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751节(1 / 2)

加入书签

于是,在开宝十三年初夏,经过休整后的汉军,开始调转兵锋,向东进军,深入渤海故地。这一个进程,比起讨伐室韦,要更为轻松。

动用的兵力也不多,只有一万汉军步骑以及三千仆从军,路线则沿着鸭子河流域向东挺进,以整个过程来说,比武装游行困难不了多少。

一路向东,沿着鸭子河流域铺开的越里吉、盆努里、越里笃、奥里米等等部族城国势力,纷纷请降,选择抗击的不是没有,但接触之后,便匆匆遁逃,远离汉军,根本没得打。

而每至一地,马仁瑀便留兵驻守,给汉军造成困难与损失的,更多的还是恶劣交通与气候环境带来的各种意外损伤。

至于马仁瑀这个主帅,主要任务也放在了接见当地的部族、首领,代表朝廷接受他们的臣服,宣示朝廷对这广袤土地的主权。

到五月下旬,由马仁瑀亲自统帅的这支东征军,已然进兵一千三百余里,挺进至剖阿里部(伯力),一场烈度极低的战役过后,成功占领,到此,方才停止进兵。

刘皇帝之所以调田钦祚任海东巡检使,也是在此基础上,让其清剿沿线叛贼,戡乱靖安。就是在马仁瑀进军的过程中,沿着其进兵路线与鸭子河流域,也有大量的土著蛮夷,时不时地滋扰,冲击留驻的汉军,劫掠汉军补给。

显然,进兵是容易的,建立名义上的统治也不困难,难的是伴随着此次进兵带来的各种麻烦。

在马仁瑀领军沿着鸭子河挺进时,在南线,侯仁矩同样统领了一支偏师,他的进兵还要顺利些,除了同蒲卢毛朵女真发生了两次冲突后,并没有遭到太多抵抗,最终成功占领率宾府,直面大海。

至此,大汉这次挺进东北的军事行动,正式告一段落。

而随着这次汉军的进兵的结束,大汉对于广大东北地区的统治也翻开一个新的篇章,东北的局势也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至于是利是弊,还需留待历史的验证,但大汉,再度拓地两千里,不管实际情况如何,但表面上,看起来很漂亮。

……

广政殿作为政事堂所在,也有太子刘旸固定的一方公案,经过通报,宰相赵普迈着稳健的步伐入内。

“殿下!”

“赵相免礼!请坐!”对赵普,刘旸给予了足够的尊重,亲自起身,招呼内侍奉茶。

两年的时间过去,赵普还是一如当初,脸上并没有增添多少老态,权力大概是最好的美颜药了。

刘旸与两年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或许就是胡须越发稠密了,人也变得更加内敛,一举一动,自信从容,而威严日盛。

寒暄几句,赵普亲自呈上一份奏章,解释道:“政事堂收到秦王殿下上书,奏章上言,而今东北初定,上下未安,需要采取措施,推行制法,以致治安……”

刘旸眉头稍微皱了下,接过翻阅。刘煦的这份奏章并不长,但意思表达得很清楚,态度也很明确,显然,身在东北,刘煦是希望朝廷能够彻底消化土地,归化部族,推行汉制,在当地建立牢固而有效统治。

并且,刘煦提出了一套治理方案,核心措施在剿抚并用,具体的办法则在于东北各地要害地区,建立城镇,设置治区,招抚土著部民,编户齐民,实行彻底的王化……

目标清晰,蓝图宏大,前景美妙,具体办法也提出了,就是施行的难度太大。刘旸想了想,扭头看着一脸云淡风轻的赵普:“不知赵相对此,有何意见?”

闻问,赵普也不藏着掖着,淡定地说道:“秦王殿下的建议是可行的,只是,推行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

这新增数千里之土,道路艰难,交通不畅,蛮夷杂聚,想要由朝廷建立有效的统治,将蛮民尽数归化,实非易事。

到目前为止,仅在各地设立的诸多戍堡,投入便颇多,若是再建立城镇,那所需人财物力,将更多。

建成之后,要维护安宁,保持其运转,更需大量职吏、官兵进行戍防,这绝非设立戍堡、安排守捉能够相比的。

即便如此,对蛮夷的招抚归化,同样不易。蛮夷之所以为蛮,在于其野蛮,不知礼仪,不晓规矩,对他们推行汉法,只会事倍功办。

况且,眼下王师横扫东北,诸部族臣服,一慑于大汉兵威,二则朝廷仍保有其首领、贵族的基本治权。

即便如此,针对大汉戍堡、据点的袭扰,也未曾断绝过。若依照秦王殿下的想法推行,恐怕会掀起更大动乱。

东北新下,毕竟不如西北、漠南……”

事实上,即便是西北、中北沿边,在这两年推行的“消灭部落,民族同化”的过程中,也是反抗颇多,逃亡难计,更何况东北了。

“依赵相之意,是不认同此策了?”刘旸问。

对此,赵普沉默了下,而后道:“东北情况复杂,秦王殿下谋划太大太全,老臣以为,还当缓图,急躁不得!”

当然,在赵普心中,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能够给朝廷带来多少好处?显然,就眼下的情况来看,别说好处了,如果依刘煦之策进行,只会给朝廷增加负担。

东北,开发一个辽东,对朝廷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听其言,刘旸也不由陷入了思索,隐露犹豫,沉吟良久,道:“政事堂诸公都看过了吧,有何看法?”

赵普:“争论不休,尚无统一意见!”

想了想,刘旸道:“那就召集臣僚,针对此事,再议一议,议出个结果!”

“是!”

刘旸又轻轻呢喃一句:“陛下常说,东北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足以让国家享用不尽,只是未待开发罢了……”

闻之,赵普也说道:“若要完善利用,朝廷所需投入,也是巨大的……”

赵普的意思,刘旸哪里听不明白,摇了摇头,道:“先议一议吧!”

“殿下,还有一事,或许您会感兴趣!”赵普又道。

“赵相请讲!”赵普一开口,刘旸就已经表现出了兴趣。

赵普:“枢密院收到辽东军报,扶风郡公马怀遇,率领五百将士,沿着鸭子河北上,已然占领努尔干城,兵临北海,勒石而还!”

第37章 朝堂上的纷争

“相公,左都御史刘熙古求见,已等待多时!”方步入宰堂,赵普便收到属官的禀报。

闻言,赵普面上顿时露出一抹急色,问道:“人在哪里?”

“回相公,正奉茶于偏殿!”

“快,请见!”

很快,满头银发、一脸迟暮的左都御史刘熙古慢悠悠地走进堂中,见到他老态龙钟的模样,赵普表现地十分热情,上前亲自扶他坐下,嘴里不停告罪:“让刘公久等,是我的罪过啊!”

最新章节请到18novel. men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