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新的动向(下)(1 / 2)
何仇的改革是从术阳开始的,到目前为止,这为期即将4年的改革,让术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997年以前,术阳经济排全省倒数第一;全县38个乡镇有8个是省级贫困乡镇;全县工商业普遍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基础设施薄弱,断路、缺水、少电是家常便饭;城市化水平极低,全县城镇楼房面积仅有11万平方米,城镇人均拥有楼房面积不到1平方米;县城面积仅有6平方公里,还包括无数露天大垃圾堆、违章建筑和5条不知淤积了多少个年代的臭水河。另外,沭阳人还喜欢上访,动不动就将官司打到省里和京城,闹得一位在政务院信访办工作的术阳人多少年不敢回老家。
人们都说,像这样的穷县、乱县,神仙来了也救不活。历史上曾经担任过术阳知县的文学家袁枚在为术阳编写的县志上,劈头第一句就写到:“术阳民好诉讼,姓懒惰,思赌博,好争斗。”在术阳街头有座三匹马的塑像,被当地百姓戏谑为:“三匹马,没方向,一匹去京城告状,一匹去金宁要账,一匹去下乡扫荡。”
整个术阳像一匹无缰的老马,没有方向,也没有奔头。这些现状,有些是萧宸等一行调研组通过询问得来的,也有一些资料包括当年的城区各自照片可以证明。
然而萧宸看见的是今天的术阳。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调研组一行刚刚进入术阳县城,便看见一条泛着碧波的河流穿城而过,这条河叫术河,术阳就因位于这条河的北岸而得名。与术河并行的是一条从开发区通往城区的笔直大路,沿路每个交通岗都有一个英姿飒爽的女交警,指挥动作干净利落。沿着这条大路向城区走去,可以看到一片片竣工不久的和正在封顶的商品房、颇有现代感的大厦和商城。整个县城只剩几处零星等待拆迁的平房代表着术阳的过去。
1997年以来,术阳县超常规发展,1998年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比1996年增长了72.7%、41.6%和40.4%。有一位曾在5年前来过术阳,因为这里的脏乱差和打架斗殴被吓跑的外地投资商5年后重返术阳,看到术阳的变化后非常惊异,一连5天晚上转遍城区的大街小巷,竟未发现一起乱扔纸屑、乱爬栏杆和打架闹事的。欣喜之余,他坚定地将资金投在了术阳。
1999年元月,华共宿豫市委发出了“全市学术阳”的号召;同年4月,省、市研究室联合对术阳1997年以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认为“术阳三年前似乎没有指望,三年中谱写了五大篇章,三年后发展大有希望”。同时,仅1998年以来术阳就接待了来自外省市的领导和参观考察者220多批,4800人次。
何仇出生在江东盐渎市临海县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原本有8个孩子,因为穷,死了2个。在他5岁的时候,亲眼看着自己的一个弟弟因为没钱治病死掉了,而自己能上学也是牺牲了三个姐姐的上学机会才换来的。1993年他的家是全村最后一个从草房改为瓦房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村娃,他了解农村的一切,也想改变这一切。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何仇像所有那个年代向往知识的青年一样,一头向知识的海洋扎去。为了实现改变农村面貌的愿望,他报考了江东农学院,学习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省农科院工作,3年后就被提拔为副处级干部。1986年,何仇被下派到彭城丰县挂职锻炼两年半,静心研究农村问题。
1996年12月8曰,39岁的何仇以华共宿豫市委常委、副市长的身份兼任术阳县委书记。应该说,当时何仇很清楚地认识到他所面临的使命有多么艰巨。至于为什么将这块烫手的热山芋接下来,他曾说:“天下最真实的官只有两个,一是宰相,一是县官,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有改革的空间和余地。”——这句话前半句不是何仇首创,但后半句是。
在接受任命以后,一位曾经在术阳工作过的老同志万分感慨地对他说了四句话:“来术阳之前我的体重是120斤,走的时候只剩107斤;来术阳之前我是一头黑发,走时则一头白发;来术阳之前我精力充沛,走时已经筋疲力尽;术阳是个大染缸,你掉下去必死无疑。”老同志这四句话深深刺痛了何仇,他用了很长的时间来考虑如何清理这个“染缸”,最终得出两条结论:第一是越乱越落后的地方越需要强硬的执政手段,否则必然被拖入泥潭不能自拔;第二是术阳的落后根源于制度的落后,术阳的改革必须通过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来保障。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何仇来术阳不到一年就放了5把大“火”。
何仇到术阳后烧的第一把火是整治环境和交通。何仇初到术阳时觉得这里就像一个大垃圾堆,整个县城破烂不堪,他上任后晚上夜巡城区,结果在路边4次踩到大便!
于是,12月16曰,县委县政斧召开了城区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动员全县机关干部每人当一周清洁工,随后打响了一场以“干干净净过元旦,整整齐齐过春节”为口号的全城大清洁活动。清洁活动整整持续了一周,这让所有术阳的干部和百姓一下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热爱家乡,美化家乡上。全县5000多干部当一周清洁工还不算,这次会议还规定,所有财政供养人员必须利用周末进行义务奉献劳动,这一规定整整持续了两年,为全面整治县域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奠定了基础,开了个好头。
虽然术阳地处苏、齐、徽三省和彭城、淮阴、港城三市大小三角的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又处于多条铁路干线和国道的必经之处,但却始终没有享受到交通便利的好处。有一天,何仇到冇圩乡调查,正赶上大雨,进村的道路积水很深,车子无法进村,他们只能在村口等雨停。何仇看到路边一个老大娘正在卖茶叶蛋,于是就和大娘搭讪:“你为什么不到县城里卖呀,那里价格会高一些呀。”大娘答道:“去县城太不方便了,好鸡蛋到了县城就成坏鸡蛋了。”
这句话使何仇更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的道理。1997年以前的术阳几乎“无路可走”,全县黑色路面只有56公里,其中的34公里严重破损,人均拥有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8;72%的行政村未通砂石路,民间俗谚说“汽车跳,术阳到”。1997年6月19曰,县委、县政斧召开了全县交通建设动员大会,宣布同时开工改造铺设X05国道、术宿路、术海路、X04省道、X07省道共5条152公里公路,吹响了交通大会战的号角。1998年和1999年,术阳又在此基础上对城乡结合区域267公里的公路进行了黑色化改造。到如今已经接近99年底,全县共改造和铺设黑色路420公里、水泥路156公里、乡村砂石路1400多公里,分别是1996年以前的9倍、11倍和7倍,初步实现了市县公路等级化、县乡公路灰黑化、乡村公路砂石化、全县公路网络化。
另外,萧宸特别关心的一点是,在1997年,何仇在术阳试行干部任前公示制,这一做法引起轰动,华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华夏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华共中央党校校长顾挽澜同志十分关心此事,对此作出长篇批示。萧宸知道,别看这个制度在目前来说被许多干部当成心头刺,但再过两三年,何仇最先搞出来的这个干部公示制就要被写进《党政领导干部任免条例》,在全国推广。而且萧宸本人也是支持这个办法通过中央、中组部全面推进的。
“何仇现在是市委常委兼术阳县委书记,基本上还是只能管得了一个术阳县,他没法站在整个宿豫市的角度来把全宿豫都带动起来,这样即便我调任苏南,两地的对比也是不公平的,更何况……”萧宸笑了笑:“或许还有人哪我跟他对比吧?那更不合适。”
游靖以为萧宸是不乐意被拿来跟一个县委书记做对比,不禁笑了一笑:“怎么,不会不敢接这个挑战吧?”
萧宸微微一笑:“你知道这样的激将法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作用的。”
“哈哈。”游靖哈哈一笑,道:“我当然知道,嗯……不过怎么说呢。其实何仇跟你在某些地方还是很像的,比如思路和目的上。当然你们所使用的手段不同,他更激烈一点,而你更温和。何仇是觉得术阳已经到了最差的境地了,所以干脆不破不立,铁腕出手,毫不犹豫,不成功便成仁地发动改革。而你在当初的鼎清区,你所面临的情况跟何仇差不多……”
萧宸这时候打断道:“我面临的情况比他要好,鼎清区的基础虽然也很薄弱,但至少当时的商业上还有一点点基础,而民众的精神面貌也好一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