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晚安。”
顾宁说完,头也不回的走回了房间,所以没有注意到身后人脸上的表情。
如果当时她把地上的毯子捡起来,把手伸进去,就会发现里面是温热的。
☆、第54章
年三十这天,顾宁留在家里帮着沈阑办年夜饭,顾宁的厨艺不差,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很好。
沈阑也不知道自己女儿这厨艺从何而来,她一直以为是自己女儿够聪明,所以才会学什么都快。
张家的夫妻俩依然在农庄做事,管理树木,今年过年,依然是两家一起过,其实早前,沈阑想把夫妻俩调去做其他的,但是都被婉拒的,夫妻俩说管理管理树木,这才是最合适他们的,沈阑劝不过,也只好随了他们的心愿。
吃过了年夜饭,大家各自的休息,一点钟的时候还一片的热闹,到了三点,四周就彻底安静了下来。
顾宁中途模模糊糊的醒了几次,然后又睡了,最近这一段时间,她经常会想起以前的事情,支离破碎的片段都一一的浮现了上来,没有预警的。
早上起床,换上了新衣服,沈阑就带着两个孩子去顾宁的姥姥家拜年,两个老人,不光是给顾宁准备了压岁钱,连着张佳佳也有份。
一直坐到了下午,吃过晚饭,三个人才回家。
专业测试包含的一项热点预测,拜完了年后,顾宁天天坐在家里看以前的电影。要么就直接拉着张佳佳去电影院,两个人天天去电影院,顾宁把贺岁档的电影,不分题材的都差不多看了一遍。
初七这天,高中就开课了,张佳佳去上学了,顾宁要等过完了元宵节再去北京。所以这段时间,她彻底的闲在了家里。
每天做做饭,炖炖汤,然后下午写一篇短的影评,日子不要太悠闲,一个星期后,顾宁上了体重计上称了一下,倒是真的胖了两斤,嗯,没有浪费最近吃的东西……
这天下午,顾宁正在看电影,门外突然有人敲门。顾宁从沙发上坐了起来,下午三点,张佳佳还在上课,沈阑应该也还在店里,正月是营业额的上涨的高峰期,最主要的是,这两个人都有钥匙,不会敲门。
顾宁透过猫眼看了下,门外站着的是一个老太太……以及一个中年女人。
顾宁把人打开,那位老太太立马把脸凑了上来问:“请问,张国栋住在这里吗?”
张佳佳的父亲,名字就是张国栋。
顾宁一怔,打量了眼前的人一圈,声音淡淡的说:“不好意思,你走错门了。”说罢准备关门。
那个妇女先一步的把门撑住,“不可能,我刚刚看到张佳佳从这栋楼里出来,我问了人,说她住在这里,怎么会走错了。你快说,这房子是不是他的?”
顾宁皱了皱眉,“你认错了人了,这是我家,不信你去物业查,至于你说的人,我不知道。你们要是再在这样,我叫保安了。“
两个人一听顾宁要叫保安,立马老实了下来,那位妇女,也把扶着门框的手撤了下来。
顾宁收回手,把门给关上,把两个人隔绝在了门外,以前张佳佳倒是和她说过,他们全家会背井离乡的原因,大致是因为和亲戚间的不和。
至于不和的原因,顾宁也是略有耳闻。
这两个人找上门来,又说了这么一番话,不难猜测目的。
李霞看着门被关了,回头看着老太太,又问:“妈,你说这事情怎么办?”
张翠娥脸上有了迟疑之色,“你说,会不会弄错了啊?这个房子这么贵,老二他们怎么可能买得起?”
李霞阴阳怪气的笑了笑,“不会的,我们村的王老二在这个小区李的餐馆打工,亲眼看见张国栋从车上下了,他们一家人年都是在这边过得年。王老二还说,天天看见张佳佳进出,他们一定是在这里买了房子,兴许还有了自己的车。”
顿了顿,李霞阴阳怪气的又说:“我说怎么突然就走了,什么都不要了,我还以为他们大度,原来是找到了发财的门路,真自私,一家人也不和我们说一声。”
张翠娥想了想问:“那现在怎么办?”
李霞肯定的说,“我们刚才肯定是找错了地方,我再找人问问。”
☆、第55章
顾宁换了一身衣服,她出去的时候,刚刚门外的两个女人已经不在门口了,不知踪影。
顾宁径直的去了学校,准备去接张佳佳下课,然后买点晚上要吃的菜。
褪去浮华,最动人的便是人间烟火,她上辈子梦寐以求的安宁。
两个人边走边说,顾宁语气平淡的把今天人找上门的事情,告诉了张佳佳。
张佳佳听了,脸色一下白了,怔在了原地,半响才咬着牙齿说:“他们欺人太盛,宁宁,我也没想到,这件事会连累到你,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找上门来,真的不好意思。”
顾宁笑了笑,侧过脸,“你和我说这些,就见外了,现在当务之急,咱们要快点通知叔叔阿姨,也让他们也有个准备。”顿了顿,顾宁蓦定的又说:“你放心,这次他们一分便宜也讨不到,一分钱都别想拿到。”
张佳佳点了点头,“嗯。”不知道为什么,她听见顾宁这么说,心里特别的踏实,刚刚还焦急得不行,现在突然就安心课。
她觉得顾宁身上,有种让人安定得因素。
两个人往家里走,顾宁拿出钥匙开门的时候,张佳佳又问:“宁宁,你对我真好,认识你真幸运。”
顾宁愣了下,回过头说:“怎么会这么说?我对好,难道你对我就不好吗?认识你,我也很幸运的。”
两个人相视一笑,张佳佳挽起了顾宁的胳膊。
回到了家,张佳佳给她的父母打了电话。张国栋也没想到,那些人能找到z市来,现在还是正月,可见那些人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捞不到好处不会善罢甘休。
事情变得有些棘手了起来,有的时侯,你退一步,并不能换来和平,相反,别人只会得寸进尺。
沈阑以前只是模糊的知道夫妻背井离乡的原因,大致是因为和亲戚之间处得不好,家家有本难念得经,思及此处,所以沈阑也未曾深问。
这次张家夫妇把实情托出后,沈阑意外之余,也觉得很气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