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疯狂的李继迁(1 / 2)

加入书签

苯教活佛前后派出去十几拨刺杀杨七的武僧。

这些僧人在跨境进入到了丰城以后,就消声灭迹了。

丰城就像是一张张大的血盆巨口,似乎多少人进去也填不满。

犹如深渊,深不见底。

李继迁前后也派出去了几支人马去探测消息,同样也消声灭迹。

不死心的李继迁,再次找到了苯教活佛,苯教活佛一狠心,将他手底下最强横的四位护法派遣了出去。

而在三日前,苯教活佛坐下的四位护法的尸体,在丰城外的一座峡谷内被找到。

皆被炸的四分五裂,惨不忍睹。

野狼和秃鹫在苯教护法的尸身上狠狠的饱餐了一顿。

等到李继迁手下的探子找到他们的时候,仅有一位护法的头颅是完整的。

其余的皆被啃食成了白骨。

四位护法的死,对苯教活佛打击很大。

活佛亲自上门,扬言说是李继迁透露了苯教僧众的行踪,这才导致的苯教僧众的惨死。

并且还找李继迁索赔,不然就要给李继迁一个沉痛的教训。

为此,李继迁不得不密令儿子李德明,暗中率领了上千铁卫,秘密的埋伏在苯教活佛周遭。

一旦苯教活佛有所动向,他就会先下手为强。

苯教活佛的麻烦还没有处理,杨延嗣欲增兵党项,折御勋兵出府州的消息,就传入到了李继迁的耳中。

一个杨延嗣已经够让李继迁糟心了,如今又多了一个折家,李继迁当场暴走。

雪亮的弯刀划过了两个在他面前嚷嚷的属下。

李继迁提着弯刀,扯着已经变声了的公鸭嗓子嘶吼,“该死的折家,老夫一定要将他们挫骨扬灰!”

跪在他鹰座下的李氏各部族的首领,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就连李继迁贴在嘴角的假胡须掉了,也没人敢提醒。

自从李继迁断了男根以后,脾气就显得越发的诡异了。

李氏部族内,凡是不顺他心意做事的人,如今都已经变成了野狼的粪便。

近乎于歇斯底里的咆哮过后,李继迁面色阴沉的低吼着,“一群该死的秃鹫,想要趁着党项内乱,抢一口腐肉。可是你们真当老夫是那躺在地上不动的腐尸吗?”

李继迁冷冷的扫了一眼跪在他面前的李氏各部族的头领,“召集党项内所有的青壮,只要是能握刀上马的,全部召集到老夫帐下。老夫一定要让这一群该死的秃鹫,知道我党项人的利害。”

“父亲……”

在李继迁盛怒的时候,敢在李继迁面前开口的,也只有那个和他同病相怜的儿子李德明。

李德明呼喊了一声李继迁,在李继迁的注视下,为难的说道:“父亲,孩儿以为,大量的抽调党项内部的青壮,会动摇我党项称雄的根基。

眼下强敌皆至,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其锋芒。

硬拼的话,很有可能会为我们党项招来灭族之祸。”

说完这话,李德明俯下身,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对于自己这个儿子,李继迁心里多少还有一些仁慈在。

所以,在面对李德明的劝解的时候,李继迁并没有表现出恼怒的样子,只是目光幽幽的盯着李德明,“敌人狼子野心,欲取老夫治下的绥、银、夏、瓜等四州之地。

甚至,还有当初老夫可辽人一起合谋夺下的半个云州。

这四州半,乃是我党项的根基所在。

一旦被夺走,我们党项人,就回成为丧家之犬,再想成事,无异于登天。

所以,地才是我们党项人真正的根基。有地的党项人,才是真正的党项人;没有地的党项人,只是一群流民。”

有部族的头领在这个时候小声的说道:“或许,我们可以求助于大宋或者辽国……”

“愚蠢!”

这位年纪不大的头领,话才说了一半,就被李继迁给粗暴的打断了,李继迁看着他,冷笑道:“宋辽两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如今我们遇难,求助他们,他们未必会施以援手,说不定还会跟我们的敌人一起,对我们落井下石。

特别是宋国,宋国皇帝垂涎绥州依旧,一旦我们向宋国求助,他们一定会以绥州为代价作为要挟。

老夫纵横西北多年,带领着咱们党项人南征北讨,不仅打下了这偌大的地盘,也看清楚了一件事。

那就是,求人不如求己。”

李继迁紧握起了拳头,郑重的喊道:“只要我们拳头够硬,所有人都会怕我们。一旦我们的拳头不够硬,所有人都想踩我们一脚。

所以,只要我们能够打退杨延嗣和折御勋的兵马,并且收编了野乞部族。

我们党项人,就可以凭借我们的拳头,立足于西北。

甚至……立国。”

话罢,李继迁摆了摆手,深沉的道:“老夫的话就说到这里了,能领悟多少,看你们的智慧了。下去吧!依照老夫的吩咐,集合兵马。”

不得不承认,李继迁真的颇具枭雄之姿。

可以说,后来的西夏国能够建立,有一半的原因,就是因为李继迁为他的孙子建立了一定立国的基础。

依照历史所述,党项人的历史确实如同李继迁所说的那样发展的。

可惜,李继迁碰到了杨七这个妖孽。

就此注定,西北之地,再也不可能出现一个名叫西夏的国家。

李继迁下令征调了李氏部族所有的青壮参战,甚至连半大的娃娃们,也挥着刀,跨着马,加入到了战场内。

李氏部族内,除了老弱妇孺外,几乎可以说全民皆兵。

短短六日,李继迁麾下就聚集了四十万年龄各异的骑兵。

其中年长者胡须花白,年幼者齐刀高。

四十万党项人聚集在一起,自然不可能把他们养在帐下。

单单是每日的粮食消耗,就远不是李继迁能够承担得起的。

就食于敌,这是李继迁很喜欢做的一件事。

所以,当聚集的四十万党项人还没有汇聚到李继迁帐下的时候,他们就纷纷被派遣上了战场。

绥州,增兵二十万。

银州,增兵由李继迁亲自统帅,新召集的兵马,加上李继迁旧部的兵马,合计达到了二十六万,加上银州境内正在和野乞部族交战的定难军,以及一些小的杂牌军。

李部在银州的兵马,一下子接近了三十万。

而整个银州,聚集了折家的三万兵马、杨七麾下的五万大同军、野乞干泊麾下的九万骑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