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国内出版的动静(1 / 2)
十月的香港,温暖如春。
邓丽君来港,给香港添加了几份热闹。
此时的邓丽君正与香港宝丽金合作,制作第一章的粤语唱片。这一张唱片《势不两立》专辑,除了将《仓央嘉措情歌》以粤语版翻唱之外,其他的歌曲《忘记他》最为经典。
当然了,邓丽君粤语歌曲,在全世界的关注程度,总是不如她的国语歌曲。真正能够让邓丽君成为绝对的经典,只有国语歌!
“提前预祝丽君首张粤语唱片大卖吧!”张少杰笑道。
邓丽君甜笑:“谢谢少杰夸奖,也提前预祝你的各类作品,人气更上一层楼!”
听到邓丽君的祝福,张少杰心思开始飘到香港之外。对于张少杰来说,香港的舞台,实在太小。无论是他的文字作品,还是其他的创意作品,发展之路只有对内进入10多亿人口的内地市场,对外向东南亚、欧美曰等等发达国家市场拓展,才能够获得更大的存活空间!
香港后来的文艺作品,能够存活的,多是像金庸一般跳出了狭小的香港舞台,成为了全球华人的共同的文化品牌,形成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这么大的声势。才使得金庸的作品,未来几十年都经久不衰,频繁以影视剧、游戏、综艺节目等等各种方式渗透人们的生活。
欧、美、曰的审美眼光比较高。想要在那些市场站稳,无论是动漫、游戏,还是电影,都是以精良大制作为主。
至于小说,现在的全球各国的小说市场,曰本基本上是自己玩轻小说。
欧美国家文化壁垒较高,一般只有《魔戒》、《哈利波特》这类浓郁的西方文化类的小说,可以畅销。中国的小说,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太过于神秘、小众,以至于西方的大众消费者,并不像要了解。
连金庸的小说,在西方国家,也只有一些武侠小说发烧友在看。
张少杰的文章想要被欧美地区接受,需要采用《哈利波特》那样的商业运营手段,以电影、游戏、动漫等等形式敲开市场大门。之后再推出同名的小说原著,那样才能够将盘活整个中国文化产业在西方遭到冷遇的态势。
进入国内市场的,文化上不存在障碍,香港作为内地的对外窗口城市。经济、文化,一直没有脱离国内的影响、辐射。
现在香港的文化产品,进入内地,主要的壁垒是来自于政治审核!
不过,张少杰的《大国崛起》,已经率先打破了政策上的限制,被国内正是引进出版了!不得不说,这是国内文化领域的一个很大的进步。汉唐时期,中国经济、文化空前发达,那也是不断与外界沟通交流,海纳百川的姿态,才形成的经济、文化大繁荣。
而现代的中国因为冷战,意识形态壁垒的影响,当鸵鸟封闭太久了。以至于,对于深圳河对岸的香港也觉得陌生。
——————————————燕京。10月16曰,朝阳门内大街,人民出版社总部。
一名中央的首长,参观了编辑部的工作,高度表扬了编辑们敬职敬业,做好社会科学书籍出版工作,为繁荣国家文化产业做出杰出贡献。
“引进出版《大国崛起》不但加强了国内与香港地区文化界的交流与沟通,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极具建设姓的书籍,对于我们国内党员、干部、知识分子更好的认识世界、认识历史,从列强的发展史中,获得启迪,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崛起做贡献”这名领导人,热情洋溢的演讲中。
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众多编辑,纷纷的鼓掌。
随后,人民出版社的编辑们陪同领导视察了印刷、装订车间。只听到机器轰鸣,数百名印刷、装订工人繁忙的做工。
尽管机器显得非常的老旧,但是工人们工作比较娴熟,所以现场看到的都是有条不紊的忙碌工作场景。
“你们一天能够出版印刷多少本图书?”领导问道。
“我个人一小时能够装订80本图书!”工人道。
“这是大多数工人的效率吗?”
“是的,基本上都是干了十年二十多年以上的老工人,效率高着呢!”
“整个工厂一天能够印刷、装订多少本图书?”
“一天10个小时工作量计,可以印刷、装订10万本图书!如果是三班倒,不断换人,机器不停,一天做多可以装订20多万本!”印刷车间的一线工人,讲解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