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二婚夫妻 第150节(1 / 2)
楚立业,从第一次高考紧张到手指哆嗦,到第二次高考被京大华大抢录,这之间的蜕变,简直惊人。
搞教育学的人都知道,让一个在重大场合紧张过的孩子放松下来,这个难度大到难以想像,即使你不停模拟那种场景,强化脱敏,等实战来临,紧张依旧不可避免。
楚立业却做到了。
对楚立业来说,苏星夜就是他生命中的里程碑式的老师,他还是考上大学以后,才知道苏老师在这一年里,所扮演的角色。
原来,妈妈所有的转变,都是因为苏老师的开导,原来,每次吃饭那些让他会笑起来的话,也是苏老师让妈妈分享的,晓扬几个拉着他出去放松心情,也是苏老师授意的。
没有苏老师,他可能依旧是那个,不会说话,不会交流,闷不吭声,满心抑郁,考试紧张的楚立业,那份感激之情,在他心里发酵,越来越深刻。
所以接到这份问卷的时候,他无处可说的感激之情,有了倾诉口。
他在问卷的空白处,写了很长的文章。
‘……家宝的那封信,给我开启了新的大门,那天,我带着厚厚的眼睛,听着广播里的声音,畅想着苏老师带他们在冰面滑行的场景,满心羡慕,那时候,我觉得我的情感已经麻木,可是回到房间,趴在桌子上做题的时候,我哭了。’
‘苏老师没有教过我任何一个学科,可是,我依旧把她当做我的人生导师,我人生的里程碑式的导师,现在,我内心蓬勃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是苏老师帮我唤醒的。’
‘现在想来,苏老师对我的教育,润物细无声,第一年高考结束,妈妈满心绝望,不断自责,拜托她帮助我,可是苏老师从来不对我说教,更不和别的长辈一样,把我当个小孩,心疼安慰,她用她的教育成果,带动我。’
‘教育成果就是她的孩子,苏老师有四个孩子,老大是个百科全书,我和他探讨文学,那种合拍让我喜悦复苏,老二是个机灵鬼,我在他的店铺打工卖肉夹馍,见过千人千面,学会交流,老三是滑冰天才,滑冰场里被人耻笑,他绝地反杀,那种刺激,让我热血沸腾,老四是个百灵鸟一样的可爱妹妹,每每听她唱歌,我都能听出欢乐。’
‘苏老师到底做了什么呢,细细想来,她好像什么都没做,可却又真真正正什么都做了,我那无处安放的紧张,就在和她的孩子们一次次的玩耍中,消弭与无,我开始爱说爱笑,充满自信。’
‘高考的前一天,奇迹的,我竟然真的没有一丝紧张,我的神经高度活跃,大脑积极亢奋,心里想的是,快来吧,高考,我准备好了!’
‘那天下午,我照例走近那个肉夹馍小店,和苏老师家的老二说说笑笑,听他说着家里的趣事,卖完那天所有的肉夹馍,第二天,精神奕奕,参加高考,然后,我来了京大。’
那份问卷只有一张纸,楚立业要说的太多,他又加了一张纸,粘在一起,和其他人的一起,送回到松明远的办公室。
正是这样一份特殊的调查问卷,让松明远如获至宝。
那篇文章,他读到几乎能背诵下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字里行间,他能感受到那种感恩,对苏老师救赎他的感恩。
苏老师这三个字,也牢牢刻在了松明远的脑海中。
他当即联系到语言文学系的楚立业,详细询问苏老师的情况。
有人愿意倾听,并理解这种情感,楚立业很是开心,因此,和这位松明远老师,以苏老师为纽带,建立了联系。
从此,苏老师家里有什么喜事,他都会记得和松教授分享,他知道,松教授欣赏苏老师,这些喜事,松教授知道,肯定是无限欣慰的。
松明远确实欣慰,欣慰之余,更是惊叹,在他心里,苏星夜的优秀,无人能及。
所以,当听到苏星夜要参加那年的高考,他当机立断,立即找校长,以个人名义担保,开了一封保送函,他想,不管苏星夜考到什么程度,他愿意让她当自己的学生。
可没想到,她没接受,正当他无限遗憾的时候,再次听到让他惊掉下巴的消息,苏星夜是那年的省状元。他几乎喜极而泣,立即联系招生考试,听到苏星夜选了他们教育学院,他都忍不住感叹,这是宿命,也许,是上天的安排,他们教育界,在这个世纪,注定要出现这样一个人物,一个里程碑市的人物吧。
然后,他找到校长,成为了苏星夜的老师。
苏星夜并不知这里面的波折,还是有一次楚立业说起这件事,大家才知道,还有这些缘分在里面。
沈家宝和沈月月说完,苏星夜也笑着点头,“嗯,谢谢你们立业哥。”
沈家宝和沈月月相视一笑,他们明白,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为,他们的妈妈,太优秀,因为优秀,所以才有后面的这一切。
这就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第103章 有对比就有伤害
三人一路说说笑笑回家, 原本想着回家一起做饭的,没想到一到家,家里竟然有人已经开始做饭。
“舅, 你怎么来啦, 这饭都做上了,不是说好, 我们做好饭喊你的啊。”沈家宝朝厨房伸头一看,立马洗手帮忙。
沈月月也戴上围裙要帮忙, “舅,你今天不忙啊。”
苏夏阳的一个楼盘, 设计图送审已经通过,前期规划、开工许可证都已经办下来, 这些天,他在筛选施工单位,各家走访, 忙得脚不沾地。
苏夏阳声音亮堂, “忙完了, 建筑单位已经定下来,择日动工, 这不,你们舅妈带着暖暖回去住几天, 家里也冷清, 我一想, 这也没什么事,先过来做饭吧, 晓扬刚打电话过来了,说晚点回来。”
有大哥和孩子们动手, 苏星夜就不掺和了,她把水果拿出来,准备洗洗当饭后水果,听到苏夏阳的话,有些就惊讶,“哥,你这速度,挺快啊。”
据她所知,一个房地产项目,光前期准备,半年一年的多得是,她哥这个,两三个月就能动工,速度很不慢。
事情办得顺利,苏夏阳即使不迷信,也是高兴的很,“这不是,第一呢,这片地啊,没什么大建筑,就几个住户,我拆迁就好拆,第二呢,就得谢谢家宝,给我介绍的设计院。”
他原本还愁着在京市不太熟悉,找设计院有些没头脑呢,家宝就给他推荐个靠谱的,和华大合作的设计院,水平没的说。
“这不,许可证办下来,我找好施工单位,就等开工了。”
他看沈家宝,“回头,你那个同学,请他吃个饭。”
他说的就是江寒了,沈家宝嘿嘿笑,大气摆手,“舅,这算啥啊,你放心,江寒那里,我分分钟就替你谢了。”
让苏夏阳说,家宝这孩子,天生做生意的料,什么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就带着一股子江湖意气,让人听得心里舒坦又热乎。
他笑呵呵的,“你别说,设计院的人说啊,你那同学,江寒是吧,江寒这水平,很可以啊,和你一样,大二吧,人设计院出了三分设计图,我开始没看名字,选好才知道,我选的那个,还就是他设计的,那房子设计的,真就和你们妈妈说的一样,客厅大,采光好,空间利用率非常高,这水平,不一般。”
决定进军房地产之前,他是做了很多功课的,用苏星夜的话说,这个时代,是房地产新兴时代,市场环境,好一点说,是活,负面地说,就是乱,为了挣钱,各种粗制滥造不在少数,很多开发商,无设计无监管,这种建筑,在后期,肯定是各种潜在危险的。
所以,他之前就想好了,不管什么,不说做到最好,总要问心无愧,从设计院到施工单位,他都多方考察过,正是因为多方对比过,才知道江寒的设计,水平有多高。
沈月月和江寒一个学校,又经常在图书馆遇见,她是知道江寒多努力的,“舅,你不知道,江寒哥高中的时候就可厉害,就我们每人一个的小阁楼模型,你还说好看那个,就是江寒哥送我们的,他每天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图书馆,有天分又努力,特别厉害。”
对于自己的同学兼好友,沈家宝更是不吝啬夸奖,“你看着他沉默寡言,不显山不漏水的,国内好几个设计大赛,他都是一等奖,在业内也算小有名气啦,嘿嘿,现在,他兼职的那个设计院,好些客户指明让他出设计图,可厉害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