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651章 皇帝的意志(2 / 2)

加入书签

李沆看向了呼延赞,“呼延将军以为辽人有什么诈?”

呼延赞没好气道:“老夫要是知道辽人有什么诈,还至于停在这吗?”

李沆板起脸,低声道:“我李沆不懂军务,但却知道一点,那就是服从皇命。”

呼延赞和高处恭心头一凸,不等他们问李沆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见李沆郑重道:“陛下的意思是,让我们乘胜追击,没理由杨延德可以用一万人拿下铜台关,我们十万人就不行。”

呼延赞当即叫嚷道:“情况不同,怎么能一概而论?杨延德打的是措手不及,是奇袭。我们这是光明正大的打过去,途中说不定还要面对耶律休哥十几万大军的包围。

这个险我们冒不得。”

李沆看向呼延赞,说道:“呼延将军,本官知道你不喜欢我,但你也不必说这些话。本官到瓦桥关,就是来当陛下替身的。本官说的所有话,都得到了陛下的授意。

你若是真有怨言,大可以找陛下去理论理论。不过在此之前,希望你遵从陛下的命令。”

“那就追吧!”

高处恭说道。

说完以后,率领他的兵马,齐齐的奔向了辽人。

李沆盯着呼延赞看了许久,策马去追高处恭。

呼延赞愣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半晌,他长叹了一口气,对身后的兵马喊道:“追!”

于是乎,瓦桥关的兵马,一口气追了辽人一天一夜。

一直追到了涿州城下。

一时间,攻守逆转。

“攻城!”

李沆代表着赵光义,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呼延赞和高处恭二人率领着大军,开始攻城。

攻城,大宋禁军的将士们是专业的。

李沆代表着赵光义,决定了大军的走向,但是他却并没有插手真正的作战。

呼延赞和高处恭先后带着禁军的将士们攻城十几次。

每一次攻上了城头,都被耶律学古率领着辽军抵挡了过来。

而从双方的战损看,耶律学古麾下的人马的战损,远比呼延赞和高处恭麾下禁军的战损要高。

一天的攻伐。

禁军将士们死伤,只有三千多人。

可城头上负责防御的辽民,却死了近万人。

入夜以后,双方休战。

耶律学古在涿州城内的行辕内,忧心忡忡的。

撞上了大宋很能打的禁军,他手底下这一万人,未必守得住这涿州城。

耶律休哥虽然给他下达过撤退的命令,可是只是让他撤退到涿州城内,并没有让他继续撤退。

今日大宋禁军的攻城战,对他而言无比的凶险。

从大宋禁军开始第一次攻城,一直到最后,前后十五次攻城,每一次都攀登上了城头。

有一次甚至攻破了半个城头。

若不是他带领着将士们奋勇杀敌,恐怕这涿洲城,就破了。

就在他头疼不已,思量对策的时候。

他的亲卫匆匆进入到了行辕内。

“将军,王爷派人过来了。”

耶律学古闻言一愣,随后惊喜道:“快请。”

前来寻找耶律学古的是耶律休哥府内的一介文官,看起来柔柔弱弱的。

他见到了耶律学古以后,先行施礼。

“下官见过耶律学古将军。”

耶律学古笑道:“不必多礼,快快告诉我,王爷有什么指示?”

那人躬身道:“王爷听说将军从瓦桥关撤退以后,就派遣下官过来给将军传一句话。”

“什么话?”

“退!”

“退?”

那人点点头,道:“王爷说,只要宋军追击,你可以适当的抵抗。但是不能硬拼,一旦觉得打不过,就退!”

耶律学古皱眉道:“一直退?”

那人点头笑道:“一直退。”

“那要是无路可退呢?”

耶律学古质问。

那人笑眯眯道:“王爷自有盘算,你不必多问。”

耶律学古对耶律休哥还是很信服的。

毕竟,耶律休哥可是他叔叔。

没理由害他。

耶律学古学着汉人施礼的方式,向那人施礼,“王爷的意思我明白了。”

那人回礼,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当晚,耶律学古就留下了一队人继续固守涿州,他率领着大军以及大量的民夫,趁夜离开了涿洲城。

次日。

呼延赞和高处恭继续攻击涿洲城。

一鼓而下。

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一座偌大的涿洲城,就这么被他们接管了。

涿州城城头上。

李沆意气风发的背对着涿洲城,向汴京城所在的方向,深深施礼。

“吾皇圣明!”

在他看来,能拿下涿州城,全赖于赵光义圣明的决定。

若不是赵光义执意让他们乘胜追击,恐怕他们拿不下这涿洲城。

呼延赞和高处恭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有点不对劲!”

“太容易了……那耶律学古在辽国也算是薄有威名,昨日还拼死抵抗,结果昨晚就跑了。这么做,完全不符合他的身份。”

呼延赞看向高处恭,问道:“你有什么看法?”

高处恭隐晦的瞥了一眼李沆,小声道:“我们有什么看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有什么指示……”

呼延赞无奈的点了点头。

大军在涿州城内驻守了一夜。

次日。

李沆继续代替赵光义下令,命令乘胜追击。

赵光义的命令很简单。

辽人既然不堪一击,那就乘胜追击。

务必要拿下铜台关。

“陛下说了,若是我们能拿下铜台关,守住铜台关。他将会亲自从汴京城赶过来,为尔等庆功。”

这一句话很激励人心。

所有的将士们都被这句话激励。

一个个激动的嗷嗷叫,恨不得一路杀到上京城去,然后让赵光义到上京城内,亲自请他们喝酒。

这就是封建王朝皇帝的作用。

很多时候,赵光义什么都不用做,只是一句话,就能让所有人都心向他。

只要一句话,就能让所有人为他拼命。

似乎一切跟皇帝能沾上关系的事儿,那都是无比荣耀的。

似杨七那种明明有机会向皇帝效忠,却非要跟皇帝对着干的人,是个异类。

有了皇帝的激励,大军再次乘胜追击。

耶律学古被逼的一退再退。

最终,退到了铜台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