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25节(1 / 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欲书阁]https://yushuge.vip最快更新!
首次吏部资考。
经尚书省与吏部共同筹记:今岁资考人数,共五千三百零二员。
第126章 同中书门下三品
说起需求造就市场——
姜沃很快就感慨起另一件事:此番吏部资考事,还将大唐印刷术的普及,往前推了一步。
史载,印刷术初创于唐代。
然虽有印刷术,大唐实则还是手抄为主流。
印刷术实渐兴于五代之后,直到宋时才算真正进入印刷术时代,甚至又出现了活字印刷这项新的发明。
姜沃至此世后,也很快发现,身边实在是很少有印刷品的。
基本所见文字都是手抄版。
此时除了官方宫廷会印刷用于典藏的书籍外,民间的印刷术基本只停留在印历书上。
只举一个例子便可知:偌大的长安城,只有东市上有两三家印刷铺子。
基本也只会印历书、佛经、道文等。
并不是印刷本不好,只是一来雕版印刷术刚面世,时人的观念还没转过来。二来,也是没有大量的市场需求。
此时人若是需要一本书,从固定思维来说,最先反应肯定是手抄一遍。
而从经济考虑也是手抄:总没必要为了一本书,就去专门雕印一回。有这个财力和等着雕版的功夫,早就抄完了。
直到现在,有了需求。
最先发现苗头的,还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国子监人——骆宾王和崔朝先后向姜沃说起了此事。
骆宾王是来借书的:国子监算学科的讲师和学子一直都是最少的,如今他们手里的《算经》以及平素所学的《算学笔记》,不免要被人排队借阅抄写。
其余较为罕有的书籍,也是分外抢手。
考期临近,学子们又要背书,又要抄书,简直是蜡烛两头烧。
骆宾王就是来向姜沃求借一本《缀数》。
如今要借这本书的学子,已经排到十月资考后。
与他们思维不同,姜沃第一反应就是,复印。
姜沃就道:“你们这么多人需要此书,便去印书铺子雕出板来,直接印出几百本来不好吗?”
“且资考又不是一回。去雕版后,还能把版子留下来,将来再需要再印就是了。”
骆宾王:……是哦!
其实有时候,人只是需要跳出一下思维定式。
姜沃见骆宾王如梦初醒一样,拿着《缀数》去搞复印版了。
估计有他这么一搞,国子监很快就会出现雕版印刷风潮。
只是,据姜沃所知,洛阳城内只有一家刁家印刷,估计难接下这么多单。
于是这一晚,姜沃还问起崔朝,国子监近来抄书事。
崔朝就与她讲了个乌龙:
抄书这件事,许多时候都是传递链——比如甲有原版,借给乙,之后乙又借给他的好朋友丙,丙再借给他的人脉丁……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如果中间一个人抄错了,那这条链上剩下的人就惨了。
若是《九经》等文科书,偶然有个别字漏字,有时候影响不太大。
但《算经》可就不是了。
近来国子监学子们是飞速抄书中,更有许多学子发动钞能力雇人抄书,给足了钱让人通宵达旦尽快抄给他。
忙中出错也是难免的。
近来就有几十个学子,为了一道算经上的题不对,一路吵到国子监算学博士(讲师官职)那去。
吵了半天,发现原来他们是一条抄书链,从第二个人开始,就抄错了行……
姜沃想到他们耽误的复习时间,感慨道:好惨。
雕版印刷的好处又多了一条:印刷版的出错率低。
姜沃便问崔朝道:“我记得你在长安东市也有一家印刷铺吧。”
崔朝很快领会她的意思:“你是说,在洛阳也设一家?”
姜沃颔首。
这会子设印刷铺,完全不愁没有市场。
最新章节请到yushuge.vip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