真是贱,体面小户人家的妻不为,偏做了他的妾。

侍妾不就是玩物,她却选择了这一条路。

没有尊严,没有体面、没有光鲜,有的只是那一双双异样的、瞧不起她的目光。

她不甘,她懊悔……

可一切都已经晚了。

她与母亲、二姐写了信,希望她们能入府来瞧瞧自己,可接连写出去的几封信均石沉大海。

宋三爷说:“一千两银子,徐兰芝你的身份可不低,虽说是礼金,可爷等同买了你。”

他在抬徐兰芝入宋府时,固执地给了徐宜人一千两银票,徐宜人说什么也不肯收,把银票塞到给徐兰芝陪嫁的箱子里。这银票后来被宋三爷强夺了去,在外头与几个朋友吃了几回饭就花使得不剩分文。。

在夜深人静之时,徐兰芝一个人坐在窗前,回忆着曾经的光鲜与荣光,当又一位新人入府时,侍妾们盯着她时的怨毒便消浅了许多,转而关注上了新得宠的女子。

宋三奶奶也不再折腾她了,而是开始折腾起新人。

她想,她应该可以松一口气了。

只是她还这么年轻,便要这样一辈子终老么?看着宋都督的那几房侍妾,徐兰芝有些后怕,害怕如那几位姨娘一般走过一生,更害怕自己的儿女也如她们的儿女般卑微。

她错了!是彻底的知错了,可人生并没有回头路,她只能在懊悔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徐宜人在许久之后给她捎了一封信:徐兰香还是不能原谅她无意间害了卫玉的性命。卫成回了京城,但卫成似乎从不提徐兰芝的名字。徐宜人现下正巴巴地等着徐兰香生下第三胎儿子,因为这孩子将会延续徐家的香火。

徐兰香的肚子不负徐宜人的期盼,第三胎再得一男,取名“徐松”过继到徐兰成名下为子。徐宜人得了孙子,有了寄托,整日围着徐松转。

又两年后,徐兰香与卫成再生一子,这让盼女不得的徐兰香时常忆起卫玉来。直至若干年后徐兰香终于得了一个女儿,取名“小玉”,这才缓解了她的失女之痛。

这时徐兰香夫妇和徐宜人已将徐兰芝遗忘。就连几个孩子只晓得他们有一个远嫁西北的大姨母,却不晓得他们在京城还有一个给人为妾的三姨母。

安然阁。

温彩听冬葵说着关于徐兰芝的事。

双双在一边做着女红,她的针线活越来越好了。

“奴婢与宋府的一个侍女打听了一下,听说徐姨娘在宋府的日子不大好过。宋太太不过问几个儿子屋里的事,宋三奶奶忌恨她早前与宋三爷的事,更是拼命的折腾,半夜三更的也要把她叫起来,让她去浆洗衣衫。”

双双道:“她有武功,怕是不肯就范呢。”

“听说宋三爷怕她不安分,着人废了她的武功,还与她下了软筋散,药下得重了,就算他日好了,比个寻常女子的力气还小。”冬葵面露同情,“听说进宋府还没到一月呢,一双手都生了冻疮,比个粗使丫头的手还难看。”

宋三奶奶也不是个能容人的,早前又出了险些被退婚的事,自是变着方儿地折腾。而宋太太是绝计不肯为个侍妾就责备宋三奶奶的。

温彩问:“徐宜人与卫奶奶没去瞧过?”

“还瞧什么呀?卫奶奶自从卫玉没了后,三天两头的吃药,与徐宜人的话都少了。徐宜人生怕她有个好歹,整天的守着她。卫爷回来后听说卫玉没了,好几天没说一句话,到卫玉坟前坐了一晚,次日就病了。我听卫家的下人说,许他日卫奶奶添了小姐才会好转。”

一个乖巧可人的女儿突地没了,换作是谁也不会缓过神来。

徐宜人看着这样的女儿、女婿,哪还敢提徐兰芝的事。

冬葵说罢了徐家事。

温彩舒了一口气,徐兰芝与顺郡王之间有牵扯,徐兰芝这一辈子都休想在宋府翻身了,她虽未让徐兰芝死,此生徐兰芝休想如梦里那般给她添堵为难。

温彩转开话题,问道:“大\奶奶交了几家铺子给你打理?”

“八家全在京城,有五家是大\奶奶名下的嫁妆,三家是候爷名下的店铺,生意都不好。”

“你用心些,就照着早前我教你的来。大/奶奶交给你的碧杏、碧樱两个你也要用心教。”

“是。”

冬葵近来甚忙,温彩没有久留,吩咐了几句着她退下。

双双见无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徐氏远嫁西北,徐兰芝做了宋三爷的侍妾,那……这冷家人……”

温彩微眯着双眼:“江南官商勾结案,连京城有不少朝臣都被牵连。思过候府自有太子的人盯着。”

“郡主,百足之虫僵而不死,还得防备冷家。”

徐家人再不会与他们兄妹有任何关联了,只是还有慕容悰、还有冷家。冷家一日不离开京城,就会像打不死的小强一般,一旦被他们得到机会,冷昭会报仇,萧彩云也会可劲地折腾。

冷家的背后是慕容悰,此人心狠手辣又疑心极重,且睚眦必报,不可忽视。

麻嬷嬷站在楼梯口,“郡主,大老爷请你去桔院议事。”

温彩从江南归来后,温子群看她便与以往有些不同,若遇大事,会请她与温青过去议事。温彩则会道“嫂嫂是个有主意又看事细腻的人,把嫂嫂也请来。”次数多了,温子群知温彩看重梁氏,也给梁氏几分薄面,少不得请她一道来商议。

上回议事,

温彩知晓是温青在太子面前说合,才替梁氏的父亲梁和裕谋到了江南的实缺姑苏知州一职。

梁和裕行事沉稳,早前在西北任知县一职时官声不错,再加上年纪偏长,比那些二十多岁的知州要好,太子举荐,吏部下文书,给梁和裕连升***,从早前的候补知县一下子升为从五品代知州,说是代知州,只要在代理期间不出差错,便可直接晋为姑苏知州。

这知情的人谁不说梁和裕有个好女婿,因女儿嫁了温青,也被太子一派的人看入了眼,连升几级,早前在家候补了多少年也没谋上实缺,现在不仅实缺有了,还是个肥差。

梁和裕谋到了差事,梁家与镇远候府走动得更勤了,尤其是梁氏的两个叔父、婶娘,知梁氏有了身孕隔三岔五地就送些可口的食物过来。梁家老太太年纪大了少出门,却每次都让两个儿媳送些东西过来,两房太太回头到梁家,还得与梁老太太汇报梁氏在镇远候府的情形。

梁和裕去江南任职前,来镇远候府与梁氏商议“近来有人与我提了亲事,秋月,你看我是续弦还是纳妾?”

梁氏愣了片刻,突地忆起生母已过世三年有余。

作为丈夫,梁和裕能替妻子守三年也算是少有的有情有义。

“父亲,我觉得我翁爹便做得不错。”

温子群早娶了平妻何氏,可在名分上,何氏从来没有越过杜氏去。梁氏也不想自己多一个年轻继母来,但多一个小娘还是可以的。

梁和裕凝了一下,“你祖母也有此意,既是如此,我便娶一房平妻带到任上。你祖母年纪大了,我想把大姨娘母子留在京城,一来五哥儿要念书,这七姐儿也有十一了,过两年得得议亲。大姨娘性子温良,有她侍候你祖母我在外也放心。”

梁氏捧着茶盏,与其让后来者做小娘,倒不如是大姨娘,毕竟大姨娘是她亲娘的陪嫁丫头,一直对她们兄妹不错,要是抬了大姨娘的位分,大姨娘是会领他们兄妹的情分:“父亲抬了大姨娘的位分吧,让她做平妻,你另纳一房贵妾到任上,身边也好有个照应。”

“这……”梁和裕是想娶年轻美貌的小娇妻。

梁氏笑了一下:“这件事,父亲还是与祖母商议的好。”

梁老太太最是维护大房两个嫡出孙儿、孙女的利益,梁氏又着了梁婆子把自己的意思与梁老太太说了。梁老太太想着家和万事兴,也颇是赞同。

不久后,梁和裕纳了一房京官小吏的庶女为妾,带着新姨娘前往江南赴任,而早前的大姨娘抬为平妻,做了大房的小太太,留在京城孝敬梁老太太。后来,梁小太太得晓是梁氏在梁和裕面前替她说好话,心生感激,越发对梁氏姐弟好,处处谨守本分,不让自己所出的儿女乱了半分规矩。

梁氏见娘家的事处理得差不多,心情大好,只盼着梁秋阳能在明春高中,谋官职这些事她只需与温青说说,以温青的性子定会替梁秋阳好好谋划。

温彩进了桔院,只听到花厅上笑声朗朗。

六姨娘、七姨娘侍立在侧,七姨娘更是殷勤地给温子群添茶递水。

温子林敛住了笑,“侄女这几日可休养好了?”

温彩笑道:“谢二叔关心,好多了。”

“瞧瞧,出门了一趟,反倒是瘦了,都是待嫁的人,回头得好好调养调养。”

温彩应了声“是”。

温子群道:“顺娘且坐。”他笑得灿烂,因着温青兄妹争气,连带着温子群这半年也跟着风光起来,“听说太子府的谢良娣怀上了,前儿太子纳了两房良媛,又传出话来,三日后太子要纳两房侍妾,这一个是晋陵先生的族侄女,还有一个相传是金陵一个秀才的女儿。”

这件事温彩也听人说了,这两位良媛一个是江南大都督贺兰绝之女贺兰雪,还有一个是姑苏周家之女周素兰,二女之中尤以周素兰更为得宠。

太子娶亲有些奇怪,每次皆是成双的纳娶,第一次同娶郑莹与谢纤尘,两女一个以贤闻名,一个以才闻名;而第二次也是如此,一个贤、一个才;这第三次则是一个有才,一个生得娇美。

六姨娘接过话道:“婢妾听人说,谢良娣有孕之后,被皇后娘娘接到凤仪宫休养。皇后娘娘发了话,要她产下孩子后才回太子府。”

在谢良娣之前,太子府里已经有两位侍妾有过身孕,却先后滑胎了,皇后这是为了以防万一,这才接了谢良娣入凤仪宫偏殿静养。

梁氏与温青进了花厅。

温青直切主题:“父亲、二叔找我们过来有事?”

温子群扫了眼儿女,笑道:“二弟来说。”

温子林道:“我得了消息,这次江南选美,各地官员颇有异议,上折请求皇上在其他各地选妃入宫充实后\廷。皇上已同意所奏,京城有二十位美人名额,各省也分别有二十人,我与大哥商量过,我们温家是不是也挑两位小姐入宫?”

温彩面容未变,无论什么时候,温子群

兄弟都不忘经营自家的荣华富贵。

梁氏看着温青,还以为有甚大事,叫他们来就说这事。

温青道:“妹妹许给了雍王,我们温家两房适龄的小姐要么已订亲,要么不大合适,哪里还有适龄小姐。”

温子群笑了一下,“我们两房没有,西山县温氏族里可还有不少,族长写信来问了此事。族长的意思,温氏一族里光鲜体面的就我们两房,想从中挑两个优秀的小姐,过继到我与你二叔名下。”

族长想巴结的是大房,与温子林没有多大干系。

温彩简洁地道:“父亲,二叔要过继一个入宫小姐我没二话,但我们大房不行。这半年,我们大房已够引人注目,有时候行得太过,反而容易招人话柄。况且现下,父亲与二叔还在孝中,明年三月孝期一满,父亲、二叔也要出仕,若在这当口被人拿住话柄,反而得不偿失。”

温子林曾细细地想过这事,虽然族长在信中说过继到大房名下,也有让他过继一两个族侄女的意思。但他想着,自己这个二叔做得不比温子群差,与温青兄妹还算交好。亲侄女是雍王妃,再加上那等命格,他只要依仗温青兄妹就好,他行事再沉稳得体些,他日不愁大富贵。

温子群也是心动了,不为旁的,就因为周家因出了一个贵妃,周家就得了长宁候爵位,“顺娘说得是,我也是这么与你二叔说的。”

温子林暗恼:他几时说过这话?一直想挑从族里挑美貌小姐过继的是他好不好?竟往他头上推。

温子群原对儿女情感淡漠,现在对温青兄妹好,大部分的因为是他们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想着儿子是镇远候,任北军都督一职;而女儿又是准雍王妃,身边父亲有这样出息的儿女,也算是莫大的荣耀。

温彩这话说得温子群很欢喜,若温彩在雍王跟前说上两句好话,比旁人走门道花几十万两银子还来得好。

江南官商勾结案,一下子就套进去一百多名大小官员,这朝中被牵连的也不在少数,近来京城更是一提这案子就人人退避三丈,生怕被牵连进去。

但温子群兄弟因在孝中,反而避开了一场祸事。

温子林瞪了一眼,明明动心思的是温子群,倒弄得好像他很爱慕荣华似的。他颇有意味了看了眼温子群,试探似地道:“侄女儿以为,我们二房可合适过继一个出色女儿来?”

“才貌双全的固然难得,可能分辩是非,懂晓进恨的就更难得。温氏族里的人,我又岂会不明白,早年祖母守节在家,若不是祖母的性子坚强,指不定被他们如何欺负。

就说我早前的事,那次回西山县族里扶持了族人,背里还有不少人咬舌根、说闲话。这族中忘恩负义的人不少,不识好歹的更不少,若过继这样的女儿给自己添堵,索性不过继。

宫里位分稍高的嫔妃,哪位娘家不是大把的贴补银子。若二叔认了这么个女儿,怕是你们父子挣来的银子还不够贴补她。到了那时候,你们是贴补还是不贴补?贴补了,她拿得心安理得;若她真的得宠,还真能记着你们的好?若惹下了祸事,但你们是一定被她连累的。

我看啊,二叔也不屑要这等荣光。二叔有才干,凭着您的本事,自己就能挣来。”

温彩虽没有直接回答温子林的话,却从另一个侧面表露了自己的意思,这种事弄不好不会是荣光之事,反而会被套在里头。

温子林蹙了蹙眉:这与他想的,到是说一处。这亲手足还有生芥蒂的时候,何况是过继来的族侄女。“族长写了信来,要是一个都不过继,怕是说不过去。”

温子林早前与董氏就商量过,一说要过继,董氏就吵嚷嚷地建议过继她娘家的侄女。温子林险些没被董氏给烦死,只得承诺自己不会过继。

既然温彩是个好命格的人,他就多加看顾温青兄妹就成,他日温青兄妹便是他最大的依仗。他相信以温青兄弟的重情义的性子,若是自己遇上难处,他们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温彩冷声道:“我宁可温家人替朝廷、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也不想沾这些。祖母在世时,就常教导我们,以实力打拼出来的荣华,更得人敬重。父亲和哥哥近来若是时间多,不如在家修书立传,哥哥得闲也与父亲一起做学问,近来京城风起云涌,哥哥也少往那是非处凑,免得惹出是非来。

靠女儿荣华光鲜,但不如做一个鸿儒名士流传千古的好。且看这史上靠裙带关系得到荣华的,又有哪家有好下场,反而是做学问的鸿儒之人,活着时得万人敬重,身后又可光耀青史。父亲若在孝期满前有所作为,他日不愁谋不上一个好差。靠学问、学识谋差,不比走了门道花了银子来得体面?更让人敬重?学问做好了,也可教导子孙。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技。”

温青险些没跳了起来,他从小到大,最怕的就是做学问,小时候一听说背书就脑子一片空白,温彩半日能诵得倒背如流的,他三天也记不住。

什么时候,温彩在温家说话有如此份量了?

温子林打趣道:“侄女这话太直,却有道理。”

温彩笑道:“二叔,自家人说话,我还绕上几个圈不成?”

温子群若有所思,“这些日子,我是写了一些东西,都是些诗词歌赋。顺娘,回头我着下人送到安然阁,你帮为父瞧瞧。”

温子群原想商谈过继族女的事,被温彩一说也灭了心思。再看着温子林那明里、暗里话中有话的样子,心情颇不舒服。

温子林苦笑了一下,“既然大哥不过继族侄女,我原有女儿也没这意思。”

他要过继一个,董氏就会说过继她娘家侄女一个。有女儿还过继,这不是小事,一旦过继来,往后她们的出嫁都得由他们来过问,嫁得好了,不是他们的功劳。嫁得差了,就要落埋怨。

温子林道:“族里的长辈,原就要过继族侄女给大哥,大哥还得与他们回封信才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