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1 / 2)

加入书签

李贤向来就与太子不对路,再加上明知太子这是在故作姿态,心情自是更加不爽了几分,实是懒得多应承,只是沉闷闷地吭了一声,便算是回答过了。

本来没事,您老一来,这事情不也就来了?一见到李弘脸上那假得不能再假的惶急之色,李显心里头很有种想要骂娘的冲动——以李显的智商,又怎会猜不出李弘的来意,左右不过是做贼心虚,前来探虚实的罢了,当然了,心里头歪腻是一回事,表面功夫却又是另一回事,李显自不可能在这等场合下有甚出格的举动,只能是佯装惊魂未定状地回答道:“太子哥哥,您来了,臣弟,臣弟可是险死还生啊,唉……”

“六弟莫急,为兄定当禀明父皇,全城缉拿逆贼,断不叫二位贤弟平白受了委屈。”这一见李显脸上满是怕怕的神色,李弘不由地便是一愣,可很快便回过了神来,温和地劝慰了一句道。

“嗯,臣弟多谢太子哥哥厚爱了。”

李弘脸色的变幻虽轻微,可李显却全都看在了眼中,自是猜出了其内心的变化,哪会不清楚李弘究竟在担心些甚子,这便语带双关地回了一句道。

“瞧七弟说的,你我乃亲兄弟,七弟受了惊吓,为兄这个作哥哥的,自是责无旁贷,此事且到父皇面前分说去,孤就不信逆贼能反了天去!”

李弘心思敏锐得很,自是听得出李显话里所潜藏着的意思,脸色虽不变,可眼神里却飞快地掠过了一丝的精芒,同样是话里藏话地回敬了李显一句。

“太子哥哥英明。”

李显多精明的个人,只一听,便已明了李弘话里的潜台词,不外乎是在暗示大家伙有着武后这么个共同的敌人,没必要自个儿内斗个不休,这理虽是这么个理儿,听起来倒是不错,可任是谁被刺杀上一回,都不可能乐得起来,李显虽懒得跟李弘多计较,可也不想与其多费那些个没必要的唇舌,这便含糊地回答道。

“陛下有旨,宣潞王殿下、周王殿下两仪殿觐见!”

就在李弘嘴角抽搐着还待要在说些甚子之际,司礼宦官高和胜领着几名小宦官急匆匆地从宫门里行了出来,急步走到众人面前,高声宣了旨意。

“儿臣等领旨谢恩。”

圣旨一到,哥几个自是顾不得再多瞎扯,忙不迭地照老例谢了恩,鱼贯地行进了承天门,沿着宫中大道直奔两仪殿而去,待得进了殿,入眼便见高宗正烦躁地在前墀上来回踱着步,而武后则是一脸温和地在一旁低声地劝慰着,只是隔得远了些,众人都无法听清武后之言,当然了,也没谁敢停步去细听的,全都紧赶着急步走到了前墀下。

“儿臣等见过父皇,见过母后。”

太子打头,李贤哥俩个随后,齐刷刷地躬身行礼问了安,声音倒算是整齐,可言语间的颤音却是明显得很,一派掩饰不住的惶恐之状,不单李贤哥俩个如是,便连太子也是如此,至于是真害怕还是假害怕,那就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的。

“贤儿,显儿,都来了,可曾伤着了么?”

正在急速来回踱步的高宗一见诸子到了,惶急的脸色不由地便稍缓了些,也没去就坐,大步走到前墀的前端,满脸关切地看着李贤兄弟俩,温和无比地问了一句道。

“父皇,儿臣、儿臣……”

高宗此言一出,早已酝酿好了情绪的李贤立马咽泣起来,双眼饱含着泪水,恍若真有着无穷委屈一般地哽咽着。

好样的,这么演就对了!李显人虽低着头,并没有朝李贤处看上一眼,可实际上此际的注意力大部分都放在了李贤的身上,怕的便是这主儿临场发挥不佳,这一见李贤演得似模似样地,怎么看怎么像受了天大委屈之后向父母哭诉的孩子,心中不由地便是一乐,不过么,乐归乐,李显却不会因此而忘了正事,李贤刚一演完,李显立马接着跟上,嘴一咧,带着哭腔地出言道:“父皇,儿臣们险些就回不来了,父皇,儿臣等一心为公,却生遭小人嫉恨,以致竟有行刺之事临身,儿臣等死不足惜,若是误了父皇交代之差使,儿臣百死难辞其咎啊,父皇。”

“父皇,定是大理寺中有奸佞作祟,这是不欲二位贤弟彻查所致,似此等丧心病狂之辈当严惩不贷,儿臣肯请父皇明断!”

这一听李显话里只字不提大理寺,李弘可就急了,生恐李显再说出甚不动听的话语来,不待高宗开口,忙不迭地便从旁抢了出来,一派义愤填膺状地扯了一通,那满脸正气凛然的样子足见其演技之精湛一点都不在潞、周二王之下。

“嗯?竟会是如此?显儿,你来说,朕倒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如何来的。”高宗虽已得了通禀,知晓二王遇刺之消息,可并不清楚详情,这一听太子说得这般肯定,心头的火登时便起了,阴着脸,哼了一声,极端不悦地问了一句道。

高宗此言一出,所有人等的目光全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了李显的身上,或忧或惶或喜,不一而足,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便是期盼,不单太子如此,李贤如此,武后亦然,只是武后的眼神里却多了一道隐隐的寒意,旁人察觉不出,然则李显却敏感地意识到了其中的杀气,心头不由地便是微微一颤。

“父皇明鉴,儿臣与六哥散朝时得知大理寺起了火,心中记挂着父皇交班的差事,自不敢怠慢,领了人便赶了去,待得到了地头,赶巧遇到京兆府尹崔景、少尹陈仁浩等人,一问之下,方才得知崔大人等亦是得了通报,方才赶了来的,儿臣见京兆府到的及时,自是欣慰得紧,琢磨着该好生奖赏一下报信之人,故此,儿臣便请陈少尹将报信之人请了来,可一问之下,却颇觉其中另有蹊跷,疑惑之余,便将那报信之人留下,本想着……”李显早在进宫之前便已有了腹稿,此际尽管被众人聚焦的目光看得有些个不自在,却也并不慌乱,躬着身子,将事情的经过娓娓道了出来,言语间颤音依旧,可话却说得顺溜得紧。

“显儿为何认定那报信之人可疑,且说来与娘听听。”李显的话尚未说完,武后便即一扬手,微皱着眉头问了一句道。

“回母后的话,那报信之人姓严单一字河,自称乃是京兆府一巡卒,值火起时,正在大理寺左近,见火势熊熊,遂急奔回京兆府报信,若依此言,于理上,是无甚乖谬,然,据儿臣所知,大理寺的火起于巳时三刻,而京兆府大队人马则是在巳时四刻不到便赶到了现场,而从大理寺到京兆府衙门足足有五里许的路程,一来一回便是十里开外,如此之距,除非严河会飞,若不然,绝无一刻间跑个来回之可能,更惶论京兆府衙门调兵亦须不少时间,故此,儿臣以为严河所言必定有其蹊跷之处,儿臣本意只是想弄清严河说谎之缘由,却不料竟引来杀身之祸,以致连累到六哥,险些误了父皇之大事,儿臣惶恐。”

李显很清楚武后此时出言打岔的用意之所在,左右不过是要引开话题,以便找出些破绽来,纠缠上一番,从而消减一下高宗的怒火罢了,不过么,李显对此早就有所防范,自不会有甚惊慌之处,这便不慌不忙地将自个儿的判断道了出来,条理清晰至极,压根儿就无可挑剔之处。

“父皇,七弟努力办差,却遭此厄难,实是不该,依儿臣看来,那严河所言既然有假,京兆府少尹陈仁浩必脱不得关系,儿臣恳请父皇彻查此人,还六弟、七弟一个公道。”李弘当初便怀疑京兆府里有猫腻,这一听李显将内情道了出来,自是不肯放过,也不等武后再次开口,立马从旁站了出来,高声提议了一番,继续扮演其愤概的“旁人”之角色。

“父皇明鉴,儿臣以为太子哥哥所言甚是,恳请父皇圣裁。”这一见李弘表了态,李贤自是不甘落后,立马打蛇随棍上,高声出言附和了一句道。

“狂悖之徒,朕饶其不得,来人,即刻去宣陈仁浩到此!”

高宗可以容忍武后包庇贺兰敏之,也可以容忍武后的垂帘听政,可却不能容忍有人敢当街行刺自己的儿子,火气一涌将上来,也不去问过武后的意见,怒吼着便下了旨,此言一出,满殿便是好一阵子的慌乱……

第一百四十三章四个鸡蛋上跳舞(上)

高宗旨意一下,殿中诸人的神情虽都无甚变化,可生理上的反应却是截然不同——太子的脸色虽不变,可呼吸却很明显地缓了不少,显然是暗自松了口大气;李贤的脸色同样平淡,可眼神里那掩饰不住的精芒却暴露了他兴奋的内心,不消说,比起太子来,李贤在演技方面足足差了一个档次,至于武后么,同样没啥特别的表示,安安稳稳地端坐着,丝毫没有半点劝阻高宗的意思,只是在不经意间扫过李显的眼神里微微带了些许的寒意,极淡,淡得令人无从察觉,可对于李显这等感觉敏锐之辈,却是一触即可知其蹊跷,心不由地便有些子发沉了起来。

不好,老贼婆动杀机了!一感应到武后的眼神,李显的身子不由地便微微地哆嗦了一下,心思瞬间便如电一般飞转了起来——杀意,这是不折不扣的杀意,尽管很淡,可李显却知晓武后已是真正动了杀机,李显可不以为自己有着三世的经验在身便能独自对抗得了心黑手辣的武后,该如何应对此等危局变成了李显目下首要解决的难题。

和解?没那个可能,事到如今,就算李显想要和解,武后那头也断不会有丝毫的留情,更惶论李显压根儿就不曾有过和解的念头,不为别的,光是为了不重蹈前世的覆辙,李显都必须竭尽全力地整垮武后,只可惜他目下所拥有的实力实在是太寒碜了些,实是难以支撑起这份重任,靠兄弟们的帮衬?显然也行不通,别说太子那头靠不住,便是李贤也是一样,在李显看来,真要是自个儿落了难,那两位顶多就是不痛不痒地嚎上几句罢了,至于伸手搭救么,那是断无可能之事,李显所能依靠的也就唯有自个儿的经验与谋略罢了。

办法不是没有,只是其中却有几个碍难之处令李显极为头疼——首先便是眼下这个乱局该如何收拾才能达成既能砍断武后一臂又能将实惠捞到自己的手中之结果,这里头不单要防着武后狗急跳墙的反扑,还得提放太子那头的使绊子,更得顾忌到李贤的想法,当然了,还得能让高宗满意,可谓是四个鸡蛋上跳舞,稍一不慎之下,便是满盘皆输的下场,由不得李显不小心再小心的;其次么,那便是如何将武后与高宗尽快拱到洛阳去,最好能令这二者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回京师,从而为自个儿争取到相对宽松的时间与环境,这一条李显心中自是早便有了应对之道,只是其中牵扯甚多,能不能顺利实现尚在两可之间,再者,这个时机的把握也有待商榷,早了不行,毕竟大理寺一案必须对天下人有个交代方可,迟了也不妥,万一武后提前出了手,李显只怕不死也得脱上一层皮的,该如何把握这个度可就令李显大为闹心了的,这一想之下,心不由地便烦了起来,自是无心去听李贤在那儿夸大其词地述说被行刺时的凶险,独自陷入了沉思之中。

“禀陛下,出大事了,京兆府少尹陈仁浩畏罪饮鸩自裁了!”

奉命前去传召陈仁浩的高和胜去得快,回来的也不慢,没等李贤吹完遇险经历,就见高和胜满面惶急地从殿外奔行了进来,声音颤抖地禀报道。

“什么?怎会如此?朕,朕……”

高宗一听陈仁浩死了,登时便傻了眼,不知所措地结巴着,整个人竟就此呆住了。

“情形如何?说!”

不止是高宗傻了眼,三位皇子也全都惊得目瞪口呆,哪怕是李显也不例外,谁都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出现如此震撼的场面,唯一尚能保持镇定的也就只有武后一人了,这一见众人皆呆若木鸡,武后冷着声便喝问了一句道。

“禀娘娘,奴婢奉旨前去陈少尹府上宣召,方才到了地头,门都尚未进,就听内里传来哭天喊地之声响,奴婢等进去一看,这才知晓陈少尹已在书房里饮了鸩酒,早已死于非命,经其家小告知,奴婢等才知其乃是畏罪而死,留有遗书一封,奴婢已取了来,请娘娘过目。”武后这么一发话,高和胜自是不敢怠慢,紧赶着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一封信函,高举过头顶,絮絮叨叨地陈述道。

“呈上来!”

武后眉头微微一皱,脸色瞬间便有些阴沉了起来,只是声线依旧平稳如昔,淡漠地抬手一招,高和胜自是紧赶着便跑上了前墀,将手中捧着的信函递交到了武后的手中。

“陛下,请您过目。”

武后手拽着信函,却并没有急着去看内里的究竟,而是款款地起了身,将信函递到了高宗的面前,煞是温柔地说了一句道。

“哦,好,好。”

高宗从梦游状态回过了神来,胡乱地应答了两声,随手抄起信函,从内里抽出了张写满了小楷的纸张,摊将开来,就着殿中的灯火,飞快地浏览了一遍,脸上的神色瞬间便难看到了极点,末了,重重地哼了一声,手一捏,似欲将信函撕成碎片,可到了地儿还是忍了下来,只是气恼地将信函往武后处一塞,自顾自地在前墀上急促地踱起了步来,那沉重的喘息声生生令站在下头的三位皇子都不禁有些心底透凉,愣是不清楚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个说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