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625节(1 / 2)

加入书签

另外一方面,则在于这十多年下来,有皇城司跳出来拉仇恨了。阉宦、密探、监视等属性叠加在一起,怎能不遭人忌恨。

但是,低调不代表软弱,也没人敢小瞧,相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武德司的权威早在悄然之间,深入人心。

别的不说,正六品以下官吏的批捕权、审讯权,就足以让绝大多数的大汉官吏心存敬畏,在李崇矩的管理下,武德司少了些王景崇时代的疯狂、李少游时代的神秘,却多了几分理性,完善了诸多规制。

而武德司狱,仍旧是为官吏所畏惧的凶危之所,已然扩充到上万人的武德营,则分布于全国诸道,每每有武德营骑出动,总令官吏心惊胆颤。

皇城司虽然最初是在武德司的“帮助”下成立发展的,但就武德营这样的武装力量,张德钧向刘皇帝请求了很多次,到如今都没有松口。

到开宝八年,武德司已然是个庞然大物了,李崇矩这个武德使的品秩并不算高,只有从三品,下,但是其威势,在有些方面并不逊色于宰相们,尤其对于那些中下层官员来说。

如今,从全国范围来看,没有任何一道州府没有武德司下属职吏存在,而其统属的职吏如各级都知、亲事官、探事官,再加上那些低级辅吏以及细作、密探,总人数已然有近三万人,虽然分散在各地后,不那么瞩目,然如果通报出来,定然会引起汹汹议潮。

当然,这三万人中,属于朝廷正编职官,在册职吏,吃朝廷俸禄的,数量要打个折扣。即便如此,要供养这么多人,财政上也存在不小的压力。

毕竟,要让国库那边,每年出一大笔钱粮来养武德司,难度不小。刘皇帝从内帑中挪钱,对武德司资金上的支持,也一直持续到乾祐十五年,方才断绝,这也是在武德司属下的秘密公产发展成熟之后的事情。

近十年以来,武德司这边的工作重心,一直放在南北两边,南边人手扩充最快,因为统一不久,许多东西都需要武德司在暗中监视刺探,给刘皇帝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与情报,为南方归治保驾护航。

至于北方,深明刘皇帝北伐大志的李崇矩,更不敢有丝毫放松,在对辽国内部进行的间谍事务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也损失不少精干探吏、细作。

当朝廷正式开启北伐之后,李崇矩的工作重心,也就彻底放到了对辽及北方诸部族事务上来。不过,这段时间的成果,不怎么让刘皇帝满意,很多情报消息都不能及时地送达,刘皇帝不满意了,李崇矩的压力也够大。

此番出巡,李崇矩也是随驾的,作为武德司的大老板,到了大名府,他当然也要到河北武德司衙视察一番工作。

大概是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河北道的武德司衙门,同样处在一种阴冷灰暗的氛围之中,衙内都是灰黑色调。

李崇矩的到来,也没有增添多少热闹,只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大堂上,是标准的武德司堂布置,狗头案,爪牙椅,以及鹰雕背景画壁。

李崇矩就端坐在主位上,堂间站着十多名职吏,都是随他前来的僚属以及河北都知及其下属,场面很是肃静,注意力都在李崇矩身上,静静地等着大佬发话。

由于低调的性格作风,李崇矩很少耍官威,但这一回,他难得地晾了下属们许久。终于,开口了:“我也不瞒你们,对于武德司近来的表现,陛下不太满意!”

一句话,所有人都不禁色变,大多把头垂得更低。随意地拿出堂案上的一份公文,翻看了两眼,李崇矩直接朝向河北都知说道:“你们自己有什么问题,我暂时不敢兴趣,也没有精力插手,但是,自查自纠的事情,希望你能给我满意的结果!”

河北都知是个中年人,毛发很旺盛,面相粗鲁,很难想象这是个搞情报管理的。不过,此时面对李崇矩之言,很是惶惧,根本无他想法,只是坚决坚定地表示:“是!属下明白!”

对其表态,李崇矩也一点不在意,脸色很冷淡,继续一种不算严厉的语气说道:“河北所属司衙职官吏卒,接下来,就两个方面的事!其一,陛下出巡,河北是主要巡察地区,要看到官吏军队、士农工商最真实的情况。

其二,北伐正如火如荼,河北乃是供应东路大军最重要的后勤保障,涉军事务,尤需加强监视,这么长时间了,如此庞大的官军民动员,竟然没有出现一项贪墨行为,一起虐民事件,陛下不相信,你们信吗?”

“是属下等大意了,请公使恕罪!”河北都知额头毛毛细汗已然积作汗水,开始滴落了。

“你们退下吧!”李崇矩还是冷淡的反应,对河北僚属们吩咐道,而后看着都知:“你的大堂,我就先借用了!”

“这是应该的!您随意!”都知赶忙表示道,甚至巴不得李崇矩提出更多的要求。

对其殷勤,李崇矩不置可否,沉吟几许,看向随行的一名属官,沉声道:“说说北方最新进展!”

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

“开战前,你们还信誓旦旦地说,东北诸胡,可以为我所用,我向陛下做过保证!”汹涌的怒意在李崇矩的眼神中激荡,令人不敢直视,盯着这几名负责辽国情报的武德司吏,李崇矩冷冷道:

“汉辽开战已然四个多月了,大小战事已有十数场,双方军民死伤已有十数万,我们联络那些胡酋部族仍没有实际动作,那么多的人物财力,都花费到哪里去了?全作无用?”

李崇矩这番质问,最感压力的还是武德副使王密,毕竟他是主要负责对北方胡人部族邀买机宜的。虽然是武德司的二号人物,职居正四品,但在李崇矩面前,何止低了一头,且不提他与皇帝的亲厚关系,李崇矩还是大汉为数不多的公爵,在整个朝廷中都排得上号,更何况,王密还是李崇提拔起来的。

面对着李崇矩审视的目光,王密稳住发慌的心绪,赶忙应道:“公使息怒,自王师挺进辽东后,东北诸部已有响应……”

“类似的话,我已经听了不少了!我要的,是对大军有帮助的实际行动,不是这些似是而非的口头承诺!”李崇矩打断他。

王密拱手道:“经过我们多方联络,东北诸部,都同意接受朝廷的招抚,发兵侵扰辽国腹地,响应王师,其中突吕不室韦、完颜女真等部已然聚集部卒,随时可发动,将辽国东北后方搅个天翻地覆……”

“那举事了吗?”李崇矩指出关键,看着稍显局促的王密,直接问道:“他们还是有什么顾虑?还是兵器缺乏,粮食不足?抑或其他什么理由?”

王密迟疑道:“完颜部首领完颜跋海希望,事成之后,朝廷能够将黄龙府及周边地区赏赐给他们,他们愿意永为大汉藩属,为大汉征讨不臣……”

“然后壮大己身,发展崛起,成为新的契丹人,成为朝廷的祸患?”李崇矩冷冷道,语气中满是不屑与鄙夷,受刘皇帝的影响,李崇矩对这些异族戒心很重:“胃口倒是不小,如今,还在与朝廷讨价还价!莫非,还真以为朝廷非用他们不可?”

见仇恨转移,王密松了口气,而后说道:“事涉领土属地承诺,下边属吏不敢随便做主答应!”

“我就能做主了吗?”李崇矩摇了摇头,叹道:“此事,我去向陛下汇报,其他部族呢?总不至于,都如完颜部这般,暗藏心机吧!”

当然,李崇矩知道,刘皇帝绝对不会轻易允诺,答应完颜部的要求,甚至于,会因此生出猜忌,击败辽军后,或许会针对这些东北部族进行清剿。

“东海女真以及南部的濊貊人,倒是积极响应,但这些蛮民多为未开化的野人部落,此前通过海路,支援过他们一批武器盔甲,但他们多是小打小闹,为求劫掠,难以造成大的威胁!”王密说道。

“渤海人呢?”李崇矩又道,作为辽国在东北亚的大后方,挑动渤海人叛乱,效果才会更佳。

“近两月来,渤海故地,已然发生了大量骚乱,都是为了抗拒辽东京的征兵征粮!根据最新收到的消息,辽国又加大了对渤海人的压榨盘剥,不满之声,载道盈野。契丹人对渤海人的统治太久了,控制影响很强,至今仍有不少人对契丹统治,心怀敬畏。不过,我们的人已同率滨、忽汗的渤海贵族联系上来,起事在即!”王密道。

“倘若还没有动静,那就将联络的这些渤海人消息,透露给契丹人!”李崇矩冷漠地指示道。显然,在刘皇帝的压力下,李崇矩的耐心也消磨得差不多了,定要在东北搞出点大动静来。

“公使,还有一事!”见李崇矩已然恢复了平时的冷静模样,王密主动道。

“讲!”

“自进入秋季以来,契丹人在东京大肆动作,征粮征兵征马征劳役!”王密禀道:“最初,我们的吏卒以为是辽军为应对王师挺进辽阳而准备,但是后来发现,辽军似乎将兵马再向北集中,辽阳也有军队、百姓、钱粮、军械、牲畜向北转移……”

“不加强辽阳的守备,反而从中转移!”李崇矩呢喃一番,揣测道:“辽军这是想做甚,辽阳不要了?还是另有筹谋?”

“可曾通知行营!”李崇矩凝声问。

“在东北探查的各项消息,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送抵行营!”王密赶忙道。

“嗯!”李崇矩应了声。

最新章节请到18novel. men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