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定下章程二(1 / 2)

加入书签

慕紫从记忆里知道家里的男孩子满六周岁就会去平安村的学堂读上一年书。

祖父祖母说虽然没有条件让大家去考科考,但是起码能让子孙去学学认字不至于大字不识

不是偏心不送女孩子去上学,而是这个时期根本没有女子学堂。

那些大户人家都是请夫子回家教的。

他们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连男孩子也只能上一年学堂认认字而已,毕竟真的一直读书那要交的束脩不是目前他们这个家庭负担得起的。

这些年光送孙子辈去学堂学一年已经很吃力了

家里都是省吃俭用!

女孩子就交给男孩子回家自己教,学堂里学什么回家就教家里的姐妹学什么。

因为这些原因他们堂兄弟姐妹之间感情也特别好!

在古代的乡下地方,一辈子老实务农的祖父祖母这些想法真的很让慕紫吃惊感慨。

不是谁都能认为农村娃要上学堂,毕竟生存已经很难了。

还尽量一碗水端平的,不管资质好坏都是一视同仁,要知道一个家族倾其所有培养一个人的多的是。

但是这样的话那个人可能会有优越感,那些没办法去读的又打从心里不服气。

久而久之再好的感情也要磨没了,祖父祖母真的是让慕紫打从心里敬佩!

就算是在现代也有许多高学历父母不擅长教育孩子

而他们却把这个度掌握得很好,让家里人拧成一股绳。

这时二伯母开口了:

“爹,娘,我今天回娘家借了十两。

这几年娘家的豆腐生意也是马马虎虎,并没有存下多少钱。

再加上我侄子定亲了,成亲的日子还没定下来,但是也是要使银子的时候。

娘家没什么余钱,我爹爹让我跟你说一下,没能帮上什么忙心里很过意不去。”

二伯母家在镇上,家里在卖豆腐的,生意还不错。

但是日子也就过得去,因为没有土地平时吃的粮食都是要买的,确实也没有余钱。

这年头普通老百姓日子都不好过,慕紫对了这个时代有了更深的了解。

“亲家这是说的什么话,你娘家日子也不好过,能借十两给我们怕是家里的日子也紧巴巴了。”

祖母陈氏接过方氏手里的十两对她吩咐道:

“明天带十个鸡蛋再到菜地里割些菜带回娘家,替我们谢谢亲家。”

“娘,我回娘家借五两。”

沈氏紧接着说,也把手里的钱递给婆婆陈氏。

慕紫的外祖家是二十年前逃难到这里的,在大埔山下不远处落户。

那边叫平安村住都是当年各个地方逃难来的

村长是后来住下来的这些人里面选出来的识文断字的一位长者

大家都是逃难来的没有谁排斥谁,一村人也团结。

村名就由村长取的,寓意大家平安逃难来也希望以后大家都能平安过日子。

因为有不少逃难来的以前条件不错认识字,所以平安村是附近几个村里唯一有学堂的。

相比去镇上近些,这样一来附近的孩童要上学基本都是在平安村上,束脩也比镇上便宜。

村民各来自不同的地方,村里姓氏很多。

与慕家村中间隔着一条河!

这里的原住民都是住在河这一边,因为大埔山山上有野兽,隔着河住比较安全,河这边有六个村。

大埔山是呈七字型,最靠里面的李家村一面临山一面临水与陈家村比邻

陈家村有一座石板桥连着河两岸,附近几个村要去平安村都要从这座桥上过去。

陈家村一面与李家村靠着,一面临水,另一面就是慕家村

慕家村再过去就是刘家村,刘家村与靠山镇之间只隔着一条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