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都穿了 第159节(1 / 2)

加入书签

按大郢律令,只有突发恶疾或危及性命,才能不守夜禁出门找医工。

卢祭酒的好友们并不符合这一条。

卢祭酒眨了眨眼睛:“不,今日一大早,奴就把他们接出家宅,安置在国子监的闲置房屋内。”

魏璋一拍脑门:“唉,看我这个猪脑子。”

卢祭酒最擅长谋划,他能提出这个请求,必定做了许多准备。

花主任的大郢语约等于无,就奇怪魏璋怎么一直在说话,就是不翻译。

罗绢倒是因为出门诊的时间长,与大郢病患接触得多,再加上学得认真,能听个七七八八,卢祭酒时刻惦记好友,这份用心和真诚实在令人动容。

花主任小声问:“你听懂了吗?”

罗绢点头,对着魏璋和卢祭酒说:“让病人上车来检查。”

卢祭酒差点跪了,和两名司业一起惊讶地望着魏璋,嘴唇都有些哆嗦:“医仙懂大郢语?”

魏璋点头:“医仙们聪慧好学,为了更好地诊治病患,许多人都努力学习大郢语,这位罗医仙就是学得比较好的一位。”

卢祭酒连连点头,急忙要下车却不会开车门,等魏璋把车门打开,还嫌他开门太慢,急匆匆地下车去接好友去了。

魏璋赶紧跟下车扶住卢祭酒,生怕他不小心摔跤。

足足等了两刻钟的时间,花主任和罗绢看到卢祭酒身后、被家仆搀扶着的三位老人,须眉皆白,看样子,视力缺失得很厉害,有可能已经完全失明了。

三位老人上车以后,花主任和罗绢分别检查后,只能说:“需要上山诊治。”

卢祭酒按住三位老人激动得有些颤抖的手:“是不是还有救?”

花主任检查下来第一个就怀疑白内障,把老人家们送上山以后就用电自由了,想怎么检查都可以。

罗绢更直接:“魏璋,要不然,把卢祭酒和两位司业也都送上山吧,检查花不了多少时间。”

魏璋立刻同意,因为在飞来医馆待了将近三个月,知道医仙们治病也是有时限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非常重要。

先上山做了检查再说其他。

卢祭酒急忙看着魏璋,等着听翻译。

魏璋安慰道:“医仙们希望您和两位司业也一起上山,反正检查也用不了多少时间,确诊以后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再作其他安排。”

卢祭酒和司业一听立刻站起来,又想行礼感谢,被魏璋一把拦住。

“飞来医馆的医仙们平日不行礼,有事或打招呼,点头微笑就可以。”这是魏璋从心底里最羡慕飞来医馆的原因之一。

“真的?”很明显,老年组不信。

“真的!”魏璋遇上他们只有叹气的份儿,毕竟这六位都曾经毫无保留地教过自己,都是恩师。

卢祭酒还是有些担心:“魏璋,你跟我们一起上山?”

正在这时,一直充当背景板的司机小查忽然说话:“救护车核载七人,包括我在内。”核载限制人数也是为了车辆和坐车人员的安全。

也就是说,六位老人无法同时上山,而且车内还有设备,只能带三位老人上山。

魏璋赶紧翻译。

卢祭酒和两名司业互看一眼,立刻决定,自己留在国都城,下一批再上山。

“可是……”这三位老人的双眼早已形同摆设,几近失明的状态让他们特别容易紧张和不安。

魏璋也劝道:“我要留在国子监继续上课。放心,飞来医馆有译语人,不管你们说什么,他们都能翻译。”

三位老人对上山既向往又紧张,眼前最信得过的就是魏璋,他不上山总有那么一点慌。

魏璋既能观察到,又能感觉到:“魏勤也在飞来医馆,他现在是译语人组的临时管事,诸位老师对他不用客气。”

卢祭酒听完,明显松了一口气:“极好。”

有魏勤在,还怕什么?

……

出城的时间快到了,驾驶员小查给每位老人系好安全带,并嘱咐了坐车的注意事项,着重说明,路况不好又天黑,很可能颠得受不了。

三位老人几乎同时点头,虽然难免紧张,但又感觉到小查是个做事细致的人。

于是,救护车分毫不差地启动,离开国子监外面的广场,拐过几个弯就顺利抵达延平门,十分钟后就行驶在城外黑漆漆的官道上。

三位老人暗暗在心里比较,医仙们真是恭敬又细致,这车明明非常稳当,比国都城最好的马车(哦,不对,不能这么想),为何还要说颠得厉害?

对于司机小查来说,黑暗中行车也是“一回生,两回熟”,这次开得比以前稳当多了。

紧接着,他们就听到了国都城海浪般的钟鼓声。

花主任和罗绢不约而同地捂耳朵,实在太吵了。

几乎同一时间,大家都感觉到地面的震动,这个震动与之前坐车的经验大不相同。

忽然,罗绢看到夜色中的飞来医馆似乎在动,确切地说,似乎整座飞来峰都在动,地震?!

绝对不可能!

可是……

最新章节请到18novel. men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