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2 / 2)
杨丰一看要冷场赶紧拱手喊道。
那些士兵这才跟着喊起来。
李俶很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一名侍从举着酒坛和酒碗上前,他接过酒坛斟满一杯酒,双手捧到了杨丰面前说道:“邓公,请满饮此杯!”
杨丰接过很豪迈地一饮而尽。
然后他把酒碗往地上一摔,亮开大嗓门吼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李俶愣了一下。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紧接着列阵的士兵纷纷吼道。
与此同时各种武器不断杵地的声音密集响起,甚至地面都发出清晰的颤动。
李俶也迅速明白了意思,下意识地举起手臂跟着吼起来。
杨丰很满意地继续吼着,要说带节奏李俶跟他比就像小孩一样,而且这几句话也没毛病,虽然这时候是唐朝,但关中以秦人自称这是惯例,此时国难当头,又是在关中战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没毛病。当然他喊这口号可不仅仅是带节奏,他是在提醒李俶和李亨,他们这才是大唐的真正子弟兵,他们才是与大唐休戚与共的真正自己人,当初是关中健儿为李家打下了这江山,现在李家遇上难关了还得是老秦人为他们血战到底。
很显然他的目的达到了。
当李俶跟着喊出这四句口号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原本历史上的唐代宗也已经明白了这一点。
誓师就这样在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吼声中结束了,紧接着犒赏三军,然后作为前锋的荔非元礼和荔非守瑜率领两千骑兵先行,其他各军陆续开拔,他们将先取武功,再向南渡过渭河从南岸向长安进攻,实际上就是复制香积寺之战路线,不出意外恐怕也会复制香积寺之战。
在杨丰的后面还有郭子仪率领的朔方军主力,郭子仪后面还有王思礼率领的陇右河西行营军。
三军总兵力约十四万。
不过真正的精锐是七万,其他那些是新招募的炮灰,其中既包括李亨手下直属的,也包括杨丰在沿途以各种方式扩充的两万,这些炮灰实际给他充当运输队,但其他各军就是真当炮灰了,这时候打仗其实都是这样,拉壮丁当炮灰,用炮灰的命消耗敌人,哪怕仅仅消耗敌人的体力也行,而时候差不多了,真正的精锐做重击,所以这些将领也没人把炮灰们的命当回事,同样他们抓多少朝廷也不会在意,李亨巴不得他们抓更多呢。
而他们的敌人不少于十五万,也包括大量的炮灰,但真正的精锐不少于五万。
和原本历史上不同,这时候的安史叛军只限于太行山以东,到河南再转入关中这条线,向南止于南阳,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炅还在困守南阳,他之前带着十几万南方军北上,然后被叛军摧枯拉朽般揍了回去,再就是睢阳,这时候睢阳之战已经开始了,而且杨丰的红颜知己据说就和她爹在睢阳城内。但因为李光弼在安史之乱前就已经事实上主管河东,所以山西的一系列战事没发生,相反他和上党的程千里还实际上处于攻势,但这些战场都不是重点,安禄山的精锐还是在关中,崔乾佑,李归仁,田乾真全都在长安,倒是安禄山还在洛阳当他的大燕皇帝。
原本历史上他这时候已经基本上快成一个废人了,因为过度肥胖导致了各种皮肤病的发生,浑身生满了毒疮,再加上双眼几乎要失明,病痛一发作就狂暴杀人,最后被不堪忍受的严庄,安庆绪,李猪儿等人几个月后合伙弄死。
说起来这安史之乱由他发起,但实际上很快就没他什么事了。
与其说是安史之乱还不如说是军阀混战,后期安史集团早就散伙,甚至他们内部还混战,之所以拖了整整八年,很大程度上是唐朝在为他们之前的政策而买单,那些小军阀们为保证自己的割据利益,齐心协力对抗而已,看后来封他们为藩镇,确认他们的地盘了,立刻就一个个投降了,从这种意义上说唐朝始终就没有真正平定安史之乱,甚至还愈演愈烈,因为节度使们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了。
到现在就已经十几个了。
河南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宣武,山南东道,淮西,淮南,江南西道,北海这个相当于后来的平卢,上党也就是后来的昭义,兴平这些节度使都已经设立,可以说就在这一年里,原本历史上中唐晚唐那些骄兵悍将们都已经开始粉墨登场,而属于他们的时代绵延两百年。
当然,这是原本历史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