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和议使(2 / 2)
次ri清晨天还没亮,一夜欢愉的赵柽被朱淑真请出了被窝,更衣洗漱用膳准备上班了,他看看脸上chao红未退的王妃,又看看桌上预备好的早饭,心中感慨,这就是前世他追求的幸福,过上了朝六晚五的高级白领的生活。
寅时刚过,赵柽就出门准备上班,到枢密院走马上任。枢密院,宋沿五代旧制设置,侵夺原兵部职权,为最高军事机构,习称枢府、西府,与中书合称二府。长官为枢密使、副使,后改知枢密院事为正长官,同知枢密院事为副长官。
枢密使的地位略低于宰相,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枢密直学士,佐天子执兵政。
其中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为之贰,宋初,官无定制,有使则置副,有知院则置同知院,资浅则用直学士签书院事,置知院、同知院二人。宋初枢密院下设四房:兵、吏、户、礼。神宗元丰五年增至十房,后又加两房,总计十二房。每房设副承旨、主事、守阙主事、令史、书令史等职。
宋有“宰执”这一提法,是宰相和执政的合称。宰指宰相,只限于同平章事、尚书左仆she兼门下侍郎和尚书右仆she兼中书侍郎,蔡京调整官制后,称太宰和少宰。副相包括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与枢密院正副长官,合称“执政”。
赵柽被任命为同知枢密院,算是枢密院的二把手,踏入了执政之列,放到前世就是进了政治局了,已是国家高层领导人。但原枢密院使李纲被贬出京后,其枢密院事一职由冯澥接任,随后许翰也被贬了,聂昌被任命为同知,合算现在枢密院有两个副头。
今ri正赶上五ri一次的朝会,这相当于皇上主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不仅宰执们去,各司各部的头头脑脑的都要参加。卯时正点赵柽排班进了垂拱殿议政,此次的议题是派谁去出使金国议和,这个问题已经困扰大家很久了!
前些ri子,陈过廷推荐宗泽前去议和。这宗泽大家都熟悉,他历任地方官,勤政爱民,政绩斐然,赵桓便同意了。可他不知道的是宗泽秉xing刚正不屈,与世不谐,屡次顶撞上级,不容于同僚,因此只在地方为官,而且这人很‘坏’!
前几年赵佶令全国各地都要建神霄万寿宫,但他又不出钱,全让地方自筹,宗泽公然上书抗议,最后当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抗议无效,于是他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偷工减料建了座豆腐渣神霄万寿宫,遭到除名编管的处罚,从此退隐东阳,结庐山间。要说陈过廷也够坏的,把这么个人推荐给皇上去当和议使。
结果不用说,宗泽到了东京后,耿南仲等大臣召见宗泽,这个老头泛起了倔脾气,马上就与耿南仲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坚决反对用“和议使”这个名字,认为这是在向金国示怯,必须要改为“计议使”。他也不管你耿南仲是执政官、还是皇帝的宠臣,寸步不让地他和争得面红耳赤。
赵桓一看坏了,宗泽这人去议和不大合适,他脾气太坏了,去了跟女真人再犯起倔来,十有仈jiu得谈崩喽,可人已经召到东京了,总得安排个差事,于是命他去磁州当知府。可赵桓也不是个好东西,现在朝里官员一听要到黄河以北当官都吓得要命,打死也不去,结果宗泽走到半路上连护兵随从都跑没了,他也够哏的单骑赴任!
接着选中殿中侍御史秦桧去当副使,可他现在是主战派,认为“是行专为割地,与臣初议矛盾,失臣本心”,于是连上三章,终于推辞掉这个屈辱的差事。可这事儿得有人去啊,于是赵桓派尚书左丞王寓、康王赵构作为议和使,去金营谈判如何“以三镇换和平”。
王寓也不肯干这卖国的勾当,以辞官拒绝受命,赵桓就将他贬了官,而这一次康王赵构也因为大哥的薄情寡义,没有了上回那样慷慨请命的激愤之情,他极不情愿再去做人质。赵桓虽然给了他很厚的赏赐,他虽不敢公然抗拒命令,但借口要做准备,磨磨蹭蹭地就是不肯出门。
挑选和议使几次流产,而现在金军已经攻破了雄州和广信军,逼近中山和真定两镇,赵桓是情急如火,再次召开会议,一定要选出个代表来!他扫了一眼殿上的群臣,看谁谁低头,只有自己的御弟燕亲王在东张西望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燕王,你认为派谁去议和为好啊?”赵桓想了想,谁都不说话,那这得罪人的事情就你来吧…(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