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171章(1 / 2)

加入书签

想各种前程远大吗?

那就努力干活吧。

内部竞争最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不想被旁人比下去,想拿到丰厚的奖励,大家一起玩命吧。

大宁都指挥使神采焕发,听着校场里的雄壮吼声,仿佛又回到了热血沸腾的年纪。

大宁都指挥同知和都指挥佥事们整日呆在田头,换下一身公服,挽起裤脚,不知内情的,绝对认不出这是朝廷的从二品和正三品武官,还以为是再寻常不过的军汉。

受上官带动,千户,百户,总旗,小旗各个不甘落后。

相邻分片的军汉们拉犁时遇上了,鼻孔一喷气,胳膊上的肌肉隆隆鼓起,黝黑强悍,活像是一座小山。

军汉,就是这么威武雄壮!

恰好到田间视察工作的孟十二郎热血上涌,连忙捏住鼻子。

心中不停默念,他有美人,他有沈瑄,绝对不能犯思想错误,否则侯二代会给他好看。

为了春耕,城内杂造局的工匠们开始三班倒,炉子中的大火再没熄过。

打铁声中,各种改进的农具被送到军户手中。

杂造局属于官方机构,制造出的工具只能用于军队。农户和屯田的商户察觉到新犁的犀利,开动脑筋,纷纷效仿。

孟清和一边感叹于劳动人民的智慧,一边肉疼,谁让这个时候没有专利使用费?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只能自己掏钱奖励改善农具的匠户。

十锭宝钞,合计五贯。虽然宝钞不断贬值,也能买上半担粮食。

匠户们看着眼热,各种开动思维,从农具到工具,从工具到轮车,从轮车到战车,甚至于枪矛,都有匠户开始钻研。虽然大部分设想都没有实现的可能,但只要工匠们愿意去想,乐于去做,不停的转动脑筋,灵感就会不断涌现。总会有一两个点子能用到实处,带来的好处更是显而易见。

将改进版的站车图纸上报给朝廷,升官没有,钱钞和布帛却不少。连发给将士们的袢袄都厚实许多。

孟清和总算体会到了“封疆大吏”的好处。头顶没有大山压着,只要不出格,想干什么干什么,当真是好啊。

不对,也不能说没有。

一直留在大宁城的朱高燧就算是不大不小的一座山。

原本,朱高燧打算去开平卫找朱高煦。兄弟俩都继承了老爹好战的性格,到北边来,就是能为和鞑子快乐的玩耍。

结果孟清和一连串的手笔,拉住了在朱高燧的脚步。他发现,在大宁城也有不少好玩的事,干脆不走了,住进都指挥使司衙门,参与进了孟清和做的每一件事。

“兴宁伯不用太感激,孤只是举手之劳。”

孟清和气结。

拍拍脑袋,好吧,有朱高燧当牌子,旁人想找他的不对,多少也要掂量一下。

朱高燧是好意,他明白。可说出来的话,却着实是气人。

深呼吸,他不生气。

暴躁了,干脆取出沈瑄写给他的信,从头读一遍,立即神清气爽。

想见他。

想这样那样。

可现在还不是时候。

孟清和一直在做准备。

将春耕工作安排给张贵等人,顺便抓了都指挥使主管练兵和城防,空出时间,一直关注着朵颜三卫的动向。

在三卫牧民更加频繁的出现在大宁附近,屡次不小心踏入商屯和军屯,踩踏麦苗之后,孟清和知道,动手的时机终于到了。

永乐元年,春四月。

天未亮,几匹快马便从大宁城中驰出。

顺天府,开平卫,全宁卫,营州卫,接连收到了孟清和的亲笔书信。

朵颜三卫察觉了大宁城的动向,三卫首领凑到一起,商量了半天,却始终猜不透孟清和此举为何。

接下的一段时间,大宁城没有任何动静。

就在朵颜三卫首领打算再向天子上疏,请以大宁之地为草场时,变故发生了。

泰宁卫,福余卫,朵颜卫,同时遭受了抢劫。

人员伤亡不大,但牛羊,战马,帐篷,凡是能抢的,一样不落。

部落勇士赶走了强盗,损失却无法挽回。

更让三卫恼火的是,抢劫他们的竟然是鞑靼!

鞑靼抢完不算,野人女真还溜边捡便宜!

这能忍吗?

坚决不能!

于是,蒙古壮汉们骑上战马,挥舞着马刀,报仇,必须抢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