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杀一品大员(1 / 2)
李经述听李鸿章说康有为入了翁同龢的幕僚,协助光绪皇帝变法,便建议李鸿章静观其变,与康有为所谓的“变法维新”划清界限,李经述说:“康有为这人不懂政治和人心,变法必定失败,搞不好不只翁同龢,连光绪皇帝也可能被搭进去”。
李鸿章也深以为“然”,叹了一口气道:“张南皮(张之洞)也有来电,说康有为多次找过他,张南皮也认为康有为居心叵测、欺世盗名,不懂政事为何物,是以粤人经商的投机心态来蛊惑人心,不值得支持。”
原来,张之洞也是务实之人,身为举人的康有为,在拜访张之洞和李经述后,没有受到赏识,便又南下去拜访了帝师翁同龢,亦不受待见,吃了一个闭门羹,便愤而回家乡南海的万木草堂学馆,聚徒讲学,兜售他托古改制的大同理想。
在讲学之余,康有为写出两本“异端邪说”的奇书:《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指出,《周礼》、《尚书》、《左传》等都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都是为王莽推行“新政”服务的,因此都是“伪经”。言下之意,这些书大家都别读了!读什么书呢?当然是康有为的先进著作呀!
康有为自己随即推出了皇皇巨著《孔子改制考》。在《孔子改制考》这本书中,康有为把自己说成了孔子的代言人,孔子成了供康有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康有为动不动就在书中说,“孔子曰人人生而平等”,儒家的读书人一看,就知道康有为这是雷死人不偿命,孔子最讲究礼制,强调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人人平等”岂不是无君无父?孔圣人怎么会说出这种混账话?
康有为这两本伪书在广州出版后,一炮走红,红透了半边天,不过走红有时候是臭名远扬,这一次康有为的走红就属于这一种,当时的读书人虽然穷酸,但硬骨头还是有两根的,南海的乡绅地主也是很有血性的,受不了康有为如此辱没孔孟等圣贤,纷纷带人拿着木棍和锄头赶到万木草堂打砸,跳起脚来骂康有为大逆不道,数典忘祖,最严重的是,他们带人去把老康家的祖坟都挖开了。
要知道,古人很迷信,认为祖坟的风水能惠及子孙,让子孙富贵,挖人家祖坟跟让别人断子绝孙是一样的血海深仇。康有为的祖坟被挖,被家乡人骂得狗血淋头,在广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搞不好就被不明真相的群众用乱石块砸死,这是大概率事件,他在广东实在呆不下去了,索性破釜沉舟,再次逃到北京碰碰运气。
当时,朝廷里因为李经述在山东搞新政,有模有样,慈禧和光绪皇帝也支持变法维新,维新变法的论述一时大热,连皇亲贵族也赶时髦,到处网罗变法维新的人才,突然跳出了一个半桶水的康有为,像一个疯子一样鼓吹维新变法,也会觉得新鲜,他在北京恍如丧家之犬,也有一些思想开明的官员同情他,救济他。康有为便按照资助银子数量的多寡,“分封”这些救济他的人为“贤人”、“大贤人”。
康有为这一次否极泰来,结识了珍妃的表兄。于是,康有为托他给帝师翁同龢写了一封毛遂自荐信,介绍维新变法。翁同龢此时有点妒忌李鸿章和李经述的维新变法,他认真看了一下康有为的信,这才发现了康有为的书法不错,大有汉魏六朝碑学之遗风。甚为欣赏。加上康有为此次回家乡后,痛定思痛,在托古改制的维新变法中,加入了开矿、设厂、修铁路等务实的内容,这些东西,翁同龢也似懂非懂。
当然,最让翁同龢心动的,是康有为在信中说:“泰西讲求维新变法,三百年而治。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富强可驾万国。”
康有为这足以吹破牛屁股的“三年可自立富强”的维新变法,骗不了熟悉国情的李经述,忽悠不了老谋深算的张之洞,但翁同龢从来没搞过实际洋务,以为修铁路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一年可以来个二十万里,此时翁同龢已年过花甲,对他来说,康有为这牛皮吹得很有吸引力,毕竟,再活二三十年翁同龢没把握,再活三年,在有生之年看到大清国自立富强,正是翁同龢梦寐以求的。
翁同龢暗自一琢磨,李鸿章办了二三十年洋务没办到的事,他和康有为或许变法三年就能做到,这对李鸿章来说,该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于是兴冲冲跑到乾清宫去找光绪皇帝,对二十出头的光绪说:“康有为之才,举世罕见,请皇上举国以听。”
年轻的光绪皇帝也没有实际从政经验,一听翁同龢说“用康有为的变法之策,三年能自立强国”,跟李鸿章和李经述说的三十年相比,时间大大缩短,于是马上决定下诏接见康有为。
翁同龢赶忙罢手阻止:“康有为现在还是举人,按照本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官员皇帝不许召见,为师已经请康有为入幕僚,今秋科举,为师是主考,一定让康有为中进士,到时候皇上你再封他为四品翰林,即可召见。”
康有为入了翁同龢的幕僚,也积极筹备变法事宜,这期间编撰了《俄大彼得变政记》,介绍俄国变法维新的经验,还结识了刑部主事杨深秀、刘光第,内阁中书杨锐等“帝党”大臣。
1893年九月,有了翁同龢的首肯和帮忙,康有为提前中了进士,光绪皇帝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想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但是,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遭到了以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步军统领荣禄为首的保守大臣的强烈反对。
荣禄再次回京出任要职,低调回归,他已经经历了多年的风雨磨砺,收起了棱角,变得圆滑无比,悟出了在官场既屹立不倒又大有作为的诀窍:得宠。
要成为慈禧信赖有加的宠臣,就要博取慈禧的欢心,最讨巧的途径便是跟老佛爷身边的要人搞好关系。荣禄有两个女儿,于是把一个嫁给了礼亲王世铎的儿子,一位嫁给了后来的醇亲王载沣。礼亲王是慈禧的心腹,长期担任领班军机大臣。荣禄跟他成了亲家,礼亲王自然没少在慈禧耳边说荣禄的好话。而载沣更牛,荣禄将女儿送进醇王府,一来是作为政治投资,二来自己闺女还时常向慈禧汇报载沣的最新动向,成为老佛爷的眼线。如此一来,荣禄跟慈禧的距离,拉近了一大步。
若想稳坐政坛大佬之位,尚需扶植一批得力亲信。荣禄一回京城,便大肆招兵买马。比如当时经常跟荣禄一起查案的兵部主事陈夔龙,出任兵部郎中。陈夔龙将荣禄视为自己的恩人,一生效忠。而且,荣禄还十分赏识袁世凯,举荐他去天津接手练新军。
此时的荣禄,在朝中俨然成了政坛老大,成为慈禧的代言人。刚开始,因为慈禧也是支持李经述维新变法的,荣禄对改革还是抱着支持的态度。光绪皇帝要召见康有为,荣禄不同意,但他表示自己先可以代替皇帝去见见这个康有为,考察他有没有真本事!
于是,康有为那天被请到天津的总理衙门“问话”。出席“问话”的,有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总理衙门大臣翁同龢、军机大臣荣禄等晚清政坛大佬,这三人都相当于今天副国级的总理,可以说,集体去面见考察一个刚中进士的康有为,太抬举他了。
“问话”一开始,荣禄很客气地问康有为:“以夫子这样的槃槃大才,有补救时局的办法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