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表叔他男二上位了 第11节(2 / 2)

加入书签

这个时候,他不得不小心行事。

万岁斩杀官员之事自然也传到了唐姻的耳里。

因父亲涉案,唐姻担忧过度这几日吃睡不好,偏偏这时候,香岚匆匆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信件,说:“小姐,唐国公夫人从杭州给您寄了家书过来。”

唐姻整颗心都吊起来了。

小心地接过家书,信封上并不是熟悉的母亲的字体。

但奇怪的是,信纸上的落款,寄信人的确是母亲不错。

她疑惑地拆开信件,才明白,这封信是常年伺候母亲身侧的王嬷嬷写的。

一行一行字读下来,唐姻的脸色越发担忧起来。

香岚瞧出不对劲,担心地问:“小姐,您怎么了?”

唐姻合上信纸,脸色依旧沉重:“香岚,我姨母回来了吗?”

香岚道:“回来了,渝哥儿到时辰吃辅食了。”

今日一早,二夫人便带着渝哥儿去了大夫人处串门子,渝哥儿闹着饿了,眼下才回来。

唐姻道:“我去知会姨母一声,等下你陪我去趟台湖缎庄。”

阳光洒在东侧的绣架上,一匹大红色的绸缎被绣绷紧紧勒着,流光溢彩,尚未绣完的牡丹图已有花团锦绣之势。

香岚称“是”,但还是纳闷,小姐前几日才领了绣活儿,不是还没做完吗?怎么又要去台湖缎庄?

等她跟着唐姻到了地方,才知道,她家小姐,是向掌柜预支工钱的。

在台湖缎庄还未曾有过预支工钱的先例,老掌柜看着唐姻忧心如焚的模样,关切地问:“唐姑娘,您可是遇到了什么事?”

唐姻有些艰涩地开口:“我……我老家的母亲病了,急需银钱,我不好向这边的亲戚开这个口,所以才想同掌柜预支一些银子。”唐姻肯定道,“那幅牡丹图我已经绣好了大半,定不会误了工的。”

今早,王嬷嬷寄过来的信上说,母亲因听闻了万岁爷剥|皮朝廷官员的事情上了大火,一开始舍不得银钱治病,后来便严重了,已经病了几日。

王嬷嬷向母亲要钱买药,母亲把持着银子不给,王嬷嬷担心母亲身体,实在没办法,才偷偷给唐姻写了信。

唐姻十分担忧母亲,所以才想多预支一些工钱捎去杭州给王嬷嬷,让王嬷嬷拿银子抓药,免得母亲受苦。

老掌柜待唐姻观感很好,便破例答应了,只是嘱咐唐姻不要声张,免得开了这种先例被其他绣娘知道,后面不好收拾。

得了老掌柜首肯,唐姻连连道谢,拿上银钱,又去了驿站。

阊门大街上人来人往,老掌柜瞧着唐姻隐入车水马龙中,无奈似的长长舒了一口气。

老掌柜的心腹伙计跑过来低声问:“掌柜的,您这样做被东家知道了,可怎么办?”

老掌柜“嗤”他一声,老神在在地道:“我借自己的银子,东家可管不着呀。”

王晟依旧领宋昕命调查台湖缎庄的事情,今日他来找老掌柜例行问话,办完事后还未等离开绸缎庄就看唐四娘急匆匆地进来了。

宋府这阵子节衣缩食的,这唐四娘怎么还来台湖缎庄购置物件?

此处的东西可不便宜,王晟是个心思缜密的,生怕唐姻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给他家大人惹了麻烦,便多留心听了一会儿。

了解了事情始末后,才发现是自己误会了。

王晟回到宋府,将今日在台湖缎庄的问话转述给宋昕。末了,还是提了见到了唐姻的事情。

宋昕听着王晟的汇报,眉头越皱越深。

清冷地道:“你说她在台湖缎庄做绣娘?”

“是。”王晟回禀,“卑职原以为她是去购置物件的,听了一会才弄清楚,唐四姑娘在台湖缎庄做绣娘已经有些日子了。”

宋昕了然,也不难想到唐姻为何悄悄做绣娘。

父亲落了大狱,母亲生活拮据,唐国公家最娇生惯养的四姑娘如今却沦落到做绣活贴补家用。

想到这些,宋昕胸口又是一阵酸闷。

王晟继续道:“今日卑职还听到,唐四姑娘说唐国公夫人病了,所以向台湖缎庄的掌柜预支工钱,只不过绸缎庄有绸缎庄的讲究,工钱不大好预支。”

宋昕抬了抬眼皮:“没预支到?”

“那倒也没有,台湖缎庄的掌柜给唐四姑娘预支了,不过其实是私下里自己出的银子。”王晟感叹说,“卑职和那老掌柜打过几次交道,那人圆滑得很,真没想到,实际上心肠倒是不坏。”

宋昕不置可否,默了半晌道,从书架子上拿下一本账册:“等下你把台湖缎庄的账本还回去,顺便将唐四娘的绣品都买下来,之后找我来销账。”

贪污弊政案闹得这么凶,万岁爷不仅要彻查贪官污吏,还要追回赃款,台湖缎庄便是需要调查的地点之一。

王晟奉命调查台湖缎庄多日,台湖缎庄的账本他与宋昕一一对过,已经洗清了台湖缎庄的嫌疑,是该还了。

至于他家宋大人买下唐四娘的绣品,也说得通。

他家大人看着清隽秀逸,却不是一个心肠软的人,路上遇见手脚健全的叫花子看都不看一眼,很少管闲事。

想必是被唐四娘救母心切的孝心所打动了,才愿意暗中帮扶一把吧。

王晟也觉得,唐四娘没依附宋府,反而放下了高门贵女的身段,自行想出路孝敬父母,值得让人高看一眼。

王晟自顾自地想着,又听宋昕吩咐道:“高大人要我去杭州办案,后天一早出发,你明日准备准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