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剧本杀店开始 第617节(1 / 2)

加入书签

“老板你给汪班主派活了?”冯灵大大的眼睛里满是问号。

江祺:……

行吧,冯灵啥都不知道。

“那江茶你知道……”江祺又看向江茶。

江茶摇头:“老板你是知道的,第6次会议在即,我请了一天假出去蹲了一天,并不是所有的事情我都能看到。”

“哦对了,我出去蹲的那天看到您父亲了。他买了些茶叶走关系走人情,礼不重,不过您没有告诉您父亲市长不喜欢喝茶喜欢喝气泡水吗?”

江祺:?

这事你也没告诉我呀!

而且送点薄礼走关系,不送茶叶,送气泡水这像话吗?

搬一箱气泡水去给市长送礼这像话吗?

“不重要。”江祺只能这么说。

手指在桌面微微敲击,面前的蒸蛋已经凉到不冒热气,江祺瞥了一眼远处已经吃完一盘,顶着周围人可以杀人的视线去打第2盘菜的汪平修。

汪杏花的方案已经很好了呀。

江祺想。

《采桑女》有观看门槛,注定不可能像《皇女传》那样大火。与其追求利润,不如追求名声。

汪杏花选择通过之前巡演有合作的大剧院老板的关系,邀请业内知名人士,记者过来观看首演,让行业大佬给《采桑女》背书,如果可以的话还能送点礼拜托他们帮忙宣传一下。

这样的宣传方案在江祺看来已经非常不错了,还能怎么改?

难不成还真的能在这个戏曲式微的当下,把冯灵打造成一个国际巨星吗?

这多少有些天方夜谭吧。

江祺觉得汪班主会这么想,还是因为他没有玩透手机,不够了解当代。

作为一个戏曲演员,冯灵已经很有名了。

这点看《皇女传》的票价就能看出来,只要冯灵愿意,她以后在游乐园戏院里演半年,出去巡演半年,不光她自己可以名利双收实现财务自由,顺带还可以帮助戏团成员们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

名气是需要积累的,辈分和地位是需要靠时间来沉淀的。

照这个进度,再过20年,冯灵就是戏曲圈响当当的大前辈,成为可以帮新生戏曲演员背书的存在。

这么想着,江祺不由得又看向汪班主。

他还想怎么做?

第530章 你管这叫躺平?

3月7日,《采桑女》首演。

为了迎接采桑女观众团的到来,江祺特意空出雪村大部分房屋用于住宿。能被汪杏花邀请来的,不是之前合作过的各大剧院的老板,就是知名戏曲演员,或者像殷菲那样的依旧活跃在这行的前知名戏曲演员。

都是业内知名人士。

得热情接待。

为此,游乐园派出了汪杏花、汪平修、沈骊蓉和佩吉校长组成的接待天团。

佩吉校长负责接待各大剧院的老板,汪平修和沈骊蓉负责接待记者和戏曲演员,汪杏花从旁协助。

谁能想到堂堂戏院的经理,这次首演活动的发起人,最后只能负责从旁协助呢?

从各个观众到达浔城开始,汪平修就忙得不亦乐乎。

虽然汪平修才刚来这个世界一周,3月6号才玩明白手机,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浔城市中心的商场,目前只看过戏团《采桑女》的排练,连《皇女传》的正式演出都没看过,一直到3月7号的早上才知道沈骊蓉是谁。

但是没关系,专业社交人士汪平修表示,高端的社交,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装傻套近乎。

汪平修从3月7日早上就开始忙活了。

接人,安排住宿,介绍剧目,聊八卦,套近乎,汪平修几乎一刻都没闲着。

他能热络地同每一位专业人士打招呼,叫出他们的名字,在交谈的时候状似无意地说出他们的光辉往昔。

例如某某剧院老板曾经拿下某市年度业绩第一的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某某演员曾经凭一部戏曲封神奠定行业地位的值得一提的小事。

大部分人和汪平修聊天,第1句是生疏,第2句是客套,第3句就是好友聊天。

和有钱的老板们聊天,佩吉校长擅长。

和戏曲从业者聊天,汪平修擅长。

在汪平修没有都能说成有,死的也能说活的巧嘴之下,每一个被他接待的人都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如沐春风的社交待遇,觉得汪平修一定是个非常专业的业内人士。每个人都和汪平修相谈甚欢,觉得他真是自己的知己。

如果不是时机不对,方圆剧院的朱经理都想拉着汪平修彻夜长谈,讨论为何这几年戏曲没落至此,戏曲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是的,朱经理虽然是方圆剧院话剧部的经理,但他也蹭到了首演的门票。

方圆剧院作为第一个向游乐园剧团抛出橄榄枝的剧院,在《采桑女》的首演上自然享有一定的特权。不光老板葛宏带着爱看戏的长辈来了,杨朝歌和朱经理也蹭到了珍贵的首演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