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殷王府的家法(2 / 2)
“王妃,米大人是朝廷命官,你竟敢对他动用私行?眼里还有没有皇上?有没有国法?”工部的一位张侍郎大声质问,心里却是怕了,隔着明乐老远。
这个殷王妃,简直就是个煞星,惹到她跟前,她当真是什么都敢做的。
“要谈皇上要谈国法,回头到了朝堂之上我再奉陪。现在这里是我殷王府,要讲也讲的是我王府的家法。”明乐冷冷收说,目光锐利直视跌在地上的米大人,“米大人,你也不用觉得委屈,哪怕是今天你告状告到皇上面前,我也奉陪。你当是我什么人?又当这殷王府是什么地方?你是朝廷命官,要说教,去的衙门里说给你的属下听。这里是殷王府,我王府后院的事情,何时轮得着你来指手画脚了?你掌管六部之一,身在高位,是天下官员的表率,这样没轻没重,本末倒置的事情说出去,是存心给朝廷脸上抹黑,让人耻笑的吗?”
“我——我——”脸上被生生的揭掉一层皮,米大人疼的直想打滚,然则碍着是在人前,只能咬牙忍着,全身上下都抽搐不止。
明乐拿了朝廷的大帽子来压他,他也无可奈何。
“说什么为着王爷和本王妃打算?难道我们夫妻就这样无能,连自己府第里面的事情都照管不过来了?谁需要人照料?又是哪个说需要帮衬了?”明乐冷笑,却是不肯放过他,说话间不知不觉的语气就又冷厉三分,道,“我既然是这座王府的主母,就当的起这个家,至于母后那里实在有照顾不到的地方,自然也会有四嫂帮忙,何必烦劳外人!再者了,米大人你们的好心,本王妃是得要仔细的谢过的,可是以后不该操心的,你最好也是少多事。不管是这王府还是宫里母后那里,都是我和王爷的家务事,何时轮得着你在这里说三道四了?”
“微臣没有别的意思,也是为了王妃着想——”米大人忍不住怒声辩驳。
“为我着想?”明乐没等他说完就冷声打断,上前一步,逼视他道,“这倒是奇了,我和米大人之间有交情么?何时需要你来对我府上的事情如此费心了?为我着想?我怕你是别有居心才对吧?”
这女人的嘴巴厉害,根本就是不讲道理的。
米大人争辩不过,左右无计可施之下只能爬起来去拽宋灏的袍子,哭诉道:“王爷,下官只是一时激愤,就算我是好心办错事,您要打要骂下官都无怨言,可是王妃她——她——下官怎么说都是朝廷命官啊!”
明乐当众动了朝廷的一品大员,若是御史弹劾到了皇帝那里,宋灏也要受到牵连,给他一个治家不严的罪名不在话下。
米大人这是怒极了,在对宋灏施压。
不想宋灏闻言,却是不以为然的笑了笑,反问道:“米尚书真的是好心吗?”
米大人看着他脸上冰冷的笑容,喉咙里顿时就跟塞了棉花一样,错愕不已,下一句就不知道该如何说话了。
“王爷——”怔愣半晌,米大人才是一个机灵清醒了过来,痛哭道:“下官等只是听闻王爷要纳妾,故而好心前来道喜的,不曾想却是遭到了无妄之灾了啊!”
说着就双手锤地,涕泪横流的痛哭不已。
这事儿就是为着宋灏起的,今天他就是赖也要赖着宋灏要给自己一个公道。
要不然他府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传扬出去,他堂堂摄政王也会沦为笑柄。
“纳妾?”宋灏闻言,声音突然一冷。
因为前后的对比太过鲜明,米大人嚎到一半,突然就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猛地止了声音。
抬头,却见宋灏一张俊秀无匹的脸孔上不知何时就罩了一层寒霜,目光冷厉如刀锋的盯着他,似乎生生的就能将他冻结了一般。
“本王还没有问问你,你一大清早就带着这些官员在本王的府第之外传闲话到底是意欲何为?”宋灏冷声说道,“是谁告诉你们本王要纳妾的了?又是哪个叫你们登门来道这劳什子的喜的?今天哪怕是王妃不与你计较,本王也都要问一个清楚明白!”
宋灏说着,突然一拍桌子,“说!这些话你们到底是从哪里听来的?”
“这——这——”米大人支支吾吾的不知如何是好,“王爷你——不是王爷你——”
其他人也傻了眼。
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难不能摄政王想要纳妾的想法就生生的被王妃这一碗滚茶给泼灭了吗?
米大人心里惊疑不定,他总不能说是自己揣测出来的吧?无计可施之下就向宋沛投过去一个求救的眼神,嗫嚅道:“礼王殿下——不也是来道喜的吗?”
“本王是来道喜的,可却不是为了你们这事儿啊!”宋沛事不关己的喝着茶,见状只就无辜的耸耸肩,对宋灏道,“下午母后传召本王入宫,说是她宫里的人最近都懈怠了,看着糟心,叫我从内务府选了好的给她全部替换掉。还有先帝后宫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也一直没有处理,后宫也需要震慑。母后的意思是她最近病着,精神不济,管不了这事儿,所以就叫我传个话来,这事儿就交给五弟妹来做决断了。”
后宫那可是皇帝的后宫。
太皇太后做主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若是把权限放到一个王妃手里——
哪怕她的夫君是手握大权的摄政王,这也是不合理的。
试想啊,如果前朝后宫都被他们夫妻掌控了,那么以后皇帝还不是完完全全被他们拿捏住了吗?
更何况,太后所谓“叫殷王妃做决断”又是什么意思?
难道以后整个后宫就要全面交代给殷王妃来打理了吗?
众人闻言都是大为惊诧,一时间再顾不上宋灏到底是要纳妾不是的事情,纷纷把视线移到宋沛身上,确认道,“王爷说太皇太后要把后宫的事情交给殷王妃做决断是什么意思?能不能说的明白一些?”
“后宫是皇上的后宫,王妃虽然也是皇上的长辈,可到底也不是同出一支血脉,若是后宫交给王妃来打理,于理不合,怕是会叫人非议吧?”
“是啊,王爷是不是听错了?太皇太后怎么会放出这样的话来?”
……
众人七嘴八舌的追问。
“怎么就于理不合了?”宋沛不禁哑然失笑,脸上笑容云淡风轻的看向明乐道:“五弟妹,前段时间你抱恙,皇上记挂着你的身体故而就没好意思打扰,今儿个听说你的病也好了,本来还说是叫你再休息两日再提这事儿的,可母后那边的状况你也知道,皇上一片孝心不忍她再操劳,也请你体谅吧!”
宋沛说着就缓慢的呼出一口气,起身从上位走了下来,抽出袖子里掩着的一卷明黄圣旨,道,“这卷圣旨压在御书房许多天了,既然是母后的意思,皇上体恤她老人家,今天就顺便叫我给带来了。”
在场的官员面面相觑,忙不迭跪下。
宋灏命人摆了香案,携同明乐一起跪地接了圣旨。
明乐这才明白了宋灏叫她穿朝服过来的真正用意。
这卷圣旨不会是临时起意,应该是知道这些人找上门来生事,所以他才紧急叫人去宫里叫送来的。
虽然只是个形式上的问题,但是对于宋子昇这个皇帝,他们一直秉承着君臣之间的本分,不会逾矩,给予他所有应得的尊重。
一卷圣旨宣读完毕,一众人都傻了眼,更是在心里把宋沛从头到脚都骂臭了。
这个礼王,他分明就是故意的。
自己揣着圣旨来了,还故意言辞模糊的引着他们上钩。
这下好了,经过今天这事儿,他们算是把殷王妃给得罪的狠了。
不过反过来说——
这小皇帝到底是哪里不对劲了,怎么就要上赶着要给殷王妃正式册封?还独树一帜,准予她参议朝政的权限?这怎么可以?
但是小皇帝的圣旨就摆在那里,他们又不能公然反驳。
明乐接旨谢了恩。
关于纳妾一事殷王府方面到底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来,而那一众赶着上来溜须拍马的官员也没了心思计较这事儿,灰溜溜的赶紧散了,回去就写折子奏本,想方设法都得要小皇帝取消这卷圣旨上所许的权限,否则岂会有他们的好日子过?
宋灏提前已经吩咐厨房准备了一桌精致的饭菜,又叫人去接了宋子黎和宋子韵来,和宋沛一家人一起吃了顿饭。
这事儿就算是这么过去了。
而同时在这一夜之间各种版本的传言长了翅膀似的飞遍盛京的每一个角落。
殷王妃被册封一事晃瞎了无数人的眼睛,每个人都不敢相信,都在等着次日早朝上面再度确认这个消息。
而摄政王纳妾一事不了了之的同时摄政王妃的悍戾之名也是家喻户晓,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最终的出来的版本是:摄政王妃棒打鸳鸯,为了纳妾一事和摄政王大打出手,更是连累无辜,把个从中劝架的米尚书打的毁了容,并且放下话来,以后谁再敢打她后院的主意,就闹到宫里去找太皇太后和皇上评理。
总而言之一句话,摄政王想要纳妾,除非是从她的尸体上踩过去。
不对,是摄政王想要活着纳妾,绝不可能!
第二天一早雪晴就得了这个消息,回来转述给明乐听的时候忍不住笑的前仰后合,几乎要滚到地上翻几个跟头。
“王妃!这话是您说的吗?”雪晴笑的直抹眼泪,“以后谁再想要打咱们王爷的主意,都得先把命豁出去,可是把那些娇滴滴的小姐们吓得退避三舍了!”
“这话传出去,咱们王妃不是成了母老虎了吗?”雪雁不忿的皱眉。
“何止是母老虎一说?经过这次的事,那些人还给王妃冠了盛京第一醋缸的名声。”长平却是没太当回事,反而有几分释然道,“不过这倒是个一劳永逸的法子,也省的那些想要巴结王爷的人再打主意了。”
因为从头到尾明乐和宋灏都没有澄清过有关梁青玉的事情,传言演变下去,绝大多数的人就都信以为真。
而次日的早朝上,许多人都联名上书,请求小皇帝收回成命,撤销那道准许摄政王妃参与议政的圣旨。
小皇帝听着朝臣们口若悬河的说辞,看着他们痛定思痛的表情一脸的茫然,最后等所有人都说完了才慢悠悠的开口道:“小婶婶昨天晚上已经入宫跟朕说过了,她不能坏了祖宗的规矩。既然她不肯上朝,朕也就不勉强她了,可是朕是皇帝,太傅教导朕要言出必行,圣旨既然已经颁布,朕也不能收回,就这样吧!”
小皇帝说的有理有据,朝臣们也不敢逼他太急,左右想着也只能遵从了这个折中的法子——
给摄政王妃挂个空衔就挂个空衔吧,总好过真的叫她上朝议事。
不过话虽如此,有着皇帝的一道圣旨在那里,所有人都再不敢怠慢,好歹能起个震慑作用。
日后再见到明乐都是恭恭敬敬的,生怕惹了她的眼嫌招来无妄之灾。
当然了,这就是后话了。
关于摄政王妃参与议政的话题暂且告一段落,当天的早朝上小皇帝又颁布了圣旨下来,把一直悬而未决的后宫诸事做了一个了结。
没有如朝臣之前料想的那样,由太皇太后继续掌权,架空太后的位置,而是由当时宫里位份最高的荣妃做了皇贵太妃,代为掌管宫务。
之所以没有荣升太后,是因为皇帝已经登上帝位,独立了起来,不再是宫里的皇子,可以随意换给哪位嫔妃抚养就要尊谁为母。
皇贵太妃和太后,在位份上虽然差了一级,但在如今的宫廷之间,却不是个摆设,而是形同太后真真正正掌权的主子。
荣妃上位,掌管后宫,而剩下的宫里孝宗的那些妃子,则是按照祖制处理,除了二公主的生母陪同二公主留在宫中之外,其余没有子嗣的则全部被打发到了皇庙修行了此残生。
不言而喻,太皇太后撒手不管,这所有的决定就都是出自摄政王妃之手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荣妃之所以可以一步登天,实则是得了明乐的庇佑的。
一时间,所有人都再不敢掉以轻心,之前满天飞的那些流言也以最快的速度淹没了踪迹。
**
五日之后,盛京方面的消息就通过秘密渠道传回了大兴。
帝都近郊。
古木林立,隔绝了内城的喧嚣,幽静而僻远。
树林深处,坐落着一处外表看上去朴素无华,再也寻常不过的庄园。
远远看去,里面的院子里绿树显翠,一湾活水萦绕,别样的风韵雅致。
而细看之下,那水流却是呈现出一只翠色巨龙的模样,朱玉一般盈盈晃动于铺洒下来的金色阳光里。
屋舍穿插,建在碧波之间装点,偶尔有石青色瓦砾的屋顶从绿意盎然中破壳而出,给这自然景致丰盛的庄园平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在整个视觉上也不觉的硬朗几分。
后院的景致则是被一排高大的房屋挡住,看不出具体的布局。
隐约的,还是能觉出苍翠和贴合自然的气韵来。
而在那片翠色之间,却有腾空而起的白色雾气袅袅而起,萦绕着攀援而上,随着雾气的升腾而慢慢的化开,消失不见。
恍恍惚惚,似是入了人间仙境一般。
在大兴,众所周知,这个地方无论是对寻常百姓还是高官显贵而言,都是禁地。
因为——
这里是荣亲王的私产,也是他除了御赐的王府以外在京城之地唯一留有的产业。
荣王的产业遍布天下,但似乎是为了维持他当着先帝和文武百官所立下的那个誓言,对于京城之地,他一直都敬而远之。
别人都想方设法的往这寸土寸金的帝都里面挤,却唯有荣王,毫不在意。
不仅变卖了早些年先帝赏赐给他的田地庄园,还把自己所有的资产移了出去。
与其说他是恪守着当年的承诺,但更确切的说,或者用弃如敝履,避之而唯恐不及一类的字眼来形容才更为合适。
所以说,这位荣亲王的心思才是最难捉摸的。
另外荣亲王在京城之内还有一座府邸,是给他的姬妾和独子——世子纪浩腾居住的。
而他自己,平时几乎是不回去的,一直都一个人住在这所别院里。
帝都的百姓都知道这里是荣亲王的别院,方圆五里之内,所有人都识趣的回避,没有任何人胆敢靠近,故而迄今为止,哪怕是大兴的皇帝也都是只闻其名,完全不知道荣王这所别院的庐山真面目。
正午时分,阳光明媚,稀疏的光影透过树枝中间的阴影散落下来,别样的幽静而祥和。
一骑快马从林子里的小径上飞驰而来,进来庄园。
马上黑衣人下了马,被一个漂亮的丫头引领着穿过翠色掩映的庭院进去里面的一处偏厅。
这庄园里每一间房子内里的摆设都与它朴素无华的外表大不相同,金砖铺地,辉煌一片,每一件摆设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品,甚至连后面温泉池子的底部都是用大大小小打磨的光滑的玉石铺就,富贵无边,极尽奢华。
彼时那厅中正有一双姐妹花的年轻女子在奏乐,一个弹琴,一个吹箫,乐音悠扬而如流水淙淙倾泻在外面翠色的海洋里,又如莺歌婉转,在树木的枝头跳跃不止。
却唯独——
和这屋子里过分奢靡的情形极不相配。
那婢女引领着黑衣人一路轻门熟路的走进来。
那条石子铺就的羊肠小道看似是临水修建,实则是用了精妙的阵法不动声色的融入其中,那黑衣人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故而一路上只就目不转睛注意着脚下的路,亦步亦趋的跟着那女子的步伐,一步也不敢错乱,更没有好奇的左顾右盼。
两人穿过亭台水榭,最后在那间偏殿外面驻足。
婢女守着规矩,没有擅自进去,只是遥遥看了眼最里边斜撑着身子闭目听曲儿的男人,然后对立在门边的另外一名女子耳语了两句,那女子就转身快步进了厅中,朝上座的男子走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