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693节(1 / 2)

加入书签

“是!”张德钧本能般地佝身答道,心脏也急促地抽搐几下,他哪里不明白,自己此番似乎拍到马蹄子上了。

“你去吧!”

等张德钧满怀忧虑、面露反思退下后,刘皇帝再度恢复了从容平静,双目中的凌厉也趋于平静。

喦脱默默地恭候在侧,一张老脸上,涌现出少许的迟疑,眼睛朝着张德钧离去的方向看了看,又落到刘皇帝身上,很快垂下头。

刘皇帝与张德钧的对话,他全部听在耳朵里,以其精明,当然听得出,刘皇帝是在敲打张德钧。作为宫廷内部,唯一能够与之相抗衡的宦官,张德钧吃了挂落,喦脱心里自然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而喦脱犹豫的,则是要不要趁机再给张德钧上上眼药。喦脱表情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刘皇帝就像一头嗅觉奇敏的猛兽,突然扭头,盯着他:“你似乎有话要说?”

闻言,喦脱一个激灵,稍微瞥了刘皇帝一眼,吓得赶忙垂下头:“没,没,小的无话可说!”

“可朕看你,似乎欲言又止啊!”刘皇帝坐了起,玩味地注视着喦脱:“你有什么想法,还要瞒着朕吗?”

只是一个动作,喦脱似乎感受到了方才张德钧面临的压力,在刘皇帝的目光下,支吾两句,一时不知如何接口。

“与皇城司有关?”刘皇帝又问:“说来听听,正好,朕也想了解,在你们眼中,皇城司是怎样一种形象!”

一句话,几乎把喦脱逼到死角,迟疑几许,微拱手,喦脱表情郑重,声音低沉,说:“官家,皇城司在京中,声名很盛,无人不知,无人不惮,几乎无孔不入。听说,不只是王公大臣之家,就是东宫之中,也有他们的眼线……”

言罢,喦脱就闭口了,默默等候刘皇帝发言,而他明显感觉到,伴随着此言,殿中的空气都仿佛凝滞了一般,气氛变得压抑起来。

“哦!”沉默了下,刘皇帝发声了,目光并没哟从喦脱身上挪开,而是好奇道:“你是如何知道的?莫非,东宫之中,也有你的眼线?”

这话可就有些诛心了,喦脱顿露惶恐,差点没当场跪下,赶忙道:“小的哪有这个胆子,做那逾越之举。只是,小的身为内侍行首,宫中从不缺流言,难免听到些风声……”

喦脱这个解释,有些难以站住脚,但是,刘皇帝也没有深究的意思,只是淡淡道:“那你还是耳聪目明啊!”

“小的得幸伺候官家,随时听候吩咐,自然需要耳目清明些!”喦脱惶恐之中,带有少许尴尬。

关于这俩太监之间的不对付,刘皇帝自是洞若观火,也是他乐见其成的,也明白,喦脱纵然不敢在东宫埋伏手脚,皇城司中有些眼线,却也不奇怪。

想了想,刘皇帝收回那压迫力十足的目光,扬手道:“你做自己本职工作即可,不该管的事,不要过问!”

“是!”喦脱也终是松了口气,当即应道。

一股苦涩的感觉在心头盘旋,适才他还在对张德钧幸灾乐祸,与之相比,自己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得意的。

在喦脱心绪艰难平复的同时,又听得刘皇帝幽幽叹道:“这个张德钧,东宫之中都敢埋伏眼线,那朕身边呢?”

听此言,喦脱直觉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内心中油然而生惶恐,然而冷静下来,却有一种莫名的喜悦,皇帝这显然对张德钧也有看法了。

不过,聪明的喦脱,并没有再贸然开口,甚至连表情都没有任何变化,仿佛没听到刘皇帝的嘀咕一般,只是暗自回味着刘皇帝的话。

而刘皇帝对张德钧的态度,自然同样是复杂的。要说意见一点没有,显然也是不可能,连李崇矩那般勤恳安分,都不得不主动请辞,以避灾祸,何况张德钧。

张德钧的优势在于他是太监,是刘皇帝身边出去的奴仆,但是,毕竟掌握是皇城司这样的特务机构,以刘皇帝多疑,怎么可能付以完全信任。

至少“宦官乱政”这个警示,偶尔也会盘旋在刘皇帝脑海的。何况,张德钧掌握皇城司,也有十多年了,并且由他一手建立并发展壮大的,哪怕他表现得再恭顺忠诚,刘皇帝的猜忌之心都不会消却,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深重。

而皇城司在东宫安排眼线的事情,刘皇帝一方面是同意的,因为他需要有一个秘密的了解太子动向的渠道,另外一方面,也难免忌惮张德钧这宦官肆意逾越。

有些矛盾,但事实就是如此!

或许,皇城司也该有所改变了?刘皇帝脑海中不禁冒出这样的想法。

第395章 疯涨的盐价

汉宫,垂拱殿。

张雍捧着一叠奏章入内,恭敬呈与刘皇帝审阅。

“太子最近在忙什么?”刘皇帝平静地翻看起来,随口问道。

闻问,张雍拱手应答:“殿下正会同王相、沈相,操持今岁秋税上计以及盐价平抑诸事项。”

“今年秋税财政司预计能收上多少税?”刘皇帝问。

对于这些事务,张雍显然烂熟于心,不假思索地答来:“根据秋初户部制定税额,诸道州各项秋税收齐,约有二千九百万贯,即便有所出入,也当相差弗许!”

闻言,刘皇帝略感意外,说道:“竟然有这么多,朕犹记得,开宝七年全国秋税,收上来的,只有三千六百万贯。今年全国,有大量道州施行蠲免政策,怎么还能有这么多?”

张雍一脸从容地向刘皇帝解惑:“回陛下,得益于朝廷休养生息之良政,今岁各地,农时不误,南方道州,受北伐影响较小,税额有所提升,再兼朝廷税制改革,商税、盐税有不小的增长,因而总体而言,秋税仍有近三千万贯!”

“看来,朝廷的财税改革,算是初见成效了!”刘皇帝说道:“若真如财政计划这般,那朝廷的财政困难,有将有所缓解了!”

“臣等坚信,接下来会一年比一年好!”张雍肯定地答道。

二千九百万贯,绝对是一笔巨额的税收,然而,对于整个帝国而言,却算不得什么了。大汉的摊子铺得太开,即便有所收敛,但已经铺开的,却是收不回来了,还得花费精力维持。

大汉每年的财税,基本都要花费在官吏、军队的俸禄、贵族们的爵禄,以及内外各级官府行政成本的开支。

而今年的财税,想要完全维持住,都有些困难,还要继续为北伐造成的亏空填补,北方军事戍防的建设,以及漠北、东北仍需维持着可观的军事行动力量,都在吞噬着朝廷的财政,再加上,内帑还需要国库还账了……

因此,大汉的财政虽然在不断回血,但远远谈不上宽裕。穷兵黩武地对外扩张,大肆北伐,虽然持续时间不算太长,但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恢复战争带来的伤痕。

“现在京中的盐价,已有四十文一斗了吧!”刘皇帝的语气中透着些慎重。

见刘皇帝问起,张雍的脸上明显多了一分肃重,道:“回陛下,到目前为止,京中盐价已有五十二文一斗!”

下意识地提了口气,刘皇帝凝眉道:“确实有些高了!”

大汉的盐制改革,简单地讲,就是松懈管制,开放市场,减少官府在其中的作用,而让商贾在其中承担起流通售卖的作用。官府在其中,只负责生产,而把运输以及售卖下放给有资质的盐商,同时,做好监督工作。

这样的政策改变,直接原因,在于朝廷的财政问题,是开辟财源的一种办法,毕竟盐利之巨,人所共知,而过去维持着一个低水平的盐价,也确实显得可惜。

最新章节请到18novel. men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