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第187节(1 / 2)

加入书签

说起来,伍氏的嫁妆现在真的相当惊人了。

秦氏的三成军需,都是伍氏用自己的嫁妆在年复一年的不断贴补,比起秦崇义,伍氏才是那个真正的隐形富豪。

秦崇义的外室一脸不甘,她还以为自己最少也能拿个十来万两,毕竟秦崇义可是仅剩的四大反王之一啊!

居然只有三万多两!这个男人可真没用!

她却没有想过,秦崇义乃是秦氏之主,比起为自己攒小金库,他其实更热衷把银钱全都放进公库,用它们为自己逐鹿天下奠定基础。

叶安澜看出她嫌少,于是十分好心的询问她,“你后悔了?不打算要秦崇义了?”

秦崇义的外室被她噎得差点儿心梗。

是,她嫌少,可比起一点儿没有,三万多两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尤其是秦崇义现在就是个活死人,他已经没了掌管钱财和不断花钱的能力。

这么一想,秦崇义的外室顿时心里就舒坦了,她冲叶安澜斩钉截铁地摇了摇头,“我没有,我会一直陪着夫君、照顾夫君的。”

叶安澜不置可否,反正就算她不说,大家也能从这个女人的一系列表现中看出她真正想要的到底是夫君还是夫君的钱。

她朝秦崇义的外室微一点头,“既然你做好决定了,那我现在就让人送你们走。”

秦崇义的外室一脸惊讶,“现在?可我还没收拾东西。”

“就是让人陪你去你自己院子收拾东西。”说着叶安澜转头看向伍氏母子,“两位也别在这儿待着了,你们自己的东西,你们先去收拾干净。”

“哎——”秦崇义的外室听到这话,心里顿时着急上了,她害怕伍氏拿走秦崇义的那些私财,报复她曾经对伍氏做出的那些事情。

伍氏一脸轻蔑地斜瞥着她,嘴上却在回答叶安澜的话,“我就不必了。她想要的那些东西原本就是单独放着的,让管家带她去取也就是了。”

秦崇义自己的钱基本全都投入到了秦氏上,秦府只有他的前院书房才藏着他的小部分私房。

剩下的其他东西,包括这座宅子在内,无一不是伍氏自掏腰包。

第375章 一举两得

秦崇义的外室闻言,也不忙着回她之前住的那间院子了,她拽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在若干谢氏精兵的监视下,去了秦崇义的书房收拾他的那些私房。

小巧值钱的摆件、配饰,成沓的银票、成箱的金子......东西不多,但总价值确实不止三万两。

负责带头监视秦崇义外室的杨小桃看到那些东西,忍不住小声跟叶安澜确认,“姑娘,那些东西您真要给他们全都带走?”

叶安澜也压低声音对她道:“你放心,这些东西最终还是会便宜了咱们自己人。”

照谢渊的意思,秦崇义和他的外室、另两个儿子,全部都是要被谢氏送到北境去安置的。

从这里到北境,这一路这些人难道不需要吃喝住店、打点押送他们的谢家军将士?

更别提秦崇义还是个“中风”的病人,叶安澜相信,如果他知道有人能让他具备一定的行动能力,那他肯定会十分愿意大把花银子打动“神医”。

到时候“神医”再给秦崇义开点儿天价药,秦崇义攒的那些私房银子,不就名正言顺大半落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

而等他们到了北境,受谢渊所托的白庆之又会把他们打包丢进北境专门用来安置流放之人的地方,届时他们难道不需要花钱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

这一笔笔的开支,叶安澜可都帮他们好好盘算着呢。

至于为什么要送去北境,一来北境环境最差,是最适合的流放之所,二来北境自成一体,秦氏旧部就算挖门盗洞打听出了旧主的去向,他们的手也很难伸进北境里面。

再加上北境专门用来安置流放之人的地方又历来戒备森严,除了定北军谁也插不进手去。

如此一来,谢渊就完全不必担心负责看守这一家子的人会被秦氏旧部收买了。

除此之外,谢渊还送了秦崇义的两个儿子一道无形的枷锁。

他给这一家子的处置,除了送去北境开荒种地,还有一条是七代之内不得离开流放地、不得参加科举、不得入伍从军。

有了这一条,秦崇义的另两个儿子就算生一堆子孙出来,他们的这些子孙也注定了不能成器。

当然,如果他们不想着搞事儿,而是安安分分的在北境度日,那他们也不是不能过得平安喜乐。

谢渊要把他们送去的北境专门用来安置流放之人的地方,是由定北军严格监管的,治安方面很有保障,只要他们勤快、老实,他们绝对能在北境开始新的生活。

当然,他们的新生活肯定不如他们的旧生活┓(´∀`)┏可这也比他们被谢渊直接咔嚓了要强不是?

如此,谢渊既免除了后顾之忧,又得了个宽容仁善的好名声,十分有利于他将来招揽其他降臣,可谓一举两得。

而秦崇义四人则是得了实惠,侥幸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这番处置,可以说已经是秦氏那些旧臣能够想象到的,秦家人能够得到的最好结果了。

他们因此对谢氏少了一些畏惧,多了一些期待和向往。

尤其是那些原本就偏向伍氏的人,他们在之前悄悄帮谢氏大军开城门的那位将领的带领下,第一批选择了跟着伍氏归降谢氏。

继他们之后,很多中立派也选择了归降谢氏。

那些原本支持秦崇义外室之子的人眼看着大势已去,有一大半也跟着动了,只余极少的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依然站着没有动。

这部分没动的人,有些是谨慎过头,担心谢氏会言而无信的秋后算账,有些则是之前被叶安澜指出来,为了个人私利投靠大周朝廷的人。

除了他们,还有一个跟叶安澜堪称冤家路窄的人。

这位既不担心谢氏秋后算账,也没有为了一点子蝇头小利投靠大周朝廷,但他却是从黑叶安澜直接转变成了黑谢渊的谢氏一生黑_(:3」∠)_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