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大了真千金和真少爷 第126节(1 / 2)

加入书签

冬树一边看,一边在笔记本上做记录:“待会需要个鼓风机。”她说:“把你们的衣服吹起来一些,会更好看,很飘逸。”

“那你们待会要注意一下风向,章凌要迎风或者侧风,绝对不能背对鼓风机,不然头发吹到脸上不好看,所以大师兄你注意点。”冬树比划着:“那一拳和下一个踢腿,你控制下节奏,要是还按刚刚那样出,章凌只能转身了。”

杜疼跟着导演忙了一会儿,现在过来看冬树这边的情况。

她能看出来章凌和大师兄打得很真,也看得出来加个鼓风机更好看,但她不能像冬树一样看出来,哪一个动作会让章凌不得不转身,导致动作不好看。

章凌找了她二师兄扮演鼓风机,他生无可恋地蹲在地上,鼓着嘴吹气,然后冬树看着他们又练了一次。

冬树又提了些小小的需要注意的事项,果然第三次的时候,效果便更好了,杜疼不懂武术,说不来好在哪儿,只觉得处处流畅。

她对冬树心服口服,感叹果然专业的事情要让专业的人来做。

其他练武的人也在周围认真看着,学到了不少东西。

导演那边布置好之后,便来人叫他们了。

导演知道冬树,虽然对于她和杜导的事情,他一个小导演说不上什么话,但其实心里是佩服冬树的。

因此听说这次是冬树来当武术指导,他表面上没发表意见,似乎只是听任安排了一样,其实心里极为愿意。

导演知道冬树打戏厉害,但他想着冬树只是演戏好,对镜头和现场的操纵力不强,也许还是得需要他指导。

但章凌和大师兄走到了镜头里,随着导演一声令下,他们两个便开始了打戏。

他们极其信任冬树,现在还不太熟悉镜头,冬树专门站在了摄像机附近,章凌和大师兄只要确保自己能对着她就行。

鼓风机吹起了章凌白色上衣的衣角,衣服和她的头发一起飞起来,随着她的动作而飘荡。

他们两个配合极好,虽然有些紧张,但仍然顺顺利利地拍完了。

当他们两个停下来的时候,导演还有些反应不过来,这简直……无可挑剔!

导演深吸一口气:“卡!”

这可太棒了,有冬树在,他对武术这一块根本不用费心思了。

在战火开始之前,还有一场打戏,就是几个门派内的小纠纷引发的打斗。这几个门派关系并不怎么好,谁都不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年轻人气盛,时常有斗嘴,只是这次比较严重,打了起来。

即使关系不怎么好,但在战火蔓延过来时,他们却默契地成了最坚定的队友,共同守护着这座城市和城中的百姓。

这段剧情是杜疼写的,其实没有资料的考据,毕竟资料里也不会写这么细微的事情进来。杜疼觉得她要写的人物不是圣人,他们也是会斗嘴、有心事的普通人。

而这种普通人在大义和生死面前的毅然抉择就显得更加动人了。

这场打戏比较难设计,因为涉及到三十几人,都是有武艺的,场面不能杂乱,不管戏多戏少,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动作特点。

为了这场戏,之前冬树熬了好几个夜。

现在仍然在修改中。

章凌和大师兄的打戏过后,便是导演指导他们的文戏了。

他们演技不好,反正是纪录片,导演对他们要求不高,多是背影。

在这个时间里,冬树挨个找了练武的人,评估着他们的身形,和打斗时的阵营,还问他本身擅长什么。

她用了所有心力,认认真真地细细勾画着一个看似混乱,实则稳妥的打斗场面。

就一场戏,她就涂涂画画,记录了半个本子。

最后终于忙完定稿了,她将所有的动作设计都写到电脑里,然后打印出来,给他们每人一份。

之后让他们和自己的对手尝试,若是遇到了问题,就再反馈给她修改。导演自然是想拍好的,但他万万没想到冬树竟然认真成这样。

甚至让导演焦虑起来,怕文戏部分配不上她的武打戏份了。

有时候拍完了,导演都和杜疼出去吃饭了,他们说说笑笑拎着外面买来的小凉菜回来的时候,还看到冬树的房间亮着灯,她在窗边认真地修改着武术动作。

导演和杜疼面面相觑,忽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只能若无其事一般各自回了房间里,偷偷摸摸吃着刚买的水煮花生,假装自己也在忙碌一样。

作者有话说:

导演(恍惚):很多年前,我也在教室里偷吃花生

第96章 她们俩

冬树忙碌了挺久, 但得到的效果值得她的努力。

在那个三十多个人的打斗戏份中,乱中有序。

导演和杜疼站在一边,看得目瞪口呆, 场面一直在变换,每个人都在跑动,位置不停地移动着。

明明是相当混乱的场景,但导演却发现, 他能明确地发现每个场景中的重点。

而视觉重点不停移动着,从一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人身上。摄像师之前和冬树沟通过,现在在混乱中移动摄像机,人群看似混乱,但不曾有一人触碰到摄像机。

摄像师都觉得这一幕拍得省力,他不用费力去找重点, 每个焦点都会自觉地站到镜头中。

摄像师叹为观止, 不知道冬树是怎么做到的。

冬树平静地站在一边,看着场中的动作,右手手指轻轻在左手手背上敲击, 计算着节奏。

她和每个人都谈过, 也和他们配合着练习过, 她十足的认真细致,再加上武术演员们对她的信任, 才拍成了这样的效果。

她看了很多打斗戏, 也研究过不同打斗戏的优缺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