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师出大理(1 / 2)

加入书签

纸里终包不住火,东川诸部卖地的事情还是传到了国相的耳朵中,对于这种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的事情高顺贞当然不会坐视不理,当然要是没有那么多钱堆着他也不一定去管。面对朝中派来的的官员,以乌蒙族为首的各族断然拒绝了他们要将卖地款收为国有的命令。

送走了来使,东川各部的老大知道高顺贞绝不会善罢甘休,必会出兵讨伐,因此他们也暗中开始准备,打造收买兵器、盔甲,联络相邻郡府的其他部落对抗朝廷的大军,最终说动了建昌府沙麻部和石城郡的弥磨部共同进退。而高顺贞此时也忙着调集兵将要讨伐这些叛逆,他明白如果无法压服东川诸部,不仅是丢了面子的事情,一旦任其做大这些人将手中的钱换成了武器,收买了其它部族,便足以对抗朝廷,威胁到高氏的统治基础,所以必须趁其羽翼未丰将他们镇压。

内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高顺贞调集了两万兵丁亲自领军扑向东川郡称其为叛贼兴兵讨伐,东川诸部一面奋起反击,一面遣人携带大量金钱、礼物游说其它各部,希望结盟对抗高氏,金钱的威力再次显示了它的威力,滇东建昌府和石城郡十一部响应出兵助阵。

与此同时,具有强烈反抗精神,南诏、大理皆莫能制约的弥勒、师宗二部,乘内乱又起,也打起了“清君侧”的旗帜,以弥鹿川为根据地,联合了维摩、罗雄、落温、落蒙等三十七部蛮长起兵,反对高氏专权,一时间大理国烽烟四起,陷入了全面的内战…

高顺贞对于叛乱的始作俑者东川诸部恨之入骨,集中兵力欲先平定滇东。再回军攻打弥勒、师宗二部为首的三十七部。双方接战数阵,虽然东川部奋力抵挡,但是还是势单力孤。终不敌朝廷大军,在大理军的追击被迫渡江逃入宋境躲避。大理军却不想放过‘叛贼’。遣一部军马乘胜追击随后渡河,将东川部联军围住。

眼看一场屠杀就要开始,这时一支宋军劲旅杀出,一部上前将两军隔开,另一部则包围大理军令其缴械。大理军虽然善战,可对结阵而来的大宋军队也不敢造次,打不敢打。撤退后边是大江,他们明白如果宋军趁机突击他们将片甲无回,双方一时陷入了对峙。

对岸发生的事件很快报到了高顺贞那里,他对宋军的反应十分诧异。过去这种跨境追击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宋军一般都是采取隔岸观火的策略,任由他们打得天昏地暗,根本不会插手,更不会包庇‘叛贼’。因此他并不惊慌,而是想看一看再做决定。

这一等不打紧,宋军在发布最后通牒后,大理军依然不肯放下武器,马上便发动了进攻。他们也算见识了大宋火器的威力,转眼间就被放倒了一片,退无可退的大理军只能请降。而大宋似乎得了便宜还卖乖,遣人送信过来质问大理为何犯境,‘嚣张’的态度将高顺贞气得胡子乱颤,可自己还有数千人被扣在对岸也只能商定双方次日商讨如何解决。

第二天,当高顺贞派出的使臣渡河准备与大宋商讨解决‘擅自越境’事件时,却被宋朝方面拒绝,称大理**队携械入境乃是侵略行为,事关两国的大事,而大理使臣只是相国所遣小吏,没有皇帝的敕命不能代表国家,这是对大宋这个宗主国的侮辱。

高顺贞对大宋的‘挑剔’虽然不满,但是也知道自己的兵丁擅自过江是有过在先,礼仪上也确实有缺,可他在大理国跋扈惯了,而大宋一向是不爱管他国之事,对于大理也同样视为水火敬而远之,最怕他们这些‘蛮族’闹事,自己只要沉一沉,晒晒他们,不理睬他们,先清剿这些反叛再说,没准大宋便先屈服了。

四五天很快过去了,高素贞领兵先击建昌,又打石城,高歌猛进杀的血流成河。而大宋这时真得沉不住气了遣使前来,不过令他意外的是大宋没有屈从,而是送来一份措辞强烈的书信,言称:大理国为宋藩属,其子民同样为宋子民,现在却肆意屠杀,破坏国内和平,威胁到大宋在大理商人的安全和利益,作为宗主不能坐视不理,令高顺贞即刻停止军事行动,等待大宋的调停,否则大宋将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与制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