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一退和一进一(2 / 2)

加入书签

我是主动给陛下你说不要援军,可以把洛阳中军机动起来开到其他地方的啊。像我这样主动揽责的大臣还有多少啊?可是你呢?十万中军,两万亲王卫队,大半年了,傻乎乎的枯坐在洛阳。坐看孟叔时和苟道将在幽州的败亡,坐看杜元凯在并州左支右绌。真是搞不懂啊?我们又不姓司马!你们这些姓司马的不帮忙也就罢了,怎么还尽添乱!

“臣隆奏报陛下,三月十二日,潼关城下之敌军已全师退走……当今之局势,并州战线只能勉力维持,若要破局,当在幽冀。臣意,以大将军(陈骞)为帅,十万中军北上,在冀州与姜伯约决战,以大将军之能,以中军数倍于敌军之势,当可战而胜之。如此,则幽平二州光复。之后出长城,抄袭敌主力之后路。则敌自会退走……若其不然,臣恐冀州、青州各地官员、世家,有雪崩之势。如此,黄河以北当不为国家所有也!另臣再议,朝廷当从豫州再征召三万兵员充实洛阳。之后以两万各王国卫队补强至少傅麾下,以此与关子丰对峙……臣麾下现仍有两万三千余精锐,敌军退走后,臣已命人修复关卡、城墙。臣以全族身家性命担保,潼关坚固,便是敌军全师而来,亦可保关隘半年无恙……今日之战,乃是国家生死存亡之战。臣一点赤胆,还望陛下明察。”

十三日的下午,马隆的奏报抵达了司马炎的案头。

生于西元236年的司马炎,这一年不过三十七岁。可是,此时的这位晋国皇帝,已经是两鬓如霜,额头沟壑纵横,一副五十多岁的面容了。

看过马隆的奏章,在心里稍稍舒缓了一口气后不久。司马炎的内心又迅速的涌起一股悔恨。但是这股悔恨又迅速的被另外一种忧虑所取代了。

和历朝历代的很多开国之君,都是在经历了万般磨难才创业成功不一样。司马炎这位开国之君简直不要命太好:什么事情都是其祖父、伯父、父亲给他干完了。他需要做的就是完成个仪式而已。

在这一点上,他比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都不如:魏文帝年轻的时候曹孟德的势力还很弱小,所以曹丕早年也是真刀真枪在战场上厮杀过很多次的。而且和司马攸这种乖乖孩子比起来,曹丕的两个兄弟曹彰、曹植可都不是省油的灯。为了在夺嫡之争中胜出。曹丕经受的磨难和煎熬那是一点都不少。

总而言之,司马炎这位皇帝早年走得实在是太顺了。在一直依赖的父亲去世后,又碰上了穿越者这样的变态。所以,在屡遭打击之后,已经变得极不自信,和早年刻意塑造的那种坚毅果决的形象比起来。犹豫不决、多谋少断或许才是他的本性吧。

现在,马隆把新的战略放到了司马炎的面前。这位皇帝当然很心动,但是也有极大的担心。

“诸位都是国家的重臣,现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难得孝兴勇于任事,提出了这么一个方案。大家都议一议,看我大晋接下来该当如何?”

现在洛阳的顶层圈子里,已经公然的分为了两派:齐王司马攸为首,司马骏、裴秀、贾充、陈骞、张华等人是一派。另一边则是以外戚杨骏为首,和峤、杨珧、邵悌等一众从未上过战场的文员。当然,这些人的力量和前一派比起来还是弱了不少,之所以能够和齐王党抗衡,那还是因为他们的身后,有着一群以赵王司马伦为首的从未上过战场的司马家的亲王们支持。

对于马隆的提案,司马攸等人当然是支持的。陈骞也明确表示愿意率军出征去冀州与姜维扳手腕。理由很充分:战局不利,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大晋本来力量就很有限了,还把整整十二万大军放在家里不动。这就好比一个身材力量都不突出的普通人,面对一个壮汉的挑衅,还主动捆起一只手来和对方对打。不被虐才是怪了。

所以,要扭转战局,必须把每一分力量给调动起来。这个时候就不要去考虑什么过多征兵对国家伤害很大的问题了。先把当前的难关渡过了再说。

按照中国的政治传统来说,皇帝,以一人敌天下。所以臣子们是不能团结的。任何稍微有点水平的皇帝都会主动的培养臣子们的互相对立。但是司马炎在这方面的拿捏度明显没有掌握好:臣子们是对立了,但是双方积怨已久,已经成了党争的态势了。

既然是党争,那就不是就事论事了。而是你赞成的我一定反对。既然你们齐王党支持马隆的提案,那我们杨党(或者说叫赵王党)那就一定反对了。

反对的理由也很充分:没错,现在潼关的敌军是撤走了。但是你们看看现在关子丰打到什么地方来了?距离洛阳已经不远了啊!再说了,现在上党郡已经丢了。你们这时候去冀州大平原上面干嘛?等着对方从太行山上冲下来把你们全歼么?国家就剩这一支机动力量了,你们不把他们败光是不甘心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