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我不想归去,任重道远(1 / 2)

加入书签

没过了几天,但也让人感觉到是沧海桑田。

今日再见到秦明时他连站直都感到艰难。没有什么明显的地方残废,但后遗症很大,听刘启山说带人找到灵芝山时,秦明躺在雪中,把如同毛毛熊的赵诚和小虎头抱在怀里。

赵诚和小姑娘没冻死,依靠的是秦明的体温。

后来没办法把秦明手臂拉直,人“拿不出来”,乃是回来后在温室解冻了几个时辰才解放了被钳住的两人。

现在秦明的手没以前利索了,说感觉不对,但哪里不对具体说不上来,还说一喝酒就头疼的厉害,不知道什么原因。

这应该是神经上的毛病,放后世也未必能出原因来。

“大人,末将是不成了。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经历战阵,总感觉手的控制有问题,还有就是脑袋一团浆糊。”

非常苦恼的秦明带着五房小妾一起给赵诚见礼时如是说。

这险些把赵诚感动了,还好,赵诚总体上是个没心没肺的人,偏着脑壳想了想道,“好在你使的是狼牙棒不是绣花针,不用耍的太细腻。另外就是,你脑袋清晰时候,也不见得就能把战场问题想明白,交给我,以后我来想你来做,我信任你,以前不信,但是现在我信了。”

秦明情绪还是很低落,基本上没有得胜将军的风采。好在他知道,赵诚这么说的时候是当做自己人了。

赵诚又道,“我不是来感激你的,就是来看看老部下,不用摆酒招待,这就走。”

“我@#¥”

秦明很无语,“大人,还是留在末将这里吃了酒饭再走。”又转身给两个小妾后脑勺一掌,“还楞着干什么,还不把酒肉开出来。”

说的跟真的似的,现在池州哪还有什么酒肉。反正县衙没有,陈美娘也买不到。

有小道消息说刘启山那孙子有渠道能买到牛肉。谭晓兰吵闹着要吃肉,于是赵诚去找刘启山打算弄点牛肉爽爽。

谁尼玛知道赵诚才一提,刘启山当即摇手“木有,卑职绝不知道什么地方有牛肉,卑职自来秉公执法,基本上贵池县的每一头牛生老病死都有登记,都是卑职亲自操办”。

估计他们怕赵诚了,以为赵诚在钓鱼执法,以为赵诚要捉人砍脑壳,以为赵诚在落实池州的春耕牛。

找了几波人问,基本就这么回答赵诚的。

赵诚脸都气绿了,卧槽你们不让我吃,我吃不到你们也就真的别吃了。于是赵诚就真的开始装逼,下令严查严打、落实到户,坚决不许在这时期有任何人敢吃一口牛肉。

赵诚表示,要确保在特殊时期、大灾大难后,贵池县的每一个牛不被坏人加害,全部牛要能有效的投入春耕和重建工作中。

那之后,听鬼脚七说黑市上牛肉价格翻了三倍。这样一来赵诚就放心了,翻到十倍的时候,池州的春耕牛主体就保住了。

想着这些,赵诚也挺嘴馋,干脆就等在秦明这里开饭。

一会儿后还真有些肉香味,赵诚精神为之一振,便起身跑进厨房查看。

看来看去,只有灶台上炖着一只大砂锅,基本上和秦明的头一样大那种。

用手袖垫着去拿开盖子看看,就只是一锅粥。

“肉呢?你们把肉藏哪去了?”

赵诚非常惊奇,这都等了快半时辰,居然还没弄其他菜。

“老秦简直是打肿脸冲猪头,池州现在就没肉,屠夫帮有货也不放出来,反正天气冷,杀好的猪也不会坏。”

他的小妾尴尬的说道。

“可我分明闻到肉香味了?”

赵诚继续在厨房里找了一下还是没找到。

“那是之前剩下的腊肉,招待大人自是需要有些油气,所以妾身就全部剁碎和粥一起炖了。”

漂亮小妾说道。

赵诚真想扭头就走,却看这姑娘的尴尬神色,也不好意思表现的太市侩,只得维持着僵硬的表情表扬了一句,“讲究,这才是当下池州应该提倡的作风。”

“大人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好官,咱们家老秦能一直跟着大人便好了。听说大人不日就要赴京深造,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要是能把我家老秦带进京,那妾身也就能跟着沾光了,妾身长这么大,还没有进过京呢。”

这位年纪和赵诚差不多的小妾滔滔不绝的说着。

“这当然没问题,带着你们,其实对我自身也有许多好处。背黑锅我来,送死你们去。”

赵诚一以贯之的维持这样的觉悟立场,“各取所需而已。我不是一个真正的好官,坏不坏也说不好。只是说人在特定条件下,一般只要和自身利益没有较大冲突时,大多数人还是想把手边事做好的,我也一样。责任和使命感,一些时候比好坏的属性之分更重要。”

小妾听的一脸懵圈,眼睛倒是很大,看着赵诚眨巴眨巴个不停。

“举个栗子。”

赵诚又道,“张商英肯定比我更像好人,但他造成的无辜之魂比我多。”

这下小妾就不懵圈了,深有感受,老秦一家的前途是这位赵大人救的,但在十里亭时候,张商英把秦明所有部下和许多民兵一起断送了。

于是,她怀着十分崇拜的心情,偷偷多看了赵诚几眼……

一锅腊肉粥也算是当下的好东西,赵诚和那小妾一起把一大锅粥抬进堂屋时,秦明已经等了睡着了,扑在桌子上鼾声如雷。

他的几房美女也不避嫌,一起眼巴巴的围坐下来,包括赵诚在内各自抬着大碗等候着“大娘”分配。

一人一大勺盖下来,粘稠无比的粥就把碗给满上了。

剩下就是秦明自己抬着砂锅,稀里哗啦的胡吃一阵子。

赵诚吃的很慢很认真,味道也只是一般般。但这应该是在池州的最后一顿饭。

既然走已经不可避免,赵诚打算明日上路。

继续留下来其他人不待见,也管不了更多了。

仅仅是前几日“批示”春耕牛事件,算是大观二年开年以来的贵池县第一个红头文件,就已经把蔡攸急了跳脚。

因为自灵芝山战役后,赵诚威望尤其大。民兵也没有解散。这种情况下蔡攸尤其如履薄冰,担心出事。

赵诚有时候会犯浑,这事老蔡比谁都清楚。

蔡攸基本把赵诚视为默认女婿了,没直接挑明只是还等着蔡京的最后考虑而已。但在政治上蔡攸看的很准,对赵诚的防备心尤其大。

因为一衣带水,这个时候赵诚出幺蛾子,基本也就等于蔡家或者是蔡攸出幺蛾子了。而正因为赵诚现在威望无出其右,只要话能传出官府去,那些从灵芝山战场归来的民兵,那是谁的账也不卖的,只听赵诚的。

简单点说,灵芝山大捷后,那些国战功臣民兵队、以及总指挥赵诚,已经成为了传统固有权贵官僚的尴尬和痛点。

包括包拯包青天在内,大宋从未有任何一个人能解决牛的问题。但赵诚可以,就算已经被蔡攸停职,赵诚也就是以“委员”的身份去县衙讲了一句话,就被当做了一号红头文件。

接下来民兵以及一千多个带红袖套的民众代表一转悠,还真就把明目张胆的牛肉利益链给弄了个底朝天,刘启山迫于压力,亲自带队抓了四十多人。其他的没抓,但就真的全部“关停”,缩回去了。

范仲淹曾经干过类似的事,所以他就凉了。走马观花的换着地方做官,直至病死在路途中。

赵诚比他猥琐的多,获得了蔡家更厚的政治护甲。但也着实被蔡攸来指着鼻子严厉警告了“你已经被停止,不许在插手任何事物,不许在有任何的公开发言”。

是的,包括那些跟着赵诚苦战灵芝山的活下来的老部下,现在也没有明确的说法要怎么安置怎么处理。

怎么处理一点不重要,但蔡攸不许赵诚再去接触他们,这是红线。

为此赵诚已经被近乎软禁,来见秦明是底线,并且院子外面还有蔡九这个蔡攸派来的“警卫员”守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