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再次遭遇(2 / 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欲书阁]https://yushuge.vip最快更新!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与同样是高纬度国家的加拿大一样。夏粮占了俄罗斯粮食产量的七成。因为连续数年的军备竞赛对国民经济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加上历年以来自然灾害频繁降临到俄罗斯的大地上,到战争爆发前,俄罗斯的粮食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了。按照俄罗斯的官方说法,虽然俄罗斯还没有成为粮食进口国,而且随着大量可控聚变核电站投产,可以通过工业化农业生产来解决恶劣气候对粮食生产产生的影响,从而使俄罗斯成为产粮大国,但是实际情况是,到曰年底的时候,俄罗斯战略粮仓里的粮食最多只能够全国消秘个月,而不是俄罗斯官方政府订下的口个月。更要命的是。战争初期,俄罗斯的战略粮仓上了共和国天军主要轰炸目标清单,在2馏年月底之前就被悉数摧毁,只有不到三成的储备粮及时疏散转移。如此一来,俄罗斯的战略储备粮实际只能满足的天的消耗。虽然通过配给等方式,有效的降低了粮食损耗,更加合理的利用粮食,但是受战争的影响,俄罗斯在毖年春季的粮食产量大大降低,远没达到平时标准。甚至离俄罗斯当局订下的最低标准还要低得多。
说得不好听一点,如果不是美国的“慷慨援助”在第二轮进攻战役开始前,俄罗斯军民就已经在饿肚皮了。
必须承认,美国的援助不但及时,而且效果显著。
要知道,美国不但是世界上仅次于共和国与印度的第三大粮食生产国。还是全球头号粮食富裕国,占到全球粮食自由贸易量的4成。
即便按照平时的标准二美国富裕的粮食也能养活3亿人,按照战时的配给标准,至少能够养活引乙人。也就是说,如果能够解决运输问题,即便俄罗斯的粮田颗粒无收,也能依弈旬书晒细凹曰甩姗不一样的体蛤
问题就在这里,如何将粮食运往俄罗斯。
从理论上讲,运输根本不成问题。按照俄罗斯提交给美国的援助请求,在2馏年年底之前,俄罗斯需要大约劝万吨粮食才能平安过冬。事实上,因为没有想到共和国陆军能够如此迅速的扫荡内高加索地区前面提到过,这里是俄罗斯最主要的产粮区。而且对乌克兰构成威胁,所以俄罗斯耸局严重低估了粮食缺口,实际需要的粮食不止,劝万吨,而是差不多四万吨,大约三分之二的俄罗斯人俄控区,即大约妇。万俄罗斯军民需要由美国提供的粮食度过寒冷的冬天。客观的讲,如果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运送沏0万吨粮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要知道,每年从美国运出去的粮食高达!亿吨。如果用载重量力万吨的散装货轮运送,并且由凹艘散装货轮组成船队,在美俄之间往返一次只需耍2个月的话,只需要,支船队就能在曰年的春天到来之前。将俄罗斯需要的互凹万吨粮食送到摩尔曼斯克。出于安全考虑,美国当局还可以用其他船队里的散装货轮。多运送劝万吨粮食。
问题是,在战争时期,运送凹万吨粮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拿船队来说,美国与俄罗斯征用的民用船只,首先得用来运送支持俄军作战的武器弹药与重型装备。虽然不会用散装货轮运送弹药与装备。但是从战争考虑,也得首先用来运送提供给军火工厂的各种原材料。特别是用来生产武器弹药所必须的。而俄罗斯又没有办法生产、或者产能跟不上的重要战略物资,比如稀有金属矿石。
也许有人觉得奇怪,早在2衅前。俄罗斯就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稀有金属生产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稀有金属矿石出口国之一,不然美国也不会与俄罗斯走到一起,那么俄罗斯就不应该缺乏稀有金属矿石。事实是,俄罗斯的稀有金属矿藏全部在乌拉尔止以东,在欧洲地区没有产地因为美国可以通过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港口继续获得稀有金属矿石。所以共和国才会轰炸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港口,并且出兵占领勘察加半岛,切断从俄罗斯远东地区通往美国的海上航线,美国在阿拉斯加与阿留申群岛做文章,也是想趁机打回勘察加半岛,打通前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海上航道。更要命的是。从战略安全考虑,在田年之前俄罗斯就将绝大部分军火厂转移到了乌拉尔山以西的欧州地区。
工厂可以转移,矿藏却难以转移。
如果俄罗斯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会在欧州地区修建足够多的物资仓库,囤积足够军火企业消托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的稀有金属矿石。问题是,俄罗斯没有这么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俄罗斯当局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的丢掉整个,亚洲地区。
当然,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柿结秘密同盟条约的时候,俄罗斯与美国就达成协议,以最低的价格把稀有金属矿藏卖给美国企业。而且由美国企业负责将购买的矿石运回美国,而美国当局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即保证在俄罗斯需要的时候,将其战略储备仓库里的稀有金属矿石无条件的返还给俄罗斯。
众所周知,在超导时代,沾着电的东西,几乎都与稀有金属有关。
可以说,战争时期稀有金属的消耗速度非常惊人。按照共和国当局在战后公布的相关数据,大战期间。共和国的军火工厂每个。月就要用掉大约甥万吨稀有金属矿石,算上其他工业,共和国每月就要消耗掉接近奶万吨的稀有金属矿石,而这几乎是曰年全球稀有金属矿石产量的3成!
就算俄罗斯的工业实力远不如共和国,而且只照顾军火厂,根据俄军弹药消耗与装备损耗估计,俄罗斯军火企业每个月需要大约如万吨稀有金属矿瓦
看上去不妇良多,可是运输却很麻烦。
要知道,美国战略储备仓库里的稀有金属矿石都是经过初加工的精矿石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储备成本,因此对运输的要求非常高。别的不说。运送吨精矿石,就需要运走大约同等重量的包装箱,以及差不多是其2倍的维护设备。也就是说”艘载重力万吨货轮”次只能运万吨矿石。如此一来,以,支船队运送劲万吨,2个月往返一次计算,也需要2支船队向俄罗斯运送稀有金属矿石。
除了运输上的麻烦,还有装卸上的问题。
总而言之,对美国与俄罗斯来说。最优选择是守住乌克兰粮仓,至少守到8月份,等到收割完粮食再后撤也不迟。只有在最优选择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才应该考虑由美国向俄罗斯运送三四万吨救急粮。
站在这个立场上,俄军的作战方向也很明确,那就是在8月之前,死守乌克兰。
换个角度来看的话,美军的方向就没有这么明确了。
死守乌克兰没有错,可是有必要把防御提到这么高的位置上吗?
要知道,第二轮进攻战役结束的时候,共和国陆军已经获得了进军乌克兰的资本,比如从罗斯托夫与沃罗涅日就能两路并进,以双箭头的方式扫荡乌克兰大平原。因为在第耶伯河以西,没有多少对防御有利的天线,所以俄军只能在这条从南到北横贯乌克兰,最终在第耶伯溺谷注入黑海的大河西岸设防。不管俄军有没有办法守住防线,都意味着将半个乌克兰平原拱手让给共和**队。
当然,丢掉大约一半的夏粮还不是主要问题。前面多次提到,欧盟迟迟不肯参战,与共和国还没有把战线推进到莫斯科有关,只要共和**队到达莫斯科郊区,欧盟就
当然,欧盟参战的根本目的不是与共和国瓜分俄罗斯,而是要在东面建立一道战略屏障,避免与共和国直接接触。如此一来,欧盟不但要出兵俄罗斯,还要控制俄罗斯西边的几个独联体国家,特别是乌克兰。从战略上讲,欧盟至少需要控制半个乌克兰,即第耶伯河以西地区。不然就不可能在东欧大平原上建立起一道足以让共和国承认欧盟在欧洲霸主地位的战略防线,也就无法维持与共和国的同盟关系,从而使所有行动失去意义。
由此可见,乌克兰沦陷与莫斯科沦陷的意义完全一样。
换句话说,当共和**队推进到第耶伯河东岸的时候,欧盟还会稳坐钓鱼台吗?
暂且不说欧盟会不会参战,做个假设,即欧盟会参战,由此会产生多大的影响,特别是会对美国、以及美欧关系产生多大的影响?
要知道,美军还在俄罗斯帮助俄军作战呢。
也就是说,除非美军用数万名官兵打了一次酱油之后就打道回府,把俄罗斯的命运留给俄罗斯人,不然就不可避免的要与欧盟军队兵戎相见。到这一步,即便欧盟与美国都不愿意向对方宣战,也很有可能完全敌对。
当然,占据主动权的肯定是欧盟。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欧盟国家的领导人相信美国会战败,就会毫不犹豫的以共和国盟国的身份向美国宣战。到这一步。美国的日子就难过了。
客观的讲,欧美很有可能宣而不战,特别是在美国特别克制、即尽量避免与欧盟军队在战场上遭遇的情况下。欧盟当局也不会迈出致命的一步。问题是,只要宣战,欧盟就没有理由不履行盟国义务。站在共和国的立场上,只要欧盟答应提供港口,并且支持共和国海军舰艇在北大西洋上作战,就能使战争变得更加简单。说白了,要是让共和国的潜艇进入北大西洋,哪怕美国拼尽全力建造反潜战舰,其生命航线都会受到致命威胁,而且必然会因为丢掉北大西洋的制海权而输掉战争。
由此可见,从战争目的上讲。美国与俄罗斯完全一致,即守住乌克兰。
差别就在实现自的的手段上。
虽然俄军高层一直在叫嚣着发起战略反击,打过乌拉尔山,但是在具体战术上,俄军高层几乎都主张坚壁清野,固守每一条河流与每一座城市,用库图佐夫元帅对付拿破伦的办法来对付袁晨皓指挥的共和国大军。问题是,当今的共和**队肯定不需要通过烧柴火的方式来抵抗严寒。也不需要以掠夺的方式来获得过冬的粮草。事实上。因为没有牲畜。粮草这个说法就不贴切。也就是说,坚壁清野的战略对阻挡共和**队的步伐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使共和**队的进军行动变得更加顺畅。可以说,俄军高层这种言行不一的态度,正好反映出了俄罗斯的根本问题,即在全线崩溃的情况下。俄军需要鼓舞士气的口号,却不敢冒险发起反击。
与俄军高层截然相反,美军将领说得少,做得多。
在反击还是防御的选择上,从杜奇威到身处前线的美军指挥官的真度完全一致,即只有积极主动的反击,才有机会挫败共和**队的下一次进攻,任何侥幸心理,或者逃避态度都丧失主动权,再次遭受惨败。
实际上,在6月的第一天,杜奇威就联系了契力亚科夫,并且告诉俄罗斯总统,应该积极组织一次目标明确、规模庞大、行动迅速的战略反击行动,牵制共和**队,从而放慢战争节奏。
当时,契力亚科夫肯定满口答应了下来,只是没有兑现。
这也不能怪契力亚科夫,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俄军主力部队、即在战前组建并且成军的部队基本上全军覆没,仅有的几个主力师也在亚洲地区。也就是说,在共和**队面前的几百万俄军。除了少数是再服役的退役军人之外,绝大部分都是民兵、以及刚刚招募的青壮年。不管美国为俄罗斯提供了多少武器装备。也不管美国的军火有多么先进。这样的俄军,别说发起战略反击。能够呆在阵地上等共和**队攻过来,并且勇敢的面对死亡,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显然,杜奇威也明白这个问题,所以没有逼迫契力亚科夫。
问题很明白,俄军是指望不上了,要想发动战略反击,就只能依靠美军。可是当时美国陆军在俄罗斯只剩下了口个师,这么点兵力别说战略反击,就连发动一场规模有限的战役反击都不够。当然,美国可以增兵,而且杜奇威也是这么做的。问题是,等到美国的增援部队到达的时候,发起战略反击的最佳机会,也就是第二轮进攻战役结束后,共和**队进行部署调整的时期已经过去了。面对已经部署到位的共和**队,别说反击,就算是正正当当的进攻也不见得能够占到便宜。
到这一步,杜奇威不得不放弃战略反击的想法。
当然,放弃想法,不等于问题就不存在了。谁都知道,共和**队不存在美俄军队的那些问题,而且袁晨皓也不会在进攻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所以随着天气转暖,共和国陆军肯定会再次发起进攻。
不管怎么说,杜奇威肯定不会忘记。如果让共和国陆军抢先发起进攻。就算美俄军队全力以赴,得到的也是失败,区别只是多大程度上的失败。
对杜奇威来说,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化解危机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积极主动的发起进攻,而且是抢在共和**队之前发起进攻。
在杜奇威看来,如果能够精心策划。还有可能借此机会化危为机,夺回战争主动权!
看^手^打^小^说^就^来www.cilook.cn思^路^中^文^网~
最新章节请到yushuge.vip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