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蒸馏酒(1 / 2)
“当当当。”。
急促的敲锣声打破了原本宁静的夜晚。
秦羽被惊醒,微微一想便知道了缘由,皱了皱眉头,随即起身,这时听到动静的小桃小红,连忙跑了进来,伺候秦羽穿衣。
秦羽养伤的时候,都由小桃小红伺候,不想叫她们看到的也都看到了,一回到张家村,秦羽索姓叫两个小丫头住在了屋子里,不过却是在偏房,省的两个小丫头又在门口睡觉。
穿好衣服,秦羽外出,此刻张家村的村民都从睡梦中惊醒,一个个打着火把朝着敲锣的位置赶去。
秦羽到来后,村民们自动让出一条通道,一眼就看到了地上被五花大绑的两个陌生人,不用想也知道,这两人就是来打探制作白纸还有印刷工艺的贼人,不然怎么偏偏出现在张家村的作坊外面。
原本吵吵嚷嚷的,这个喊“打死。”,那个喊“送官府。”之类的话,也因为秦羽的到来,一下子安静下来,不过村民们因为愤怒而发出的粗重的呼吸声却是听的清清楚楚。
秦羽走到两个偷工艺的人身边,打量了一下两人,只见两人鼻青脸肿,瑟瑟发抖,身上的衣服上还挂着血,显然被打的不轻。
也不怪村民们如此对待这两人,这两人的作为是要断了张家村的财路,怎么可能不引来村民的愤怒呢,尤其是被秦羽教导,开了窍的村民,自然同仇敌忾。
“谁派你们来的?”秦羽的语气很温和,丝毫没有什么怒意,可地面上被五花大绑的两个人却怎么听都感觉秦羽起了杀心,这样的情况他们曾经见过,简而言之,秦羽被他们两人当成了笑面虎。
“饶,饶命啊公子。”两人几乎一起打了个哆嗦,下意识的扭动了两下,见没有效果,连忙开口乞求秦羽放过他们。
秦羽见状长长的叹了口气,良久之后,开口说道,“我可以放了你们,但是你们回去告诉你们的主人,仅此一次,不然。”。
秦羽的话刚一落地,看了程怀亮一眼,程怀亮马上明白了秦羽的意思,“噌”的一声抽出了腰上别着的唐刀,露出满嘴的白牙,阴森森的说道。
“老子到要看看是哪个活的不耐烦的混蛋,敢打国公府女婿的主意,回去告诉你们主人,明天曰落之前,老子要看到赔偿,不然,老子亲自上门拧下他的脑袋当尿壶。”。
两人听到这里,顿时松了口气,连连道谢,“多谢,多谢公子饶命之恩。”。
原本两人以为秦羽不会询问他们主人是谁,正暗自窃喜不用担心回去被惩罚的时候,秦羽的一句话将他们打到了万丈深渊,“稍等一下,你们画个压,写个供词,交代一下,然后,你们就自由了。”。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挣扎与恐惧,只要一交代,回去很可会被处死,可不交代,现在就得死,很快两人就有了选择,能多活一天是一天,随即答应了秦羽的要求。
要说之前,秦羽直接询问,这两人还真可能不说,可是当秦羽给了两人一个上天堂的错觉之后,再将他们打到万丈深渊,两人的理智直接就崩溃了,不得不说,秦羽真心有点阴险。
两人不识字,只能画押,当二人交代完之后,秦羽吩咐村民放了这两人,并将一份新拟定的契约交给两人,叫他们带回去交给他们的主人崔文。
从前来围观的商人口中得知,崔文似乎和清河崔氏一族有所关联,秦羽并不担心,程怀亮还在这呢,仅仅和清河崔氏有所联系,甚至算不算清河崔氏都不一定,不起眼的存在自然撼动不了秦羽。
当然,这些商人也可能带有探子,但是此刻他们绝对不敢有所举动,因为他们身后的人没那么强,可以不惧卢国公程咬金。
至于放走的那两人会不会回去,秦羽不管,就算他们两人不回去,商人们回去后也会把消息传出来。
到时,自然会传到那个崔文的耳朵里,秦羽要的就是展示自己的态度,想赚钱可以,按照规矩来,管你清河不清河。
村民们陆续返回休息,负责警戒的继续坚守岗位,秦羽和程怀亮等人简单的说了几句,就回到别院休息,三更半夜的不睡觉做什么,这里又没电脑。
随着一次次借助程家威望,秦羽心里渐渐的有点不是滋味,可进入朝堂又不是秦羽所愿,躲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上去搀和,哪怕唐朝是君臣坐而论道,也吸引不了秦羽。
“老老实实的刷名望吧。”秦羽长长一叹,随即进入梦乡。
名望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身份,可以令敌人望而生畏,哪怕是李世民也不敢轻易去动一个名望非凡的人,当然李世民真要杀一个人,你名望再大也没用。
不过李世民想做的是一个名留青史的皇帝,自然不会这样去做,可惹急了他,一样会被杀,这也是秦羽不愿意去长安的另一个原因,历史是历史,大体上没准对,可实际上谁又弄的清楚,秦羽自然百般顾忌。
名望怎么获得,简单,从文人中获得,从百姓中获得。
秦羽编制的四本书用不了多久,就能给秦羽带来不菲的名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名望会越来越重。
不是有一句话这样说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书里面可有着秦羽的名字,又是秦羽编写,那娃娃们长大后,自然记得秦羽是他们的启蒙恩师,到时候谁敢说秦羽坏话,估计这些娃娃会群起而攻之。
价格便宜的书籍同样会赢来穷苦文人的好感,进而获得名望,不然秦羽为什么坚持书籍要低价出售,还写上自己的名字呢。
最大的名望莫过于令百姓不饿肚子,唐朝是盛世,可这个时代的人饿肚子的有的是,卖儿卖女的同样存在,均田又有什么用,大部分土地还不是掌握在门阀士族手中,尤其是碰到大旱,蝗灾,灾民更是不计其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