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取关(2 / 2)
“都头,皇帝真说对了,金军大队人马来了!”突然一个兵指着远处说道,大家向那边看去,只见烟尘腾起老高,这只有大队骑兵行军才会出现的情况…
狼一旅常超在大战前被皇帝召到平州,命他率部秘密进入军都山,交给他们的任务是待兀术部进入居庸关后通过南口配合西路军一部夺关,切断其与外界的最后联系,将兀术部歼灭于关内。常超却犯了难,这居庸关西路军数万人都没打下来,却让自己一个旅去取,皇帝也太瞧得起自己啦,给自己出了个这么大的难题…
居庸关建于军都山和西山之间的峡谷中,形势险要,扼守太行八径之一的军都陉,素有燕云锁钥之称,是燕京的西北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天险,分南北二门口。北门称为北口,即居庸关;南门称南口。两关口相距四十里,其间两山夹峙,山势雄奇,中有深涧,称为绝险。中间有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风景绮丽,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宋军攻占奉圣州之后,两国常常在关外发生冲突,金军加强了居庸关的守备,屯驻重兵,在关口铸铁为门,关外布设了防御措施,整修了关墙,以免当年辽军被倒塌的关墙砸死的惨剧重演。现在宋军突袭燕京,榆关失守,这里便成为与关外联系的唯一通道,因此更加强了戒备。
可还没等常超开口叫苦,皇帝便已经想到先开口了。赵柽在前世曾经在一次拉练中到过居庸关一带,记得带队的团长说过,当年侵华日军被防守长城的中**队所阻,无法继续北进。便以一个步兵混合连队从镇边城西北的一条山沟内偷偷翻越长城,向北迂回抄了中**队的后路控制了居庸关,导致中**队的溃败。
此时历史前推了八百年,沧海桑田地名几经改变,前世见到的长城也多是明代重修的,地形地貌却不会有大的改变,否则那条沟也不会留到了后世,那么这条线索应该是有用的,赵柽前世的记忆大致说明了方位和地形特点,让他们要仔细寻找,也许还能用得上。
得到了皇帝指点的常超很高兴,立刻率队秘密开进了军都山,可当地人都不知道有皇帝说的这么一条沟存在,只能撒开网寻找,三天后还真给找到了。原来这条沟却是从前的一条通往长城外的主要通道,只是居庸关大路修好后渐渐荒废,早已废弃不用,而且沟内曲折迂回,方向难辨,有些地段荒草遮面,简直无路可循,若不是有了皇帝的提示谁也想不到这里还有一条古道。
这条沟对于关城来说是反方向的,距离也较远,当地人都遗忘了,金军更不会知道,所以这样一条大沟并没有设防,甚至连观察哨也没有外放。于是一支奇兵就在金军身边潜伏了下来,等待战机的出现,而金军却丝毫没有察觉。现在兀术大军已经过境,一旅也开始行动了。
居庸关过去是独立设关,直到北魏时期大肆休整长城才将连接到一起融进长城防御体系,若过关必须先过这一关。金军在长城沿线驻扎着士兵,平时兵力分配是每一个敌台设一个台长,管兵六十人分成两队,三十人守台;三十人守长城的垛口。每五个人一组,每个组还设有1个小组长。根据地势的陡缓,按照城垛的排列,一般缓坡处的城垛配置四至五名士兵,较陡处配二至三名士兵,最陡处只配备一名士兵,战时增倍。
居庸关有关无城,士兵都囤积在关沟之内,是把守最为严密的地方,狼一旅就是为了进行山地战而组建的,士兵也多选生活在山地的居民,也只有他们才能完成这种任务。现在宋军利用小道避过了防御最为严密的地方,利用暗夜悄悄向盘旋于山巅的长城进发。寒风呼啸掩盖了行军的脚步声,险峻的山峰和陡峭的悬崖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困扰。
接近长城后,常超选了一段靠近南口山势较缓的城墙作为突破口,略微平缓的山坡便于兵力展开,而处于山巅即便于防守也便于冲击。且这里处于两处隘口之间,兵力较少,即便他们发觉赶来增援也需要一段时间。天色微明之时,一组突击队悄悄靠近了城墙,这个时候是人警惕性最差的时候,他们用炸药将城墙外侧炸开了一道数丈长的豁口。
巨大的爆炸声在空旷的山间传的很远,地动山摇之下金军士兵开始还以为又地震啦,引起一阵慌乱,可等他们清醒过来时,发现大队的宋军已经越过长城从山顶如雪崩一般冲了下来。
“宋军破关喽!”天还不亮,金军并不知道有多少宋军来了多少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元帅刚刚率军出了关不久,宋军不可能从南来,最大的可能便是攻克了北口居庸关,因此大呼小叫起来。
‘啪、啪…’‘轰、轰…’常超知道兀术虽然领大军走了,可守关的金军依然不少,两下打起来占据地利的金军对他们这二千多人依然是个不小的威胁,所以便打造声势来个乱中取胜,他们一边冲击一边放枪,将手雷不要钱似的往山下的敌群中投去。
“燕京城失守,副帅战死,大军覆没,快逃吧!”常超还不嫌乱,专门还安排了一班人用女真语大声呼喊,传遍谣言。混乱之中,金军士兵哪里有时间去核实真假,守关的士兵有开了关门向外逃去,而北边的金军不知所以,见有人逃来认为是南口被攻破,便向居庸关逃去,一时间金军溃不成军,连守将也被裹挟着出居庸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