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起疑,调查(1 / 2)

加入书签

齐军,大营。

中军大帐之内,袁方的手里,已经先于张鲁,拿到了张卫援军被伏击,全军覆没的捷报。

“援兵被灭,退路被阻,张鲁已是走投无路,也该投降了吧。”袁方说着,将捷报示于众将。

就当诸将们,还来不及兴奋时,帐外义从急报,声称张鲁已派使者前来,欲无条件投降。

张鲁,欲降!

大帐中,文武众臣们皆精神大振,无不欣喜的望向袁方,叹服于袁方的识人之能。

袁方虽然早有所料,听得这消息时,还是暗松了口气。

张鲁归降,南郑得守,阳平关的张卫必降,这就意味着整个汉中,很快就落入他的掌中。

此时成都的情况还不知怎么样了,如果曹操还没有攻陷成都,那蜀中的形势就将对袁方非常有利,攻陷汉中的他,可以即刻南下,同曹操争夺西川。

当下,袁方便宣使者入帐,好生抚慰一番,予以重赏,并承诺封张鲁为顺义侯,遥领青州刺史,且张氏一族尽皆厚待。

使者谢恩而去,当天午后,南郑南城城门便大开,张鲁手捧印信,亲率汉中文武官吏,出城献降。

袁方率大队铁骑,直趋南郑南门,开启远望瞳扫视敌城形势,很快就判知,张鲁乃是真心归降,而没有暗中设伏,耍什么花样。

袁方遂扬鞭纵马,直趋南门。

“镇民中郎将。领汉中太守张鲁,今愿归降齐王殿下,印信尽皆在此,请殿下收纳。”

张鲁伏跪于地,声音颤抖,神色黯然。

袁方翻身下马,几步上前将张鲁扶起,微微笑道:“公祺治汉中二十余载,保境安民,政通人和。实乃为官典范。本王能得公祺归顺,实乃大幸。”

原本黯然不安的张鲁,眼见袁方如此亲和,对他这般赞誉。不由吃了一惊。顿觉受宠若惊。

袁方却不是在演戏。收买人心,他是真的很欣赏张鲁。

天下大乱,诸侯并起。杀得是天昏地暗,四方百姓倍受荼毒。

而张鲁以汉中贫瘠之地,区区数万之兵,却保得一方安宁,引得四方难民,纷纷逃往汉中避祸,数十年间,俨然将汉中建设成了世外桃源之地。

张鲁让百姓有衣穿,有饭吃,免于战祸,这才是真正的仁义。

这种真仁义,比起刘备那种嘴上仁义,实际上祸害百姓的假仁义,不知要好几万倍。

如果袁方不是急于跟曹操争夺益州,统一天下,结束这乱世,他一定会更有耐心的,以和平的方式劝张鲁归降,而非今日这般,以兵锋威势,逼张鲁出降。

“走吧,咱们入城,好好的喝上几杯。”袁方心情大悦,便以莫大的礼遇,同张鲁并入南郑。

此时,南郑的士民,尽皆已伏跪于大街两侧,胆战心惊的迎接着袁方这新主的到来。

当他们看到,袁方这英武雄主,竟然跟张鲁这个旧主,并肩而入,如此礼待之时,无不是倍感欣慰,也都安了心。

大军入城,袁方径入军府。

第一件事,袁方便是叫张鲁修书一封,分别给阳平关的张卫、子午谷的杨柏、骆谷的杨任,命他三将放弃抵抗,就地投降诸路齐军。

第二件事,袁方则以齐王的身份,派人携盖有张鲁印信的檄书,分往汉中诸县,以及各道关卡,宣布张鲁已降的消息,令诸县官吏不必惊慌,各守本职。

使者四处,料想诸路残敌见大势已去,必不敢再抵抗,整个汉中的归降,只在数日之间。

袁方意气风发,兴致大好,便在军府中设下酒宴,一方面是庆功,另一方面,也是嘉奖安抚张鲁的归顺。

一场好酒,喝得诸将尽兴,直到华灯高挂时,方才散宴。

半醉的张鲁,正待告退之时,却蓦然间想到什么极重要之事,头脑立时又清醒起来。

张鲁移步近前,压低声音,拱手道:“禀王上,臣有一件密事,想向王上禀报。”

“公祺但说无妨。”袁方饮着酒,随口道。

张鲁却眉头紧皱,正色道:“此事事关机密,不宜为人所知,臣还请向王上单独禀报。”

事关机密,单独禀报?

袁方抬起头来,只见张鲁面色凝重,心事重重,还真像是有什么极重要的机密之事。

袁方心中生疑,遂应张鲁所请,将左右侍从尽皆屏退。

四下已无人,袁方拂手道:“公祺有何机密之事,现在总可以说了吧。”

“是这样的。”张鲁清了清嗓子,低声道:“不久之前,王上还未兵发汉中之时,臣的道门师兄于吉,忽然来南郑拜访了臣……”

“于吉,你说的是那个在江东布道的于吉?”袁方打断了张鲁的话。

“正是此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