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长生不老 第100节(2 / 2)

加入书签

“暖暖,单独敬你妈妈一杯,毕竟她抚养你长大,含辛茹苦。”刘长安连忙提醒安暖。

柳月望回过神来,露出微笑看着安暖。

尽管安暖对“含辛茹苦”并不十分认可,但是她对自己的妈妈并没有任何真正的不满,倒了一小杯酒,敬起了柳月望。

柳月望十分欣慰,看着安暖长舒了一口气,伸出手来握了握安暖的手背。

母女两个其实原来在家里已经上演过母慈女爱的一幕了,这时候倒是控制着没有特别动感情了。

刘长安也松了一口气,继续吃菜,所谓言多必失啊。

吃完晚餐,华灯初上,夜色初沉,因为喝了一些酒,柳月望叫了代驾过来,决定先送张陶乐回家。

刘长安拉着周咚咚的手和她们挥手告别,刚刚看到她们的车子离开,刘长安就接到了想打招生办老师的电话,询问他在志愿调查期间表示有意报考湘大,现在成绩出来了,招生办的老师想和他见面,聊一聊。

刘长安只回答肯定会报考湘大,但是没有兴趣见面。

周咚咚吃饱了,有点走不动了,看上去圆滚滚的,刘长安觉得可以把她放在地上踢着滚回去,可是想想还是算了,于是夹在了腋下带了回去。

回到小区,先是刘老太太说话算话,听说刘长安成绩很好,能够上湘大,送来了一篮子鸡蛋和一只大母鸡。

钱老头送来了扁担一挑腊肉,谢婶子提了几瓶酒来,因为刘长安也是经常在她那里买酒喝的。

麻将馆老板提了一大挂鞭炮,把梧桐树下绕了铺满,看到刘长安回来就开始放,整的小区上空都乌烟瘴气了,估计消防都会被惊动。

每年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总有人违规放鞭炮,只要没出事,城管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周咚咚又捡到了许多鞭炮,塞满了身上的四个小兜。

刘长安随口一问,便知道是周书玲散播出去他高考成绩的消息,在这样传统的老小区里,这种争气的孩子很受欣赏,高分便代表出息,大家都愿意表示下自己的赞赏和支持。

平日里经常一起打牌的牌友和麻友,都送了礼,还让刘长安摆酒,刘长安盛情难却,只好答应明天中午在梧桐树下办梧桐宴,整上两三桌宴请这些送了礼的邻居。

梧桐树下地方有限,刘长安先把运输车给开到一边去,想着有两天没有“棺教”了,今天晚上得给它补补课才行,重点讲一讲近现代史,作为汉武帝的儿媳妇,想必颇有感触,大家可以交流探讨啊。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官澹澹

晚上人散了,清净下来,刘长安拿着扫帚清理门前,扫帚在地面上留下疏疏散散的痕迹,有些交错在一起,像深山苍松下石上的棋盘,是仙人指刻的纵横。

刘长安把落下来的叶子和鞭炮屑扫到了一起堆着,留下了一片空地明天用来摆酒。

抬头望去,左右两栋六层的小楼,零零落落的有些灯光,因为窗户上的玻璃都有些年头了,看上去总比其他地方新建小区的灯火多了些昏黄的颜色,也是许多人怀念的感觉,就像课文里的“小橘灯”一样。

刘长安回房间洗澡去了。

等到夜深了一些,窗外更安静了,写了一帖字的刘长安拿着书帖来到了运输车的车厢中。

“澹澹,安好。”刘长安朝着棺材招了招手,“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为你授课良久,一来是为了让你明白斗转星移,世间事变换,二来是为了扯平辈分。”

棺材当然没有理他。

刘长安也不在意对方的反应,他既然这么说了,那便是这般效果,对方有何反应并不重要。

“我叫你的名字,是为师者的权力,希望你不要介意,相处日久,昔日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想起来的更多,你或者会庆幸除了你自己,这个世界上我是唯一记得你名字的人。澹澹,澹澹,澹澹。”刘长安叫了她三声,看来不敢应声。

“我们今天讲课,要从最近一件时事讲起,台岛故宫要把号称天下第二的行书帖,首次送赴日本展出。”刘长安恢复了自己讲课时的风格,当老师的时候他讲课的风格向来如此,今天要讲的是近现代史,但是也可以随便找一件事情开始扯嘛……反正他能扯的很。

“既然有天下第二,你一定会问我天下第一是哪个?天下第一的行书,当然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只是目前仅存唐人临摹本,真较真起来,颜真卿那天下第二的《祭侄文稿》便是天下第一了……如此重宝,要是留在大陆这边的博物馆,那必然是国家宝藏,划入绝不能送出国展览的重宝之中。”

刘长安笑了笑,接着说道,“讽刺的是,台岛方面真真不知耻,他们大概不识字也不懂历史,若是细细追究起来《祭侄文稿》的精气神,哪里来的脸还好意思把它送到日本去?真有点羞耻心,他们当跪在这篇书帖面前泣血三斗。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当年颜氏一门死于刀锯者三十余人,其状惨绝人寰,颜真卿寻找家人尸骨,仅得一脚一头骨,其悲痛万分,才写下了这篇《祭侄文稿》。”

刘长安神色收敛,“澹澹,你一定会好奇,如今台岛为什么没有资格收藏这篇《祭侄文稿》,那就要从历史上得国最正之一的朱元璋讲起来了,此人想必你也是欣赏的,早去二十年,我还去过他的陵墓祭拜,中途遇到一位长者,曾言大好河山,有这些汉家脊梁骨英魂镇守,总让人觉得民族的精气神不会丧失殆尽……”

刘长安把自己临摹的《祭侄文稿》放在了棺材上,开始娓娓道来一段段惨烈的历史。

讲完课,刘长安习惯地伸手去握自己的保温杯,却发现这是二十几年前的习惯了,如今身边并没保温杯。

“好想喝冰啤酒和冰镇小龙虾啊。”讲完课的刘长安,有点想知道许展成和任长宏现在怎么样了,估计还在湘大混日子,不过大概他们没有机会给他上课了,毕竟他们资历都那么老了。

也不一定,有些老教授就喜欢上课,学校安排不安排,还是得看他们自己的意思。

“澹澹,你一定没有吃过冰镇小龙虾吧。”刘长安敲着棺材,“不过你身份尊贵,记得那时的夏天也挺热的,每年夏时上官家的赏冰宴,可是大名鼎鼎的啊,连皇子皇孙也眼馋的很,毕竟很多人只能等着幽馆开了用冰鉴装回一些,而你上官家却有自己家藏的冰山。”

接着刘长安又讲起了近代华夏民间用冰曾经被国外垄断的事情来,毕竟这些偏门历史,是在刚才的正史课程中不会提到的。

“你能闭嘴了吗?”

一个愠怒而烦躁的声音响了起来。

这个声音刘长安听过,就是那天开棺的时候,上官澹澹和他说了一句话的声音。

刘长安东张西望,确定了车厢里只有自己,也没有什么广播和喇叭之类的东西,然后目光落在棺材上。

“澹澹,是你?”刘长安有些高兴地说道,讲了多少晚课程了,总算有些回应了,也证明了自己讲课是有实际效果的,她确实听得到。

这次问话没有回应了,可是刘长安也不介意。

“可你这犹如在空旷的地方说话的声音怎么传出来的啊?金属作为原子键晶体,含有较多的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阻力小,传音快,可是也没有听说利用棺材板传音的啊。”刘长安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那你现在是清醒的状态?你清醒的状态,却愿意躺在这棺材里不见天日封闭逼仄的地方,也不想出来?这让我想起了当年我在始皇陵里转悠的时日,不过那地方可大多了,而且也十分有趣,我还见过有工匠也侥幸未死的,他还期待我能够带他出去,可惜他还是没有等到我开辟了通道就死了……”

刘长安突然想起了什么,没有再说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