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9章 大唐重视科学(2 / 2)
而且华夏人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经知道了太阳系的存在,并且制作出了能够计算太阳轨迹和星星轨迹的浑天仪。
后世不少的崇洋媚外的人总觉得华夏在科学技术上比不上外国人,总觉得自己的老祖宗不科学。
其实,老祖宗的是很科学的,相当的科学的。
当然,有些时候,迷信和科学却是不分开的,有些人说科学到了最后,就成为了神话了。
这也不奇怪,当一个人类制作出了一些药剂,能够让人拥有强大的力量,永生的力量,就好像是神灵一样。
那么,科学就变成了神话了。
就好像是漫威宇宙一样,存在着神灵,但是也存在着科学。
绿巨人啊,宇宙飞船啊之类的,也存在雷神之类的东西。
所以,科学和神话,很多时候都是傻傻分不清楚的。
不过,为了大唐的稳定,李泰在宣扬科学的时候,也带着一些神话色彩。
例如大唐的科技,其实是神灵早就拥有的,我们现在发展科学,是为了早日实现远古时期的神话时代。
当然,这个过程很漫长,至少得是几千年,上万年的科学研究,我们才能够见到神灵。
神路已经断绝,最后的神灵是老子。
而身为老子的子孙,李氏皇族为带领大家,用科学的办法好好的生活下去之类的。
华夏的古代科学几乎都披着一层封建迷信的外衣。
例如在春秋时期记载着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但是,因为当年正好发生了巨大的灾难,所以哈雷彗星被说成了是灾星,后来每一次哈雷彗星的出现,都被说成是灾难出现的前兆。
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早160年。
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在实测中他认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
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明朝时期,一名锦衣卫万户利用火药制作成了火箭,将自己送上了天空。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