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335节(2 / 2)

加入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欲书阁]https://yushuge.vip最快更新!

这是国家的藏书机构,遇到孤本、珍本,就抄录一份,甚至还承担勘误、校对的职责,前唐时代的老手艺了。

里面办事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几乎每天都有活。为此,有专门的拓印、装书、修订、造笔工匠,可见一斑。

有时候,里面的学士还要给天子、皇子、公主们讲学,其实是一门好差事——对学士而言。

邵树德来到此间后,官吏们纷纷行礼,他挥了挥手,让人各司其职,该干啥干啥,自己则找了个地方坐下,审阅书院里刚刚翻译、校对、抄录完的书籍。

第一本是有关医学的。

在医学这条路子上,阿拉伯人是比较奔放的,因为他们公然解剖人体,获取知识,这就比较那啥了。

在中国古代,或许也有人做这类事。但往往社会压力极大,不得不偷偷摸摸,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以至于到了清代,医师们仍然痛感解剖知识的匮乏。

邵树德不知道阿拉伯社会对这种事的容忍程度如何,大概是比较宽容的。因为在一百年后,有位叫依本·西拿或者阿维森纳的布哈拉人,就整理前人资料,推陈出新,写了本《医典》,内容涵盖解剖学、外科学、药学等方面,非常大胆。

其实,在这一时期,阿拉伯、波斯的医学还是有可观之处的。他们提出了不少概念,为后世所引用。比如,糖浆(syrup)、苏打(soda)水等词汇,就源自阿拉伯语。

他们与中医一样,非常喜欢用软膏、搽剂,两国医学颇有可通之处。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秦鸣鹤用景教刺络放血术给唐高宗治疗风眩。

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治疗白内障,就是请擅长此道的婆罗门僧人。

而阿维森纳的《医典》中,也收录了17种中国药物。

闭门造车,水平越造越差,还是需要交流。

第二本是有关乐器乐谱的。

邵树德露怯了,看不太懂。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实在有点差,不过没关系,交给专业人士就行。

第三本是天文方面的。

他看了看,有点离谱,居然是地心说。

这本书应该不是阿拉伯人写的,而是他们翻译了古希腊的相关学说后,自己进行阐发,写的一本书。

地心说当然是错误的。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你怎么证明它是错误的呢?是不是需要天文望远镜?

想起内务府那一地鸡毛的眼镜产业,他只能叹一口气。到现在还在用天然水晶磨制镜片,成本极其高昂,产量十分低下,有点离谱。

但天文与航海密不可分,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近海航行的难度很低,因为有陆地参照物,但你若想离开海岸远一些,深入大洋,那么如何定位就很重要了。

东晋僧人法显在访问印度乘船回国时曾记述:“大海弥漫无边,不识东西,唯望日、月、星宿而进。”

是的,在大海上可以靠星辰定位,但此时的技术还十分落后,误差很大。这从九成九以上的船只仍然走近海就能看得出来,偶有进入深海航行的,经常偏航。比如,从明州出发前往日本的船只,就经常跑到朝鲜去,这就是在大海上偏航了。

想到此处,他猛然惊醒,喊道:“韩全诲。”

“陛下。”韩全诲走了过来,躬身行礼。

“波斯使者走了没?”他问道。

“已行十余日。”韩全诲答道。

“派人追上他们,就说如果能从巴格达图书馆——”邵树德说了一半,又摇了摇头,道:“算了,这样太操切了。让李守信过来见朕。”

李守信是鸿胪寺少卿,建极十四年随驾西征,同光元年返回。

在结束西征,返回长安的路上,邵树德就萌生出了派人出使西方各国的念头。

回到长安后,因为随驾出征甚久,邵树德不好意思立刻就让李守信出使,于是便放他在家休息了一年时间。

现在么,似乎可以行动起来了。

第081章 三个任务

李守信很快就来了。

邵树德亲自起身,为他煮了一壶茶,引得集贤院的人纷纷侧目。

我们天天抄录书籍,甚至某地发现的碑文、墓志都拓印回来,编纂成书,眼睛都快瞎了。当年五老过来抄书,更是有两人暴卒于位,也没见圣人这般热情啊。

酸了,酸了!

“陛下……”李守信也有些感动。

“坐下,先喝茶,咱们君臣闲谈一番。”邵树德呵呵笑道,拉着李守信入座。

李守信眼眶微红,感动无比。

当然,作为圣人非常信任的心腹,李守信对今上太了解了。

说句不好听的,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而求的具体是什么事,他大概有数。

不就是出使西方嘛!

早在三十年前,他爹李杭就作为圣人最信任的说客,多次出使各镇,为皇夏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父亲年事已高,疾病缠身,目前在家养老,不可能再出使了。那么,这事就只能由他来干了。

“李卿可听说过花拉子米这个人?”邵树德问道。

最新章节请到yushuge.vip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