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有个团购群[七零] 第196节(2 / 2)
周嘉妮没直不楞登的跟她妈谈,而是等余慧芳洗完澡回来后,她大呼小叫地道:“妈,你帮我看看给邱家的礼物准备的行不行?”
她一样一样数着:“我准备给则铭爷爷送两盒大红袍,这挺不好买的,托了点关系才买了四盒,家里留两盒你们喝,我带走两盒。”
“给则铭爸爸买了双皮鞋,这没给我爸买,当时手里票不够了……”
她想着重强调‘票不够了’,但又得做出一副说秃噜嘴的样子,说完赶紧装模作样的开始往回找补:“就买这双鞋用的票多,别的都够。”
余慧芳正因为闺女太独立而失落,洗了个澡回来情绪也没恢复多少,现在一听闺女手里的票不够了,马上又来了精神,道:“你看我就说吧,我都给你准备好了你非不要……”
跳起来回屋将她这段时间攒的票又拿了过来,嗔道:“你还是先拿着吧,穷家富路,万一这边买不到合适的礼物,到首都也能买。”
周嘉妮扭捏了两下,不好意思地笑笑:“行吧妈,那我还是拿着吧。”她又仰头笑道,“这双皮鞋下回要是还能托着关系,要不要给我爸买?”
周万里正在客厅里竖着耳朵,余慧芳拿起鞋子看了看,做工精致,皮子也好,样式更不用说,特别好看,想了下,勉强应道:“要是票够就买,票不够就先紧着你用。”
周万里溜达进来:“啥鞋啊我看看。”
余慧芳将手里的新鞋递给他,嘴上忙继续问闺女:“给你杜姨买礼物了吗?”
周嘉妮道:“还没呢,这不寻思着明天去老关系那里走一趟,看能不能买点啥稀罕东西。”
其实已经准备好了,她托孟艳帮她从浙省买了两条真丝裙子,有余慧芳同志的一条,只是今天就没法拿出来了。
还给奶奶买了件真丝衬衣,这季节穿着特凉快,等着明天出去做完样子一起往外拿。
余慧芳越发觉得幸亏她攒了票,一个劲地嘱咐,难得去一趟选礼物就大大方方地选,别抠抠搜搜让人觉得咱小家子气……
周嘉妮挨着应了,心头松了口气,也赶紧拿上东西去洗漱。
不过她妈想换班的事周嘉妮还是没同意,不管是替的,还是她妈妈将来还的,都得上连班,时间长了容易疲累,容易出事故。
第二天周嘉妮还真去拜访了一遍这边的老关系,两家百货大楼的零领导,还有友谊商店那边的主任,又去了趟出口公司。
王科长他们看到周嘉妮还觉得挺亲切的,这个小姑娘也算是在他们的见证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知道周嘉妮成了县工艺小组的干部,有种与有荣焉地骄傲感,所以周嘉妮这一圈走下来,既巩固了关系,又没怎么费力的买到了点比较稀罕的东西。
比如沪市生产的民光床单,她知道余慧芳同志自打她订婚后就开始给她攒嫁妆了,一直想买条民光床单,但一直买不到,周嘉妮今天就托王科长的关系买了两条。
钱和票一分不少,只是百货大楼那边拿到的份额也不多,这床单现在是特别受欢迎,却进不到货,好不容易抢了点回来,压在手里抠抠搜搜不舍得卖,时不时甩几条出来当个噱头。
又买了两双女士皮鞋,一双给余慧芳同志,一双给杜芸馨。
从第二百货买了两条款式、花色都不错的棉质裙子,这是周嘉妮给自己买的。
剩下的准备给邱家的礼物是她从前进编织厂下单订的一套柳编收纳凳,已经跟运输队那边联系好了,差不多她到达首都的第二天,运输队会从首都路过,到时候让邱叔安排车去接一下货就行。
上午走了一圈关系,下午戴着帽檐宽大的草帽,骑着车子大街小巷的串了一圈,收了点票,从黑市上买了点高价粮、高价鸡蛋,傍晚才一副兴冲冲地样子将双肩背包拎在手里,脸上挂着邀功一样的笑回了家里。
第186章
两条民光床单就足以让余慧芳同志高兴地合不拢嘴, 一起合不拢嘴的还有姜新凤,婆媳俩将床单抻开看了又看,从布料夸到印花,再夸到这个牌子, 最后整整齐齐叠起来, 仔细拿一个红底印着牡丹花的包袱皮包了, 压进箱子底。
稀罕的床单令人高兴, 况且闺女又拿出了漂亮的裙子、漂亮的皮鞋。
余慧芳留了一条裙子和一双皮鞋,将另一条整整齐齐叠起来, 连新鞋子一起放到了行李箱里。
姜新凤也高兴, 这件衬衣虽然是真丝的,但印花和整体的色调非常符合她这个年龄段穿。
周嘉妮让奶奶和妈妈试试, 两人都不舍得,往身上比量一下就知道尺寸没问题。
“一身的汗黏黏糊糊的,今晚洗洗澡,明天起来穿。”姜新凤笑呵呵地道。
余慧芳将裙子和衬衣拿去过了遍水晾起来,明天就能穿啦。
不过老周同志啥也没得, 在旁边咕嘟咕嘟冒酸水。
周嘉妮今天致力于让老妈开心, 老周同志冒酸水就冒酸水吧, 不是还有两盒茶叶嘛。
茶叶虽然是留给家里的,可喝得最多的人就是老周同志,况且周嘉妮还许诺了皮鞋以及可以添一件新汗衫,汗衫就让余慧芳同志去买。周嘉妮昨晚深刻自省, 除了偶尔要表现的依赖父母一点, 还不能完全剥夺父母的购物乐趣。
不过给老周同志买皮鞋还得是她, 但啥时候兑现就不好说了。
为了贯彻好自己票券紧缺的人设,这趟没给双胞胎买衣服鞋子啥的, 给两人带回来一包从群里团的动物小饼干、绿豆糕。
小饼干肯定是带包装的,但包装与这个年代格格不入,周嘉妮只好给弄成散装的,反正双胞胎也不在乎,有的吃就行。
第二天周嘉妮就出去一趟,去了孟老师那里。
在关于全国推广塑料大棚的文件发出来后,孟老师着实惊喜了一场,虽然前进大队那边做出的成绩对她事业上的帮助不大,但这种参与感让人开心。
当年那对来找自己的小年轻,一个借着那份成绩为自己争取到了一条更广阔的路;一个凭借另一份事业让自己有了更好的未来,更别说那对小年轻还走到了一起,这种发展的快乐和满足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况且,也给另一个人带去了极大的鼓舞和精神上的支撑。
孟雯打开壁橱拿了个黄桃罐头打开招待周嘉妮,眉目间一片疏阔。
吃了几块黄桃罐头,周嘉妮谨慎地朝外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道:“孟老师,塑料大棚起步阶段,你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我想…应该还有其他人给我们的帮助。”
在背后默默贡献的那位,就算当时不能浮到明面上 ,但随着那几人的倒台,兴许也恢复工作了呢。
以前周嘉妮不提,是看到孟雯的那份维护,她不想让孟老师战战兢兢对自己产生提防,现在提,她觉得时机到了。
总不能人家帮自己一场,她连个谢谢也不说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