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2 / 2)

加入书签

余慈闻言细察四女身上气机,果然都是玄门正宗,尤其可贵的是,四人都是还丹修为,且根基扎实,便是在玄门大派中,也是合格的四代弟子。

他也不免感叹,随心阁果然是财雄势大,手段高明。

还丹修士,此界当然所在多有,可像这几位女修,年岁也不甚大,能将玄门正宗心法修炼到还丹境界,分明都是下过苦功的,心志想也不凡,在一些偏僻地域,甚至足以开宗立派,可如今竟然甘为挽车奴婢,里面的弯弯绕绕,非比寻常。

白秀峰还在解释:“以人挽车,也只是权宜之计。她四人催发符纹,轻举入空,就算受辇车加持,速度其实也不过日行三万里,比之步虚中人,也不过在中游罢了,只得一个悠闲自在而已。他日真人尽得此宝之妙,便不必再用这等法子。那时,这四人也可来服侍起居,近沐真人德行玄理,对她们,也是一番造化。”

余慈至此方知,白秀峰真要翻动口舌,也是一等一的强手。

他哈哈一笑,不再回应,手敲车壁,四女当即会意,挽动丝带,引车前行。

沈婉和白秀峰都停在原地,没有跟上来。

辇车行不数丈,其上明暗相间的符纹已经彻底催动,在车下化为一层模糊的光雾,半掩车轮,四女脚不沾地,飞腾起来,飘悠悠往上层甲板而去。

余慈坐于车中,微瞑双目,感受玄门真罡激发符纹后,车中细微玄妙的变化,恍惚之中,身体的重量都似消失不见,微风袭来,便似穿身而过,五脏六腑都清凉通透,确如白秀峰所言,悠闲自在。

当年,上清历代宗主,或许也是如他此时一般,乘风驭云,遨游四海,飘飘然于九霄之外。

可那时又有谁能想到,偌大宗门,万千弟子,便在魔劫之下,死得七七八八,一门英杰高士,殒落殆尽,到最后,竟然是由他这位“外人”撑起上清声名,维系遗脉。

世事无常,莫过于此。

余慈坐在辇车上,便感觉到自己心态放松,思路清晰,较常态胜过一筹。心知这一架从上清立派之初就传承下来的宝物,应该有些特殊的用途,只是一时看不太分明。

二十里路能有多长?

余慈也就是转几个念头的功夫,辇车已经到了。

恰好,飞魂城使者也是刚刚登船到此,正往会客的正厅里走。见到余慈下车,当下止身,遥遥行礼。

余慈回了一礼,见这位使者身形矮壮,脸盘很大,五官较小,仿佛都挤在一起,又是个秃头,看上去颇为丑陋。

而他正是飞魂城大巫之一,仓攸。

只要有“大巫”之称,最起码都是长生真人的级别,可仓攸不愧常为使者,游走四方的人物,礼数见得周全。

虽说他要比余慈早到半步,却是让开道路,无论如何要让余慈先行,姿态做得很是到位。

余慈也不与他过份客气,当先入厅,登了主座,仓攸则依礼数,谢座之后,又站起身来,向余慈行过一礼,开口道:“敢叫余真人得知,敝人奉我家城主夫人之命,先期来通禀碧霄清谈事宜,送来一些节目单子,请真人先一步品鉴。”

说着,便取出一本半尺见方的玉册,交由侍婢,转呈上来。

其实他理由再合理,也都是虚的。

余慈很清楚,这根本就是夏夫人对自家当前地位的响应。

否则当初还是让一个刚刚招揽的客卿送信,如今为何又要派出仓攸这等大巫,不辞万里而来?

里面的待遇,自然是有差别的。

世情如此,余慈也不以为意,接过玉册,随手翻开,上面写的都是那日碧霄清谈预计参加的人物身份,预设的题目等等。

其中最为醒目的,当然是与“博彩”相关的虚空世界资料。正如当日苏双鹤所言,共有七处。

余慈记得,里面有一个死星,据说是上清宗原有之物。便定神观看,果然在第二项中便是。里面述及了“死星”在外域中的位置,看介绍,距离真界不知多少个亿万里,若纯凭飞行,恐怕要成百上千年才能飞到。

外域之深邃无尽,可见一斑。

余慈注意到的是,文中分明是以不那么肯定的语气提及,该“死星”或是上清宗所遗,上面发现了相关的痕迹,让各方参与“博戏”的人们注意。

对此,余慈不动声色,待概略看过一遍,方道:“我已知晓,夏夫人有心了。”

仓攸呵呵一笑,进一步解释道:“夫人所设碧霄清谈,往往言及玄理大义,而少涉实利,便是有,也不过是三五老友,聊以为戏罢了。此次实是北地形势与他日不同,七处虚空,个个紧要,又事涉多门,一时没有调解之策,在几位旧友的催促下,才临时决定,拿‘碧霄清谈’为渠道,临时调和一番,若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还请余真人见谅。”

余慈只是一笑,不置可否。

夏夫人图谋之事,他暂时还捉摸不透,自然不会太早表明态度。

不过他也注意到了,仓攸此来,似乎不只是送来一本玉册而已。

果不其然,待看完一页,顺手再往后翻的时候,指尖有些凝滞。

稍一用力,气机流转,将册页掀开,当下就毫光放出,如夜明之珠,如美玉之质,其中有简洁线条曲折流转,形成一个大概的形状,而且还在不断地添加丰富之中。

看到线条搭起的轮廓,余慈就有熟悉之感。

这是……北地三湖?

错不了,这就是北地三湖的地形图。可见此图北起拦海山、黑水河一线,西至阴山、云中山,南至沧江,东至东海,其中玉带湖、五链湖、洗玉湖及其供水支流,山川平原等,标识清楚,比例恰当,只要对北地稍有了解的人,就能一眼辨识出来。

不只如此,该图给人的感觉,也让他有些熟悉。

稍一动念,平面的图形骤然“立”了起来,就像是当年第一次运使照神图,平平的图形当即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相比之下,玉册所显示的范围要大得多,也要简略得多。而且不是实景,倒像是高明画师的手笔,是模拟实景的图形。

虚影图形一角,写着碧霄玉册、北地舆情八字,随即隐没。

有趣!

余慈难得看到一个近似于照神铜鉴的新奇之物,下意识就按照那种控制法门,转动念头,说也凑巧,果然生出变化。

随他意念的集中,图册所描画的范围急剧缩小,其中山水地形却是愈发清晰,那微微毫光,便似滚滚云雾,掩映景致。

给人的感觉便似从高空疾速飞下,大地山川不断接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