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廷议(1 / 2)

加入书签

开篇首先要跟大家解释个事。汉雄吧里面有朋友说豆浆是不能生喝的,经龙王多方打听证实生豆浆的确不能喝。请各位吧友不要亲身验证,以免发生不必要危险。

龙王在这里郑重声明,没煮熟的豆浆是不能喝的。

未央宫的宣室。

“皇上驾到”

千度尖细的嗓音居然能将这四个字喊出一股堂皇的味道。

“吾皇万岁万万岁”

身着各色官服的大臣们跪在巨大宣室的两侧,山呼海啸一般的呼喝了起来,仿佛喊的声音大小与对皇帝的忠心成正比一般。

刘启昂首阔步的走进了宣室的大门,想着中央那只属于自己的座位走去。千度抱着天子宝剑跟在身后,六名内侍分别端着天子印信等物跟在身后。

“平身吧。”

刘启坐定之后,随意的挥了挥手。

“谢万岁。”

大臣们跪谢了皇帝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跪坐了下来。

刘启面前的八十一盏油灯里的火苗忽东忽西,显示出宣室里的气流十分的混乱,一如现在大臣们的心情。昨天晚上一个重磅的消息在长安城流传,廷尉署抓了楚王,罪名是太皇太后国丧其间楚王与楚馆歌姬银乱。

刘启神情和蔼面带微笑,神色十分的平常。

“说说看,有些什么上奏啊。”

“启禀陛下,有御史署参奏楚王刘戊,私间银荡一案的奏本,还有弹劾赵王刘遂……”

御史中丞还没有说完,两侧的大臣们已经嗡嗡的议论成了一片。没想到今天御史中丞一上来就拿这些位高权重的王爷们开刀。刘骜有些坐不住了,论公他是宗正卿管理的就是宗室,论私御史中丞参奏的都是他的叔伯兄弟和子侄。无论如何一会儿他是要有个态度的。

刘启的脸上波澜不惊,还是一副自在的神态。

“还有呢?”

“还有御史大夫晁错报来,请予廷议的削藩策。”

千度用托盘将一卷织锦书卷呈了上来。底下的大臣们已经是嗡嗡声一片,削藩这件事情终于提起来了,藩王们会让朝廷就这么削了自己手中的地,手中的兵?这弄不好就是腥风血雨天下大乱的节奏。

刘启拿起了织锦书卷,看了看拿在手中。

“这个削藩策,朕已经读过了。今天早朝叫大伙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见解,这件事儿事关重大,关系到朝廷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

刘启顿了顿,思索了一下,面色有些凝重的接着说道。

“所以今天大伙儿可以畅所欲言,啊这个……都谈谈。”

刚才一轮纷纷的大臣们全部都闭上了嘴,仿佛一瞬间都失去了语言功能一般。

刘启看了看地下的这帮子大臣,等了良久都没有一只出头鸟。

“都不说话啊,好那朕就点名了。”

大臣们都将本已经快缩进腔子里的脖子又向里缩了缩,生怕皇帝陛下点到自己的名字。

“御史大夫晁错。”

刘启的话语铿锵有力,让宣室里的大臣们心底一颤。

晁错挺了挺他的大肚子,抱着笏板来到丹陛下深施一礼。他是皇帝的老师,依礼不必跪拜。

刘启仰了仰手中的削藩策,对着晁错说道:“你可以先做一个说明。朕也想听听在座各位的高见。”

“臣,遵旨。”

晁错深深的一躬,清了清嗓子。

“诸位公卿,诸位列侯,诸位宗师大臣。臣之所以现在提出削藩之策,并不是有什么新鲜的主张。不过是实施先帝的遗愿……”

“晁大夫。”一个声音打断了晁错,晁错转过痴肥的身子向身后看去,说话的是太后的侄子魏其侯窦婴。

“晁大夫,你自己的主张就说是你自己的。如果擅冒先帝之昭的名义,应论以大不敬。”

“窦大人不必多虑。”

晁错好整以暇的答道:“因为这确实是先帝的主张,孝文皇帝前元十一年。当时老朽初任太子辅师,先帝召老朽入未央宫。赐老朽看一封卷书,并抄录以转呈皇太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