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另有目的(1 / 2)

加入书签

大宋到阿拉伯的航线在唐朝时期便已经开通,到了宋朝在西北的战事频频失利,陆路丝绸之路断绝,便更加倚重海上贸易,这条航线也便日益繁荣。每年十月至十二月之间利用东北季风前往马六甲海峡,然后在次年一月份穿越孟加拉湾。到二月或三月抵达阿拉伯南部沿着波斯湾北岸行驶,途中需停靠港口补充淡水和给养,最终随着西南季风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在四月份到达目的地,这一去也就是说需要六个月的时间。

而回航便要等到九月或十月东北季候风起的时候了,在海上行走两个月抵达印度马拉巴尔海岸,接着就是漫长的等待,一直等到孟加拉湾的暴风季节过去为止。在次年一月下旬抵达马来半岛的吉大之后,又只能再一次地等待季风,否则无法顺利地通过马六甲海峡。此后,便得利用夏季的西南季候风一路北上,而这个时候南中国海上基本没有台风,顺利的话便可在五月抵达泉州。

所以这一趟下来至少得需要一年半的时间,现在皇帝欲率水军亲征塞尔柱王国着实把几个人吓的不轻,海上还不比陆地,危险无处不在,弄不好就是船沉人亡,死在这条航线上的人不知凡几。再者路途遥远,最少也要年余,甚至数载才能回国,国中一旦有事岂不抓了瞎,因此坚决不同意皇帝亲征……

而赵柽所考虑的出发点却与他人不同,在本世纪在传统的文明中心区域,经历了一系列的秩序重组。

在中东。突厥人的塞尔柱帝国迅速崛起,征服了从中亚到小亚细亚的广阔地带。控制了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新领导者。并重创了拜占庭帝国。在欧洲,神圣罗马帝国在萨利安家族统治下仍然处于强盛期,而教皇的势力膨胀,成为皇权的制衡力量,并揭开了十字军东征的序幕。

在传统意义上的文明边缘区域,也有两个国家进入了世界强国之列。一个是南印度的朱罗王国,不但基本控制了南印度,还占领了东南亚大片土地,控制了印度洋的交通。另一个是北海克努特帝国。是北欧海盗的集大成者,建立起了包括今英国、丹麦、挪威、瑞典在内,几乎把北海变成内海的庞大帝国。

而位于东方的宋帝国在经历了险遭亡国之后迅速崛起,经济和文化十分繁荣,人口总量也进一步的恢复达到了八千多万人。经过一系列的征战,势力已经遍布东亚地区,成为东亚当之无愧的老大。而现在触手已经伸到中亚,染指西亚地区的争端,欲控制东西亚之间的商路。以纂取更多的财富。

赵柽明白国家之间冲突的本质就是首先对土地和财富的争夺,这也是维系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一旦在这两样利益产生冲突那战争基本就不可避免。现在大宋开拓商路将产品出口到各地必然引起一些势力的眼红,便都想从中捞一笔。塞尔柱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自恃控制了中东地区沿海,以直接或间接手段掠夺大宋商人的财富,然后将抢来的东西再转身卖到欧洲。从中发了大财,可那些本是属于大宋的。

其次便是不同宗教和文化的传播和入侵。这也往往是以武力手段来完成的,比之对土地的争夺更为残酷和血腥。塞尔柱帝国虽是突阙人建立的国家。但它屏弃了曾经信仰的宗教,皈依伊斯兰教。此刻其正处在巅峰时期,国势强盛,领有包括今天土耳其、叙利亚、伊朗、伊拉克的大部分领土,并占有一大堆“斯坦”的部分领地,是西亚霸主,穆斯林的盟主,而哈里发不过是塞尔柱突厥人手中的玩物。

赵柽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北宋亡于女真人的历史轨迹,而他一直也对蒙古人的崛起保持着警惕,现在经略西北便是想消除其壮大的土壤,根除其得以发展的环境。那么蒙古西征灭国无数的历史可能便无法上演,此消彼长西方诸国便有可能得益于此壮大。

此时耶律大石的辽国和塞尔柱帝国本土并不接壤,但西辽的崛起本身,让塞尔柱帝感受到来自东方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威胁。觉着受到威胁的塞尔柱突厥帝国苏丹桑贾尔因此出兵征讨辽国,并号召拥有共同信仰的穆斯林对异族发动圣战。赵柽便想以此为契机联合辽国对西方的入侵展开一场狙击。

赵柽以为现在虽然东西争霸还处于萌芽阶段,但既然确定早晚有一日必会发生冲突,那么早打就比晚打好,通过展现大宋的武力,让他们见识下东方的强大,以此震慑西方世界以打消他们向东侵略的念头,从而为大宋的继续发展赢得一个和平的环境,让东方免于异族的入侵。

前世的知识让赵柽知道按照历史上的记述,耶律大石率军击败了塞尔柱人的进攻,使其走向衰落,中西亚的政治格局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西辽也在次年失去了耶律大石这个有为的君主,赵柽以为其作为一个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精英人物,应该能认识到其当前的危机和与宋和谈的好处。所以他必须在其归天之前与其达成政治联盟,为其死后的两国关系发展方向打下基础。

但赵柽并没有称霸世界的想法,他明白以这个年代的信息和交通条件根本无法完成对一个超级大国的有效统治,正如此前的罗马、波斯及蒙古等曾经建立的横跨各个大陆的帝国,但是都难以维持长久,很快分崩离析重新陷入分裂,在一场场内斗中逐渐衰亡。反不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经营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通过结盟建立一个泛泛的防御圈,将战争隔离在大宋疆土之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